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风格的发展历程
北魏初年,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政策,对汉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天兴元年(398年),迁都平城之初,“五经书皆设博士,国子台学生增三千人;公元426年,“在城东设国子监,拜孔子,以颜元为伴”;公元444年,太祖写下《庚赵书》:“从王公到贵族,其子无不有志于国子监。”公元466年,“乡学、县初有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六千人”;公元486年,孝文帝下诏修建唐明和碧雍。公元489年,孔庙在平城建立。北魏统治者采取的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鲜卑和汉族的融合,巩固了他们的统治,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北魏皇帝重用的汉族高官中不乏一流书法家。北魏初年,绝大部分的朝廷著述都是书法家崔玄伯写的。《舒威崔玄伯传》记载:玄伯非朝廷所撰,乃四方所撰,且起初不诚,故死而不写。尤擅草书、誓约之书,为天下楷模。崔浩是崔玄伯的儿子,因为擅长书法,经常在道武帝拓跋珪身边工作。《舒威·崔浩传》“太祖常带着作业本左右。”杨帆陆渊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与陆渊的《北史列传》中简要地说:“当初,(陆)詹复之,尤书,代代相传,天下闻名。至(鲁)苗之上,且好草迹。元家法,代京宫,题夺元。”崔和陆是当时的主要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不外乎篆书、隶书、草书、行书和碑刻。就他们的风格而言,应该是简约、厚重、方正、浑厚。这为北魏书法奠定了一股强劲的风。北魏初年,佛教传入中原,受到北魏皇帝的推崇。《舒威》记载,天兴元年(398年),梁武帝下诏:“我有一家公司,在京师建造装饰模型,修缮宫殿,让信众入住。”太祖在的劝说下,罢黜了佛教,在嵩山招安了道士寇,道教兴盛起来。“是令拜者祭玉帛,祭宋岳,迎其余弟子于山中,故拜石天,示新法,宣天下及道业。”太祖死后,文成帝恢复了佛教,写了《复宗经》:“夫若为帝,只为明灵,显仁...我将继承徐宏的统治,我将首先考虑这个问题,并从中吸取教训。今各郡县皆设在多人居住之地,各听建一佛图区,任其财政之用,不受任何限制。”和平元年(460年),文成帝命萨摩亚教派昙曜“插塞塞乌州都城,凿山石壁,开五洞,各刻造像一尊,高七十尺,次六十尺,雕法奇特,一生冠之”。从此,佛教兴盛起来。经过这场佛道之争,北魏平城96年的短暂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平城时期的著名碑刻,既有云冈石窟造像。还有道教碑刻,使平城碑刻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点。另外,北魏并没有像南朝那样禁止立碑,这也是北魏碑刻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是由于以上因素,平城书法发展迅速。它是隶书和洛阳楷书的纽带,既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粗犷野性的风格,又渗透了儒家文化的温柔敦厚。同时受到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古朴、自然、苍劲、瑰丽的风格。平成时期的书籍种类繁多,包括碑铭、墓志铭、造像、碑文、唐明瓦文等。我按时间顺序选择下列项目(5):
楷书标题王银堂的肖像(406)
《哲充将军以新薪造寺碑》(436),新疆吐鲁番出土。
皇帝东游碑上刻有(437)隶书,杨雯的碑文为“皇帝东游碑”,出土于民国时期的河北易县。
《大代(439)华月庙碑》为隶书,碑原在陕西华阴县华山。
楷书王神祜像(440)
朱兄像(楷书440)
“何仪有道邓婕雕像”(楷书440)
宝边像(442)为潦草隶书,清末山东出土,现存日本。
《尕仙洞朱温刻石》(443)为隶书,1979-1908,发现于大兴安岭鄂伦春旗尕仙洞。
大同附近出土了孙克(451)墓志。
《皇帝南征赋》刻有(461)隶书,发现于1936,现迁山西省灵丘县觉山寺。
《(452-465)墓志》,隶书,四面镌刻,篆额“王墓志”,辽宁朝阳出土,1963。
曹天都雕像(466)隶书
鱼玄冥墓志铭(468)楷书
赵炯造像(469)为仓促隶书,山东高密同治年间出土。
沈弘治墓志铭(472)隶书
秦文熙(474)墓志在大同出土。
光州灵山寺佛塔上的铭文(477)是咸丰年间在山东黄县出土的。
太和造像(478)隶书
冯的《杂心经》( 479)
太和五年(481)石刻,出土于1964年河北定县。
城内法宗像(483)楷书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11窟东壁。
崔永忠像(483)楷书,出土于山东历城。
司马金龙墓铭文为(484)隶书,山西大同出土,1965。
