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历史上有什么著名人物吗?
元朝完成全国统一后,疆域比历史上的汉唐更大,南北经济交流进一步扩大。北京作为当时的政治中心,离江南很远。而且原来的大运河年久失修,水运不畅。这对元朝统治的稳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就像动脉硬化导致心肌梗塞一样。运河不通就是动脉硬化,再下去,元朝就要灭亡了。
因此,元政府一方面组织大规模海运,另一方面开始开通南北大运河,整治旧河,挖掘新河,缩短北京与江南的距离。元朝开通大运河的时间比隋朝长,隋朝持续了40多年。
元代的第一段大运河从北京到通州,被称为通惠河。通州到天津的第二段叫通州漕运河,也就是现在的北运河。第三段,天津到山东临清的御河,明代叫渭河,也就是现在的南运河。第四段从山东临清到东平,叫汇通河。第五部分,冀州河东平至济宁段,是元代开凿最早的一段运河。北接黄河,南接淮河,一直可以到达扬州,再从扬州进入长江。第六部分是从镇江到杭州的江南水乡。
这些运河贯穿全线,从杭州启航的大船总能驶进北京的积水潭。
浙东运河,一条不能被遗忘的运河。
还有一段大运河,虽然不在大运河内,但也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浙东运河,现在也叫杭甬运河,是杭州到宁波的运河。现在一般教科书上的大运河都不会提到这一段,但它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使大运河连接了宁波这个通往海外的重要港口。这大大提高了大运河在交通上的意义。
浙东运河起于钱塘江对岸的萧山西兴镇,经绍兴县钱清镇和上虞的曹娥,进入余姚河,再与东部的奉化河汇合,成为甬江。宁波人都知道三江口由此而来。
浙东运河也是一段一段挖的,汉代就有几段。到东晋的时候,绍兴到萧山的河道已经相通了。在当时,运河是除了交通以外的水利灌溉工程。在晋代时期,浙东运河实际上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水路。我们仍然可以在绍兴城外的柯桥看到舟楫路。大概是明清时期修了很多纤道。仔细看,还能看到上面刻的年代和名字。这是作为功德捐赠的。
我们也可以说,浙东运河是南宋的生命线——公元1129年靖康之灾后,宋高宗、赵构在宋朝的南靖(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赶皇位,结果被金兵一路追到杭。这时,金兵仍不肯放他走,于是赵构向东逃,渡过钱塘江,再从浙东运河逃到海上。晋人不擅长航海,所以最后不得不撤退。
赵构于1130经浙东运河返回,在浙东运河中心的绍兴停留了一年多。在越州,他将年号改为绍兴。后来,包括宋高宗在内的六位南宋皇帝都葬在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