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嵌瓷的历史地位
清代中后期,瓷器作坊专门为瓷器镶嵌艺人烧制各种颜色的低温瓷碗。这些碗绘有各种彩釉,色彩丰富多彩,历经风雨不褪色。瓷碗切割后,镶瓷艺人将瓷片镶嵌、粘合、堆砌成人物、花鸟、虫鱼、博古等造型,无不寓意吉祥、长寿、富贵。它们主要用于装饰祠堂、亭台楼阁和屋顶、挂件、屋檐、门道和富裕家庭的照壁。此时的瓷器镶嵌技术已日臻成熟,形成了平贴、浮雕、立体圆雕(俗称“圆体”)等多种不同的艺术手法。其中平面或浮雕工艺操作相对简单,可以在石膏未干时直接拼装粘贴;但如果是立体瓷嵌,就要用铁丝把骨架扎起来,然后用筋和灰塑造成原型,再在它的表面镶嵌瓷片,而人物的面部还保留着灰塑粉彩的工艺。比如装饰寺庙或祠堂的屋顶正面,一般采用双龙戏珠、双凤朝牡丹的题材;装饰脊头和角头,多以人物为主,如《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或郑成功等民族英雄;屋檐下墙壁上的装饰多为花卉、鸟兽、鱼虾、昆虫等。麒麟、狮子、大象、鹤、鹿和梅花在照壁上很常见。在构图和造型上更注重布局的对称,色彩的运用以对比色达到明快活泼的艺术效果。
清代嘉庆的《澄海县志》是这样描述的:“一个贵族家庭喜欢盖房,雕梁画栋,池竹树,会极巧。一大批小门派争建祠堂,争富丽堂皇,不计代价。”可见,在清代潮汕地区的祠堂住宅建设中,人们几乎不惜重金注重装饰。在这种背景下,利用潮州嵌瓷艺术来美化建筑在当时迅速流行起来,成为潮汕地区汉族建筑的一大特色。这种时尚也被潮人带到了东南亚各地,在泰国曼谷随处可见清朝潮汕人制作的用来装饰寺庙和花塔的镶瓷艺术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开始尝试制作用于展示和欣赏的“镶瓷屏风画”,包括挂屏和立体件。这种镶嵌瓷器从原材料的切割、造型的设计到色彩的搭配,都特别注重精雕细琢。有的作品不仅着色、描金,还用玻璃珠、胶片装饰,看上去光彩夺目,成为潮汕镶嵌瓷器的艺术瑰宝。例如,在1951中,普宁瓷器镶嵌艺术家徐美洲、、陈文江、钟、陈如训、黄其济等。组建了瓷嵌艺术研究小组,创作了《方十三行记》中的瓷嵌群雕。1958年,他们与惠来瓷镶嵌艺人合作,创作了京科。自1962起,潮汕的嵌瓷屏风画成为一种特殊的民间工艺品,被送往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出,引起了许多外商的关注,其中包括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日本、香港、澳门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1968以后,瓷嵌艺人对瓷嵌技艺进行了改革,主要包括:用电炉代替原来的炭炉烧制瓷片;用喷色代替原来的手工画;用电研磨颜料代替原来的手工研磨;嵌入瓷像的头部,原来的灰塑工艺被特殊烧制的瓷器产品所取代。普宁工艺厂的艺术家们还学习了瓷雕技艺和浮雕特点,精心将石膏浇铸的原始人像改为瓷雕,使画面更加和谐。在配色技术上,他们大胆创新了烈焰红、大铜绿、玉绿、丁香紫、黄、天蓝、水晶等多种色釉,使画屏青绿碧绿,红喷火,白如玉,典雅艳丽,晶莹剔透,栩栩如生,玲珑可爱。1977年,王春潮等艺术家还创造了瓷雕、镶嵌新技术,创造了青花浮雕“三星”屏插等新品种。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镶嵌瓷的生产效率和艺术效果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和加强,潮汕镶嵌瓷的美誉度大幅上升,价值倍增。1972镶嵌瓷《八仙》,新加坡客商订购400屏;徐梅洲立体镶嵌瓷器《郑成功》、陈洁然挂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送全国工艺美术展;1974年,吴稼祥创作了大型镶瓷挂屏《闹天宫》(150×100 cm),为当时镶瓷最多的挂屏;1985年,普宁瓷嵌艺人还为清远飞霞洞旅游区制作了22米长的浮雕瓷嵌,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吸引了众多游客。
目前,现代建筑的兴起取代了旧建筑,使得镶嵌瓷在民居建筑装饰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在祠堂、亭台楼阁和一些老文物的建设中,仍然受到广泛的青睐和广泛的应用。汕头的天后宫、关帝庙,饶平的龙符庙,潮阳的双忠庙、灵山寺,揭阳的莲花楼,南澳后宫的钱江关帝庙,潮州的开元寺,凤凰岛公园的天后宫,由著名民间艺人(潮阳)、苏宝楼(潮州人)、陆(潮安)等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