斯宾诺莎的爱情?(转弯)
但是后来,学校来了一个叫迪克·范·克林克的同学。他年轻潇洒,能说会道。今天,他可能会被算作一个小白脸,他只是带走了克拉拉的心。斯宾诺莎当然不是一个英俊的男人,他憔悴是因为他一心学习,所以他不是别人的对手。不久,这个漂亮的男孩成功地娶了克拉拉。这段失败的恋情大概对斯宾诺莎打击很大,后来证明是他的第一段也是最后一段恋情。关于爱情的痛苦,他写道:“事实上,当一个人想象他所爱的女人已经把贞操给了别人,他不仅会感到懊恼,因为他的欲望受到了阻碍,而且会憎恨她,因为他会情不自禁地把他所爱的对象的形象与另一个人的生殖器和排泄物的形象联系起来。”(p.127)呵呵!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爱情失败带来的愤慨。
斯宾诺莎6岁丧母,父亲于1654年去世。他同父异母的姐姐极力阻止他得到遗产,将他告上法庭,斯宾诺莎胜诉。对于一个想把一生献给哲学的人来说,丰厚的遗产简直是上天难得的恩赐。他可以用它来逃避生活的压力,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哲学的学习中。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哲学是富人的休闲知识,斯宾诺莎不可能不知道这句话。然而,此时的斯宾诺莎已经对普通人的生活不感兴趣了。他把大部分遗产都给了妹妹,开始靠自己磨镜片谋生。我们注意到这发生在他爱情失败两年后。我们有理由推断,斯宾诺莎对遗产的处理,以及她在这之后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一定与那段爱情密切相关。从此,斯宾诺莎坚定地走上了哲学苦修的道路。
1656年,斯宾诺莎因坚持真理而被犹太会堂永久逐出教会,并被驱逐出阿姆斯特丹。此时的他,没有亲人,没有家庭的温暖,只有几个好朋友在帮助他。此后,他一直是坚定的哲学家,从未动摇过,直到辗转各地,最终在海牙(45岁)死于肺病。可惜之后的生活就是这么不平静。像斯宾诺莎这样的小磨镜者,虽然受到读者的喜爱,却屡遭各种力量的压迫和打击。虽然他也得到了朋友们的帮助和支持,但可想而知,精神慰藉的匮乏,学术上遭遇莱布尼茨这样的剽窃者,磨镜和写作的长期疲劳,迫使他最终完成了计划中的作品,带着无尽的遗憾死去。
我第一次读斯宾诺莎的生平是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我一直对克拉拉·玛丽的行为感到愤恨和愤怒,忍不住在心里不断地谴责她。如果不是她,斯宾诺莎不用磨任何镜片,也不会得肺病,至少不会英年早逝,留下许多未完成的作品。一个伟人连最普通最基本的生活都没有得到,多可惜啊!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对克拉拉有了同情的理解。想想吧。即使我们期待克拉拉能留在斯宾诺莎身边,照顾他,支持他,帮助他度过人生的难关,也许他能写出哲学史上更多伟大而丰富的著作,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克拉拉这样做呢?献身哲学是斯宾诺莎的理想,是他的人生使命,不是克拉拉的。对于克拉拉来说,选择一个帅哥而不是斯宾诺莎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她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不能强迫她为斯宾诺莎做出牺牲,这不符合我们的道德观。况且斯宾诺莎只是个天才,并没有成为伟大的思想家。
但是失恋对斯宾诺莎的影响很大,后来安德博士被绞死了。既然如此,可想而知,斯宾诺莎应该已经对在这个世界上过正常的生活彻底失望了。
爱情是生命,是人类最普通的生命,而哲学不是,但哲学有时会要求爱它的人为此付出一切,包括爱情。从表面上看,两者不可能形成针锋相对的矛盾。但在历史现实中,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着尖锐的对立,以至于人们只能选择一个,而不能两个都选。当未来的哲学家站在这样一个选择的门槛上,如何执行就成了他自己的哈姆雷特问题,无论他选择哪一个,都势必给他带来无尽的痛苦。
