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城市的变迁(上)

济宁的城市在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变化频繁。后来位于现址,由大运河开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秦汉时有康福城,明清时在集宁南25公里(读史地纪要)。东汉时“王莽改位龙岩阁”(今称中甲浅)。魏晋时期,济宁曾称“高平郡”,《晋书·地志》说“绵城即高平市,位于郡东,汉代。.....王莽改成了高平”。所以《山东省续考古志》说:“今小南门(今济宁市市区小南门)为其郡治遗址。”

《集宁县志》载:“魏末任城县故城(指民国集宁县)二里以南”“今称小南门”。据《太平宇宙》记载,北魏的任城郡,“隋属兖州陆郡,唐属河南道,均称任城”。《济宁直隶州志》载:“任城旧址在南关,唐代任城县故城也”。因此,北魏末年,古任城由钟家浅址迁至济宁市小南门。这座城市的情况,可以从大诗人李白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来任城居住后所写的《任城县令堂墙》的描述中看出:任城不仅是一个风俗古老、格调崇高的地方,更是一篇传世之作,“行者让路,照顾者轻,扶老携幼”。而且是一个“地广人稀,川广人稀”,“农人无游子手,飞蛾之女难得,春来陶然”的城市,勤劳朴实善良的劳动人民安居乐业。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商业城市,有“万商往来,四海绵历,真春货”。是“凉都”葛翔依日,凌欲飞,石桥摇摇,虹惊而不去”,“鲁地七百里”,“东在琅琊,西控巨野,北在爵国,南在共乡”。根据杜甫的一首诗和济宁地方志,隋唐五代期间,济宁市中心的小南门有任城遗址的记录。杜甫《任主簿南池游》诗曰:“秋水流过沟,城角入舟。凉夜里看洗马,林中会鸣蝉。水熟则雨,水瘠则八月。晨曦白露落,旧绿毯遥忆(《济宁直隶州志·艺文》)。根据这首诗来看,当时的南池一定在城娃娃附近。不然杜甫写《游南池》这首诗的时候,也不会提到“城角入舟”。

《集宁直隶州志》有如下描述:“古南池在城南三十里,土围门外,一周约五里,程波漾碧不流不竭。.....水池在老城南门外,有小西丽徐,很接近杜甫的诗“城角入舟”。其余景色也与杜甫诗略有相似,确是杜甫与徐竹书同游的南池。”该记载不仅描述了古南池与济宁“老城”的距离,也描述了明清时期古南池与济宁城的距离。“老城”是指唐代、五代、宋代的济宁城。这个“老城”是元代开凿的济州运河南岸,所以离古南池很近,古南池在老城南门外。明清济宁城位于济州运河北岸,远离南池,古南池在明清济宁“城南三里”。这证明了元代济州运河开凿后,济宁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城址的变化与元代济州运河的开通有关。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政府开始“以万锭为提成值,仍予粮”开通济州运河(《元史·河渠志》)。至元二十九年(1292)汇通河、通惠河开通后,杨迪开凿的大运河直接从徐州北上,不再绕河南。从此,北起大都(北京),南至杭州的“京杭大运河”经过任城。位于大运河中段的任城,成为沟通南北水道的大码头。不仅每年由南向北转运的“皇粮”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且船帆繁忙,两岸货物堆积如山,城外出现了商店和作坊,成为长江以北的竹、瓷、茶、皮毛及周边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济州和集宁虽然后来被元朝统治,迁到巨野,仍是城池,但正如大明司马徐彪在《西湖论剑》中所说,是“两个牙不同的城市”,同时并存。一个是北魏元年修建的老城,一个是金天德二年修建的新城。

金代海陵天德二年(1150),郡县迁至任城时,郡县已位于运河以北,但当时未成城,故未建城垛。到了元朝,情况就变了。元十七年(1280),元政府决定开凿济州运河,同时在集宁设置“杜文、四都水运使”。到了元朝,“二十年(1283),从任城开河出发到东阿三百余里,在路桥设水运司”。至元二十二年(1285)二月济州船三千艘,仆从二千人。早些年,蒋、淮从曹密调百万石到,海运10万石,塑舟60万石,集智30万石。浅舟达不到大舟,则为四人一舟,故夫数增加,济州水运司兵力在陈武增加二万二千(《集宁直隶府》)。元朝不仅在济宁设置了总行政机构,还在济宁设置了漕运司,辅助漕运兵驻扎于此。再者,元政府规定,要派人到吕梁、百步等防洪闸、济州闸,监督长江、准港的船只运输,过铁路,出闸,不要阻了客流,拿钱或货物。由此看来,济宁有大量过往商人,运河北岸的济宁所因济州运河的开凿和通行,形成了交通贸易中心。元代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土城。

“明太祖之初,大军北上,开田入口,抗狱坡,过曹操进贡梁、金”(《明史·河渠》)。“疏通石庄、之门,北运文、纪,通燕、纪”(《山东通志》)。“永乐元年(1403)...打开了渭河。.....八年(1410),九年疏浚汇通河(1411),尚书和宋丽利用白英策老人,在代村筑城垒坝,阻水西流,使南方繁荣,向南分流三分。七点向北,到达临清。还疏浚沙河入马场湖,改东昌通济桥为水闸,开济宁渡河,建水闸(山东通志、运河考)。济宁运河是明代最早疏浚并投入使用的运河,对济宁城市的定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