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庙考古

关于虞遗址的传说在村代代相传,但由于没有确凿的物证,“传说”只被当作“传说”。直到1981,当地文物部门在这里发现了龙山时代的古文化遗址,才让虞遗址的传说有了考古证据。

首先,禹遗址的年代和大禹是一样的。据蚌埠市文化局副局长朱介绍,村遗址分布在淮河东岸的大堤至村内。它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300米。同时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头、蚌壳、蜗牛壳、焖土层、烧土块、灰坑等。相比较而言,其文化性质属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范畴。

龙山文化最早发现于1982年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是指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文化遗存,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传说中的大禹恰好在这个时期,时间刚好吻合。

其次,发掘现场与历史记载的地方非常接近。根据史料考证和论证的结果,专家们普遍认为“夏之行取土山”、“何宇为土山诸侯,持玉帛各国”中的“土山”位于安徽蚌埠市。

5438年6月底+2006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继怀研究员带领一支队伍在禹遗址进行试掘,发现“A”字形遗址的头部是一座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龙山文化早期大型建筑基址,“回宇王公”的历史遗存似乎有存在的可能。

事实上,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在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从公元前221,秦统一六国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由于文献资料的缺失,八万九千年的先秦历史也被称为“传奇时代”。这个时代的英雄们,他们的形象与人神交织,超越现实,留下的只是寥寥数语和模棱两可。

大禹也是如此。据史书记载,舜死后,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将中国历史带入了文明时代。因此,重建大禹时代的历史,有助于中国古代文明的“正本清源”。2007年5月31日上午,连绵的小雨并没有减弱考古人员对禹遗址的热情。多位国内考古界知名专家齐聚蚌埠禹遗址,实地考察了禹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据了解,专家们一致认为禹遗址属于龙山文化晚期,并对王继怀研究员前期发掘的遗址的一些迹象,尤其是夯土层作用这一关键点发表了意见。

禹城被发现距今已有4000多年了。

5月30日夜突如其来的暴雨,让禹遗址发掘现场泥泞不堪。这也让31早上进入发掘现场的专家们不得不穿上鞋套。在禹遗址的两个发掘现场,许多村民自发地围在附近,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

早前因为考古队的进入,他们都对脚下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非常好奇。据了解,大多数专家刚下火车就赶往发掘现场,有的还背着巨大的背包。现场的专家们似乎不想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总是仔细查看现场的每一个地方。

据了解,此次来蚌埠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专家还带来了一份碳14测年报告,其中得出了禹遗址的确切年代。

据了解,王继怀领导的考古队于2006年5月438日+10月在禹遗址进行了试掘,其中出土的木炭等标本被送往考古研究所的实验室。经专家鉴定,该标本的年代确定为公元前2350-2190年,为余旭遗址的断代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印证了考古学家根据遗址出土文物所作的断代推断。

夯土层成为专家调查的焦点

在夯土发掘现场,之前意外发现的清代墓坑已经露出了部分土层结构,成为专家调查的重点。

专家们对墓坑剖面图中显示的红烧土、黄土、石膏土等清晰的土层结构发表了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女说,那里展示的夯土性质和结构与黄河流域典型的夯土不同。黄河流域夯土和夯窝痕迹清晰,重叠关系明显。

江淮地区的土壤不同于黄土,含水量高,夯层结构不明显。而且江淮地区发现的夯土数量不多,西周只有一个夯土坛,很难比较。这里的夯土也可能是古人堆积碾压而成。

因为这个夯土层上已经存在龙山时期的文化层,所以夯土层的年代应该等于或早于文化层的年代。由于没有较大的剖面图显示夯土层的边界和堆积厚度,需要进一步挖掘验证。

大禹相关遗址首次发掘

这次来禹遗址的专家中虽然有不少“大腕”,但都是谨慎发言,没有人下结论,体现了考古学家严谨求实的学风。“四川、浙江、陕西、安徽都有大禹传说,但发掘与大禹有关的遗址还是第一次,这对研究夏朝和中华文明起源非常重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赵博士在谈到夯土层的性质和作用时说:“这一不寻常的现象是在虞遗址的一个重要部分发现的。必须先解决这一层是人工的还是自然的,然后才能讨论这一层上的建筑是否与大禹有关。目前的发现非常有价值,结果非常值得期待。”傅研究员建议在夯土遗址沿墓坑挖一条沟,以探索夯土范围,从而获得更多的研究线索。2008年4月28日,在余旭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已经发掘了四个10平方米的正方形,每个发掘深度约50厘米。