不知怎么的,每次想到斯宾诺莎的爱情,脑海里就跳出卡夫卡的话。据说卡夫卡曾经为城堡另拟了一个开场,其中K走进一家旅馆,对女仆说:“我有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为此奉献了一生。我愿意这样做,也不求任何人的同情。但因为这个任务是我的一切,所以我会毫不留情地压制任何可能干扰这个任务执行的东西。”我一直觉得,斯宾诺莎失恋后,一定经常对自己说这句话,一定反复告诉自己要内心强大。我不相信他没有受过感情上的折磨。我不相信他生来就脱离现实,视mm如粪土。我宁愿相信他伟大的性格是在爱情的煎熬中成长锻造的。是爱情本身给了他反思自己,反复衡量自己,最终决定自己人生道路的机会。斯宾诺莎在他的《智力提高论》的开头写道:“只有在我亲身受到经验的教导之后,我才意识到我过去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虚幻的,毫无意义的...我想探索世界上有没有什么?一旦我找到并得到了它,我就可以享受无尽的快乐。.....经过深思,我已经肯定地看到,如果我下定决心放弃财富、荣誉、感官愉悦这三样迷惑人心的东西,那么我放弃的一定是恶,我得到的一定是善。”这是他对自己的人生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在我的印象中,康德很少谈到他一生中从未有过的爱情,但我还是从他的许多作品中找到这样一句话:“求爱和拒绝是艺术的杰作,为了从简单的感官吸引过渡到理想的吸引,从简单的动物欲望过渡到爱情,再从简单的欢乐感觉过渡到对自然之美的评价,但后来。”(《人类历史起源推测》,P64)似乎只有康德才是最能理解爱的意义的人。把爱情升华到更高的层次,是失恋的痛苦能带给我们的最好的回报。这也是后来弗洛伊德极力提倡的。
但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对于正在遭受爱的痛苦的斯宾诺莎来说,清醒理性的思考可以减少任何情感上的折磨!每当我陷入同样的境地,我都会不禁怀疑斯宾诺莎所说的“放弃”世俗的幸福是否属实。如果他在识字之初就知道知识和学习会给他带来这么大的痛苦,他会放弃学习吗?也许这才是狮身人面像要解开的谜语,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人能正确回答这样的问题。所以,人们只有在实践中去尝试回答,而在这种探索中,人们要承受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一直表达失恋痛苦的情诗和情歌最受年轻人欢迎,大概也是原因之一吧!
附:
需要补充的是,斯宾诺莎的行为也有他粗心的一面。众所周知,一次恋爱的失败并不代表你以后永远不会成功。斯宾诺莎的决定显然过于轻率和冲动。我们不必向他学习。
但是,他正确的一面是,他把这段感情经历当成了反思人生的好机会。如果他在一片慌乱中,马上找另一个mm帮他摆脱失恋的痛苦,那他就不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人在失恋的时候,能够深刻的反思自己,看到自己的问题,清醒的认识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更好的走下一步人生。
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人不愿意做这样的反思,从而让情感本身成为游戏的对象。似乎一切都是带着情欲分分合合,看似自由、上进、洒脱,实则已经失去了爱的真谛。康德说的话值得记住。我们不应该只是爱一个人,而是爱一个人然后爱生活,爱事业,爱社会,爱自然。情感要升华,因为人不只是动物,只有* *。
我想说几点:
哲学家并不可怕,相反,他们很世俗。据说康德在社交场合很受欢迎。莱布尼茨和笛卡尔是社交场合的常客。康德的书曾经是女士梳妆台的必备装饰品,大部分哲学家都被时尚女性追捧过。只是我们现代女性不了解这些情况。
斯宾诺莎对待爱情的态度真的不正确。但是,天才都是很敏感的,脆弱应该也是特点之一。每个人受伤后都喜欢逃避,哲学家的逃避只能是知识。哲学本身能带给他最大的安慰,不会欺骗他。但也要看到,哲学需要人们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努力,所以哲学家的身体状况一般不如其他人。当年,黑格尔的来访者提到他的憔悴,而笛卡尔只是因为起得早而患了感冒,然后就去世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哲学的执着和对世俗享乐的追求确实有一些冲突,也确实有一些需要放弃的东西,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付出。斯宾诺莎的选择,恐怕是夹在所有这些情况的中间。爱情在这里成为一大诱因,迫使他站在一个关口,促使他思考自己的未来,选择自己的道路。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