《司马金龙墓生活砖》(484)1965山西大同出土。
陕西澄城县惠福寺楷书碑(488)。
颜惠端(489)像是楷书,光绪年间在河北昌平参观。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17窟南壁楷书丁晖(489)像。
楷书王伯安像(490)
瓦当文(481-490)写的《富贵万岁》,在山西大同文明的皇太后永固岭参观。
唐明瓦文(486-491),有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出土于山西大同南部1995至1996。
昏厥僧像(492)是楷书
山西大同1995、1997出土了年代不详的苏光明墓、王墓砖。
《吊弼干文碑》(494)刻于孝文帝迁洛阳途中河南惠弼干墓侧,终魏碑于平城。
这些书中,《皇帝东游碑》、《皇帝南巡颂》属于殿堂作品,风格婉约大方,笔法开阔,应为当时一流书法家所写。作为一种摩崖隶书,尕仙洞刻石的雕刻简单而丰富。《平果侯汉女正妻碑》、《刘闲墓志铭》、《司马金龙妻子季晨墓志铭》、《司马金龙墓墓志铭》、《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铭》是贵族官僚的墓志铭。虽然比寺庙系统略显邋遢,但却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雕刻。而工匠写的苏广明墓和王强任重的唐明瓦文,都是潦草自然的,能直接反映出当时普通人的书写习惯。
《平城时期书迹》涵盖了从皇帝宠幸的碑文到普通百姓的瓦文,从中可以看到北魏平城时期书法的方方面面,对我们了解北魏平城时期书法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些北魏平城遗址中,既有隶书,也有楷书,而且各有相当的数量和规模。从字体来看,篆书多为碑,墓志多为隶书,尊记多为楷书,当然也不是全部。从它们的时间顺序来看,隶书和楷书的顺序是来回的,明显表现为隶书转楷书时的独特风格。从这本体例各异的书迹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北魏对中国北方的统一,当时的社会是热切期待出现一种法度统一的书风的。事实上,北魏初期的皇帝们也明显意识到了制定书写法律的重要性。公元425年,北魏“初造新字千余字”,为此太祖皇帝还颁布了用工整字的上谕。
《宣帝》中的创世之主,因有飞禽走兽的痕迹而代表文字。此后又随时更改,于是篆、隶书、楷书、草共存于世。但是经历久了,很多人就失去了自己的道理,所以用词不对,意思不尽如人意,说明规矩在来世。子曰:名不正,不可成。这也叫。今天写词,用词者,远近有赏,永远是典范。
——《舒威石祖基》
但从公元425年以后的北魏平城时期的书迹来看,并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体例,说明体例的形成不是政府能够做到的。这是一种社会时尚,需要历史和社会的选择,形成一种普遍认可的写作标准,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普遍的审美共识。北魏平城时期的书法呈现出“体兼隶书”的总体特征。隶书有隶书,隶书有隶书。为了弄清北魏书法的发展演变,我先从几个隶书味很浓的碑文入手。
从皇帝南巡赋看平城隶书
此碑刻于文成帝时代,舒威高宗纪记载“灵丘之南有山,高四百余尺。这是号召部长们攀登山峰的号召。如果他们无法超越它,皇帝弯曲他的弧线,失去了它。他出山三十余尺,过山南二百二十步,刊碑刻。”
这块碑有明显的隶书特征。横画两端向上翘作飞檐状,竖钩横挑,左画收笔部分略向上翻,左画收笔部分平,字横平。这些是典型的官方书法笔画。
同时,这类隶书具有明显的楷书特征,笔画方、细、左低右高、向上倾斜,许多字的横折不再是平而直下,而是向左倾斜,如“国”字的第一折,有些横折表现出明显的曲折,如“君”字中“君”字第一笔处的折。从结构上看,结构端庄,倾斜。
《皇帝南巡赋》的特点使其在研究隶书向楷书过渡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其中夹杂的楷书特征,会让我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些楷书特征,在后来的《龙门四品》和邙山墓志铭中可以清晰地找到。从笔画的方骏顿挫到结构的斜仄凝重,与“渭北体”楷书有着明显的关系。
这种题跋风格在北魏平城时期的《皇帝东游》碑中也有发现,而《皇帝南巡颂》的许多特征在后来的司马金龙墓志中得以延续,但有些特征明显被抛弃。比如横画左侧的笔向上转动不明显,字体的倾斜度大大减弱,但仍表现出隶书的特点。可以说,楷书对当时的人们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以至于不自觉地渗透到书法中,使之“既正式又正式”。事实上,由于北方书法风格保守,殿制传统上以隶书刻制,很多波浪、倾覆、结构整平往往是刻意为之,相当不足。所以启功说:“无论是结构,还是笔画的姿态,都想写隶书,但笔法不纯,笔画不论方圆粗细,都不如汉碑正宗。”
