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手账一定要“高”?职场妈咪用手帐给自己做“减法”!
虽然二月只有28天,但是我写的是29号的日期。还好我及时发现了。差点忘了拿前脚订的生日蛋糕。
好在自从看了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我就已经开启了手帐记日记的模式,以为自己虽然未必能做到曾国藩的“三省吾身”,但至少起到了提醒和备忘录的作用。说真的,它确实有帮助。
之前听过朋友贝妮的账号分享,知道有一种账号模式叫“子弹笔记”,有一种东西叫“待办清单每日待办清单”。每天早上我都会思考今天必须要做的事情,所以虽然忙,但是可以给医院打电话问问题,去银行转账,做新股。这些事情也是我午休的时候做的。
直到看了《活动家手册指南》,才知道手册的玩法多种多样:极简版、欧美版等等;原来笔记本有这么多功能,除了我一直在做的“日常待办事项”和读书笔记,还有重录、看电影、书单等功能。
但是,作为一个中年母亲,手持账号只是简化了我的生活,而不是增加我的负担。职业妈咪已经很忙了。我自然不能像18岁的姑娘一样,用脑子和画笔来设置账号。当然,真相也可能没有艺术细胞。我画不出漂亮的“手账”。
幸运的是,这本手册指南对于活动家的意义不在于让手册变得漂亮,而在于告诉我们不同的人是如何用手册改变生活的。它给我们的是灵感、选择,以及通过使用我们的个人账户来改变我们生活的可能性。
在《动作派手册》中,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玩法”。
比如赢得我心的游戏,就是极简主义。黑白很好看,眼睛有点直。如果我能做到这一点,我是不是可以靠卖户口谋生,实现财务自由?
让我觉得高大上的是日历盘。那个圆盘,每一个刻度都极其精准有力。只能羡慕的看一眼,却果断放弃。臣妾真的做不到。为什么中年老母亲有那个时间不多读几页或者多花几分钟看电视剧?
印象最深的是记录“TED演讲”的笔记本。一直听说这个演讲很高大上,但一直没时间看。没想到居然有人很认真的去看了演讲,还做了这么详细的笔记。
看了别人的比赛,我不禁问自己:手帐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只有三个:
首先是为人生画重点。
硅谷著名投资人克里斯·萨卡在《巨人的工具》一书中说:
三十而立四十之际,我终于学会了接受自己只是一个平庸的人。人生有太多的“要做的事”,但我们能做到的,可能只有“我们想做的事”。虽然我不能像大神一样完全停止做“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但至少可以规划好轻重缓急,做好“该做的事”和“想做的事”。
二是记录育儿。
从孩子出生开始,我就买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打算把和孩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都塞进去。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本书至今没有激活,还在床下掉着。然而,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话总会让我们开怀大笑,他成长的“小确幸”也让我欣喜。我打算给他录音。
三是做阅读笔记。
我一直有读书的习惯。然而,这些年来,我发现我的记忆力越来越差。看的书内容记不清楚了。记性好不如文笔差,不如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
所以,笔记本对我来说,不是装饰,不是点缀,不是繁杂,而是一个时间工具,一份生活记录,一份读书笔记。知道了这三点的主要用途,我就围绕这三点做个手账。手册是我自己的“系统”。
《把小天放在手册里》好像是另一本关于手册的书的名字,不过我觉得挺准确的。
知道了自己手帐的三种用途,其实很多关于手帐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第一,一个还是多个?
手动账户要解决的1问题是使用1还是多个手动账户记录。手册玩家大多细分细致,保持不同内容,不同分册,保证了单卷手册风格的统一。对我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我的包只能装一个笔记本,没有时间和空间在多个笔记本之间切换。
在这种情况下,我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找到我个人账户中的不同内容?
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贝妮。贝妮的回答与这本活动家手册给出的答案不谋而合——认同度。
二、如何区分不同的板块?
答案自然简单,但实践起来很难。对于一个没有美术功底,又有自己“勇敢”体质的妈咪来说,绝对不愿意买各种“文具”来装点手帐。这个好像真的很难!
“专注人生”的“待办事项”的认同度并不复杂。无非就是用彩色蜡笔在一大页画七个方框,一眼就能看出来。画不能和文字结合,问题真的不难解决!
“读书做笔记”并不难。左边留白注明书名和作者,直观的找到相关书籍的名称和重点。
“保留养育记录”是待办事项列表底部的“小字”和偶尔出现的小部分。类似上图,我就不透露宝宝的故事了。
三、如何做一个漂亮的账户?
作为一个中年妈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我只能尽力而为。当然要服从时间,服从心情,服从养育。最后的回答是:我只能保证把字写好!
我以为记录我的账号就够了,需要看的时候就翻过来看。我是看了《活动家手册指南》才知道的。果然,这些“手册”发挥了更高的作用。难怪有人能把月收入从5000变成65438+万(平常心平常心我立马深吸一口气)。
首先是熟练使用Evernote app。
手帐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琐碎,尤其是如果用手帐来记录所有的内容,查找起来非常复杂。
之前看过日本学者小野玄志的书,他提出要定期整理笔记。在这份《活动者手册指南》中,有人提出将Evernote app与手册结合,即将手册目录上传到Evernote,并分文件夹。我觉得这个方法比较实用。
前几天看到一个豆瓣朋友在晒自己的evernote目录,让我很惭愧。果然,别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二是巧用思维导图。
很多研究表明,如果你想深刻记住书中的内容,不妨梳理一下书中的脉络,思维导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因为文字和图像在头脑中属于不同的记忆板块,而且这种方式实际上被进一步复制了,记忆更加深刻。
达人做的思维导图真的很漂亮。但是,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可执行的。我打算把一个窗帘app做的思维导图记录在我的手帐里。
三是总结和恢复。
在日记中,曾国藩总是深刻反省自己的缺点。他年轻的时候喜欢看热闹,日记里对类似的内容反映很深:
大神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虽然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但是父亲从小就教导我:“做一件事,成为一篇文章,迈开一大步。”以后总结和恢复需要注意。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提醒自己,笔记本只是一个工具。我不想把“手账”当成“产业”,我要把它当成“人生的减法”,让自己的成长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