怀远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张振忠说:“我们的挖掘工作一直在以正常速度进行,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堆积层的迹象。因为有些广场上有一些坑,以前人们都这么说,我们想通过这些坑更好地看看地层。坑内有一些明清晚期和民国时期的砖块和陶器。

据负责余旭遗址考古发掘项目的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继怀介绍,根据2007年第一次发掘时透露出的迹象,这次发掘的四个勘探方下面可能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工堆遗迹现象:“去年我们挖了一部分,但还不到一半,所以今年要把这个地区剩余的部分全部暴露出来,最终判断这个遗迹的最终面积,确定它的性质,也就是这个遗址是做什么用的。

由于于慧村的道路建设和河堤建设破坏了于慧遗址的文化层,考古学家选择了第二和第三个遗址进行发掘。在淮河岸边,也铺设了8个5米见方的勘探点。王继怀:“今年的编制是按照1500到20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因为去年只发了500平方米,今年发掘面积要翻一倍、三倍或者四倍,因为这个遗址的文化性质和时代我们都很清楚,但是内容比较少。我们渴望从大面积挖掘区域获得更多信息。现在我们缺少一个发掘区,因为面积大了,更多的文化标志暴露出来。一个是我们可以从文明源头提供一些信息,这对考证大禹也很重要。”作为中国古代文明溯源工程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蚌埠于慧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于2009年6月5438+10月65438+5月正式启动。与前两次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相比,此次考古发掘面积将超过5000平方米,为有史以来最大。此外,此次发掘规模也比前两次大,历时两个月,历史上众说纷纭的“回宇曾是土山诸侯”之谜有望解开。

据蚌埠于慧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继怀介绍,于慧村遗址在2007年和2008年的两次考古发掘中成绩斐然,证明于慧村遗址是江淮地区的一个新的文化类型,并入选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项目。

王继怀研究员告诉记者,第三次发掘将持续两个月。在前两次发掘的基础上,将全面发掘祭祀台、文化层和夯土层。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本次发掘投入的人力也将大大超过前两次发掘,实际操作的专业人员超过20人,民工超过100人。通过对祭祀台的全面发掘和整理,历史上众说纷纭的“回宇曾是土山诸侯”之谜将得到彻底证实,也就是说,即将开始的第三次发掘将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公诸于世。

为什么选择在国庆节后挖掘?王继怀研究员解释说,选择秋天是因为这个时候雨水较少。考古工作最怕的就是施工过程中的阴雨天气,不仅影响工作进程,还会影响文物最初的出土状态。前两次发掘都被天气耽误了,这次特意选在秋天。2010年5月26日,于遗址开始第四次考古发掘。文化层中发现多排柱孔,呈南北对称分布。专家判断是大型窝棚遗迹,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窝棚区的发现是于慧王公历史上的又一重要物证。

余旭考古队负责人王继怀表示,在第三次考古发掘时,考古队在淮河大堤以西的河滩上发现了一排柱洞,专家推测可能是类似工棚的临时建筑遗存。2010于遗址核心区夯土台文化层发现多排柱孔。从排列、朝向、跨度,以及新发现的疑似土墙拐角处的基槽迹象来看,判断此地为窝棚式建筑遗迹。

王继怀说,龙山时期文明程度相当发达,聚落的居室也比较雅致。建筑物的墙壁和地板一般都是夯实的,有些还用火烧过,以增强墙壁和地板的强度。部分墙面用白灰装饰,体现了建筑的高水平。而在禹遗址发现的窝棚遗迹并不具备上述特征,地面也没有夯击等处理的痕迹。据推测,这种窝棚可能是临时住所。

据了解,两次发现的建筑遗迹都位于淮河大堤两侧。如果连成片,面积超过654.38+10万平方米,相当惊人。王继怀介绍,于慧王公事件是夏朝建立前的一次大规模盟约活动,祭祀过程必不可少。禹遗址被定性为大型祭祀遗址,考古界没有争议。

在夯土祭祀台附近发现如此大的居住场所,为解释当年祭祀的人们在哪里生活和工作提供了答案。窝棚遗址中散落着大量的陶器和烧坑,表明这里也可能是一个大型的陶器作坊群,为大型祭祀活动提供祭祀器皿和贡品。根据于慧王子的年龄、方位和历史记载,可以说窝棚地区的发现是于慧王子历史的又一重要物证。记者从安徽省蚌埠市禹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获悉,禹遗址考古发掘又有新发现。考古学家在前五次挖掘中提取的土壤样本漂浮过程中发现了史前大麦。据了解,这一发现将人类种植大麦的历史延长至商周之前的4000年前,是史前农业考古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