《皇帝南巡颂》是殿制,记载皇帝吉凶的碑文,应该是一流书法家写的。司马金龙墓志是一部贵族墓志铭,刻得很好。因此,这两个铭文可能代表了当时书法的最新状态,也典型地反映了当时雕刻者的矛盾心理和惯用的书写习惯。尤其是对笔的使用,可以说已经成为当时比较公认的笔法,对后来洛阳“魏碑体”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平城时期的隶书并没有形成统一的风格,以上只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其他如尕仙洞的石刻、宋高陵寺碑的方厚、苏广明墓和王墓的潦草砖写,都各有特色。
从惠福寺碑看平城楷书
惠福寺碑是北魏平城时期最著名的楷书碑刻。就其特征而言,仍以方笔为主,棱角分明,结尖,略斜“以仰而静脉曲张之姿,密结映侧之姿”。⑧于是康有为称之为“富贵密宗”,在字体结构的回避上非常成熟,汉末魏晋李殊的影子难觅。
与平城初年最具代表性的隶书碑文《皇帝南巡颂》相比,虽同为一个隶书,但在风格上却一脉相承。《皇帝南巡颂》结构严谨,笔触犀利,这些都体现在惠福寺碑中。尤其是横画,惠福寺碑的书法家虽然用的是楷书,但和《皇帝南巡颂》中的横画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比如“清”、“真”、“苏”、“二”四个字里的横画,就和皇帝南巡颂一模一样。这说明从《皇帝南巡颂》到《惠福寺碑》的27年间,这种笔法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在楷书中得到了应用。因为无论是?皇帝南巡颂?还是?惠福寺碑?当时应该是最新的笔法,无疑对北魏书法风格的演变起到了引导作用。
如果与北魏洛阳的“魏碑体”相比较,洛阳“魏碑体”的写法和惠福寺碑基本都有。但不可否认的是,笔画远没有罗阳的“渭北体”苍劲有力,结构大开大合,结构侧面,气势远没有罗阳的“渭北体”有力。惠福寺碑的上述特点,使其扮演了探索者和开拓者的角色。平城楷书对洛阳“渭北体”影响深远,所以殷先说:“洛阳时期的渭北与平城时期的渭北也有直接的继承关系。也就是说,大同的许多形式的渭北、碑刻、书迹,在时间上与洛阳的许多造像、墓志有关,与书风、书体的产生和发展有关,是一种源流关系。”
当然,平城时期的楷书仍然具有明显的官义,这在伊势法宗的造像和唐明瓦文发现的楷书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公元477年,孝文帝执掌朝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易服制度”,禁止穿胡服,改穿汉服;改鲜卑人籍贯“代人南迁者,称为洛阳人”;以汉语为“音”;将鲜卑复姓改为汉族单姓;促进鲜卑人与汉族士绅的交流。孝文帝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地促进了胡民族的融合,显示了他对汉文化的推崇,使北魏形成了南朝的服饰风尚。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一批南朝汉族知识分子北迁,给北魏书坛带来了新的活力,北方长期以来保守的书风悄然发生了变化。
所以北魏后期的书法家很多都有南朝做官的背景。如《舒威》记载:李龙熙思慕(?-516)“可测,健谈,勤劳”;英川御道(?-517)“看史传,当好草隶书”;程鹏刘茂(?-517)“擅草书,识奇字”。这些人属于投北方的南方书法家,他们宣扬的曹丽应该属于“二王”派。北魏的这些南方书法家为北魏的书法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北魏后期,南书小学传入北方,北魏后期的贵族子弟以学小学为荣。《舒威任王乘传附元顺》记载:“(程远之子)顺,字,九岁师乐冯,初学王羲之《小学》⑾千言,日夜背诵,十日有五日,无不透彻。”
小学章传播“二王”之法,文风较北朝传统识字书《集解篇》更新,理应受到鲜卑贵族的推崇,从而使南朝文风渗透到北魏的血脉中,为洛阳时期新楷书的产生和广泛流行奠定了基础。
4.洛阳“魏碑”
北朝书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南书风,最终形成了洛阳时期全新的楷书——“魏碑体”⑿。
我们可以从以邙山墓志和“龙门四品”为代表的洛阳碑刻中看到这种风格统一的“魏碑”。他们改变了北魏平城的古拙和朴茂的风格,呈现出一种新的独特的书法风格。它陡峭、惊险、姿态新颖、结构严谨。真的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元稹墓志铭为例,可以看到这类楷书多采用方笔;横画正面,收笔,横画向上倾斜;突现画,笔平挑;笔雄壮,笔平;竖餐后会向左平;斜画紧而平,整体是斜的。笔法苍劲潇洒,画工出众,如长枪戟,刀削斧削,给人以恢弘之感。
康有为在《广益二舟》中说:“古今中外,唯南北魏可尊,谓十美:一为豪放刚强。第二,天气昏暗。三遍,笔法跳跃。四天,点画庄严厚重。五个字,心境奇逸。六、精神飞扬。七感兴趣。八说骨法塌方。九说结构自然。十个都是有血有肉的。就是十大美女,只有卫北南北有。”
3.北魏后期“魏碑”的发展
随着汉化改革的深入,胡汉融合的加强,以及南朝书风的不断传入,这种“渭北体”楷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笔画越来越圆,结合了美丽优雅和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