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篡改了哪些历史?
长安三万里篡改了哪些历史如下:
第一个错误点:
杜甫成年前从未去过长安,直到35岁才去长安开始自己的科举考试。电影里,杜甫从小生活在长安。
杜甫虽然成年前从未到过长安,但他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以及对长安的向往和想象,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例如,杜甫在《登高》中写道:“隔三秦之墙,隔五河之雾”。在这首诗中,他用“城阙”“风烟”等词描绘了长安城的宏伟与繁华,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向往。
第二个错误点:
杜甫和李龟年的相遇也发生在洛阳,但电影把他们的相遇安排在了长安。
杜甫和李龟年第一次见面是在洛阳的一个茶馆里。那时,杜甫在茶馆喝茶,而李龟年在弹钢琴。两个人互相凝视了一会儿,然后开始聊天。
他们的谈话涉及诗歌、音乐、政治和社会等许多方面。杜甫对李龟年的钢琴技巧赞不绝口,而李龟年则对杜甫的诗歌才华赞不绝口。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愉快,好像他们已经认识很多年了。
第三个错误点:
电影中,七岁的杜甫在齐王府遇到了高适,并介绍自己是京兆人。其实杜甫是今天郑州巩义的一个义人,以前属于洛阳巩县。
据《旧唐书》记载,杜甫祖籍襄阳,生于河南珙县。杜甫祖上三代都在洛阳,曾祖父杜,襄阳人,被武则天召入京,举家迁至河南(今洛阳安乐一带)。杜甫的祖父杜、杜甫的父亲、杜甫都出生在洛阳,葬于洛阳偃师。
第四个错误点:
电影中杜甫和高适在齐王府相遇,而实际上高适和杜甫在山东汶上相遇,不仅是个错误的地方,而且早了整整20年。
杜甫曾经给高适写过一首诗《侍奉高昌适》,诗中提到“汶上多年相会”。他们在汶上相识,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大概是在开元二十三年到开元二十九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