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这首诗的诗人究竟“赞美”了什么
赞美是在抗战最艰难的“相持阶段”写的。当时的中华民族不仅背负着历史上积累的沉重、贫穷和苦难,也在抗日的烽火中觉醒。人民虽然衣衫褴褛,浸满鲜血,却为摆脱屈辱而浴血奋战。作为青年诗人,穆旦深切地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崛起,从而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抓住了这个时代的特征并为之歌唱,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劳动群众,热爱苦难的祖国,热情歌颂英勇战斗的人民,这是赞美的思想主旨,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主旨来解读这首诗的所有章节。诗的第一段是对祖国广袤无垠的土地、悠久厚重的历史、贫穷屈辱的民族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和民族血肉的热爱,诗人要拥抱这一切,因为这样的民族在这样的土地上站起来了。诗歌首先以众多的意象(前六句)描写祖国,充满了爱与恨的复杂感情。有连绵起伏的山峦,茂密的村落,美丽的河流,草原,古朴优美的鸡犬犬吠;有野草,有干燥的风沙,有乌云的低压,有流水的呜咽;还有荒凉贫瘠的土地,阴郁黑暗的森林和悄然逝去的岁月。这些图像的排列,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广袤大地,人民的疾苦,悠久的历史,给人的感觉是既辽阔又厚重。然后,诗以“他们静静地拥抱我”的场景(7-11句)描述了“我”的经历和感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故事层出不穷,灾难铺天盖地。没有雄鹰在天空中高高飞翔,高昂着头歌唱。地球上没有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爱情。人们“匍匐”在遥远的天空,面对尘埃,背负屈辱,艰难而缓慢地从古代走到现代。他们以“干涩的眼睛”期待着喷涌的泪水,在期待中绝望,在绝望中期待,表现出一种直面灾难、忍辱负重、意志不屈、信念不屈的生存风格。”(无声)是干涩的眼睛期待着喷涌的泪水)的静态形象的出现就像一尊雕像,在一瞬间包含着永恒,在有限中包含着无限,直抵内心,触动心灵。你的眼睛为什么是干的?是因为灾难的痛苦,眼泪变成了血,还是因为希望的艰难,没有起因,没有结果?是因为瘦弱和年老吗?还是因为极度贫困而干枯?为什么「干眼症」还是很期待?“春泪”能出现吗?如果它出现了,能抚慰疲惫憔悴的心吗?.....是饥饿盼望温饱,还是动乱盼望和平?黑暗期待光明,还是苦难期待幸福?.....一双干涩的眼睛和一份执着的期待,凝聚了无限的沧桑和民族的痛苦记忆。隐隐约约,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努力拼搏的力量,一种不甘屈辱,勇于抗争的力量。穆旦通过一双眼睛写出了一个民族寻求生存和自由的伟大力量。最后,诗中用一系列悲伤悲壮的意象(12-18句)描述了“我要用一切拥抱你,我随处可见的人”。荒凉的沙漠,颠簸的道路,漫山遍野的野花,阴雨连绵的天气,骡车和槽船,像“血淋淋的手”,表明“我”和“人”是一体的,休戚与共,活在过去的苦难、今天的血渍和明天的希望中。尽管人民遭受了苦难和屈辱,尽管经历了艰辛和流血,我有“太多的话,太久的感情”,我还是想“一个一个地拥抱你们”。拥抱中有悲欢离合,拥抱中有崇高的敬意和无尽的动力,拥抱中有保家卫国和浴血奋战,因为一个民族已经崛起。第二、三节把整体浓缩成具体的一个,诗人的赞美和歌唱指向一个具体的“农民”,他既是第一节描写和情感的凝结,又是我们民族的代表和象征,描写更加具体细致,情感取向更加深刻专一。第二部分描述了“农民”在关键时刻的重大选择。他和他的祖先一样,在这片充满艰辛和沧桑的土地上生活繁衍,默默耕耘,肩负希望和失望,承受无数痛苦和灾难。抗日烽火燃起时,年轻人的热情感染了他,救国保家的思想激励了他。他毅然“放下古锄”,坚定地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不同于人们的“言、喊、乐、唱”,他冷静而坚强,“信名词”(抗日救国的思想),他行动起来像种地一样默默无闻。虽然路无限长,虽然前途充满流血牺牲,但他刚毅不屈,勇敢无畏,视死如归,流血无泪,男子汉要自强!《放下古锄头》这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特写镜头,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情结,显示了“农夫”选择的勇气和决心,以及这一选择的划时代历史意义。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求生意志和惊人的力量。而一个无泪“融死”的硬汉形象让我们感动。我们被一个民族崛起的力量和一个民族奋斗的勇气所震撼!第三节讴歌了农民不顾生死,义无反顾的勇敢和崇高。贫穷折磨着他,恐惧困扰着他,饥饿折磨着他,孩子们渴望着他...他是家庭,是妇孺生活的主心骨,是黑暗的小屋,是贫瘠土地的耕耘者,是苦难和不幸的承担者。他的“无声的痛苦”真的太多了。但是,当抗日的号角吹响,他毅然踏上了抗战的征程,不回头,不咒骂,哪怕抛下妻儿,哪怕离开家乡,哪怕战死沙场,这是何等的毅力和勇气!正是因为有这种毅力和勇气,我们的民族才能打败入侵的豺狼!所以诗人“我要为他拥抱所有人”。这个拥抱包含了多少激动和觉醒!“我们向他哭诉吧!”当然意味着对英气的悼念和沉重的悲痛,但也意味着追寻忠魂、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勇气和决心!因为我们坚信一个民族崛起了!诗的最后一句是感情的再表达,是对一个已经站起来的民族更深更广的赞美。从第二、三节的具体描述,到重历史的宏观扫描,回应第一节。倾斜的屋檐、枯萎的树顶、荒凉的沼泽、呻吟的乌鸦……这些感性的意象渲染出一种萧瑟、破败、荒芜、凄凉的氛围,实际上暗示着祖国的贫穷和苦难,以及历史的深远和悠久。而“我”——一个已经觉醒并渴望祖国变革的青年知识分子,已经等待这个祖国的变革很多年了。今天,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我就这样在“犹豫”中走过,突然激动起来。民族的觉醒是希望的火炬,“农民”的奋斗意味着新时代的到来。所以全诗结尾,诗人接连用了两个字“然而,一个民族崛起了”。在重重叠叠的结尾,如沉重的鼓声和沉闷的鼓声,在磅礴中有一种沉重的昂扬之气;如果角度清晰,寒气直吹,明度中有激烈的奋进!今天,他们带着尊严和深情读着《赞美》,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匆忙喧闹的时代。那是一个苦难与贫穷并存,耻辱与挣扎并存的时代。有热血沸腾、意气风发的抗日青年,有隐忍沉默、奋起反抗的村民。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在刀光剑影的搏杀中,我们感受到一个民族正在崛起,她以不屈不挠的精神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