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概要
(一)科技革命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手工业作坊时代(16-18世纪):工业化的准备阶段。
(1)世界近代史开始于16世纪。
以16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基于生产力标准。世界近代史是指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虽然早在14和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就稀疏地出现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但资本主义直到16世纪才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的扩张、宗教改革的兴起、荷兰革命等。,都是这种世界性趋势的具体表现。而且,正是从16世纪开始,世界改变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对孤立,开始作为一个整体团结起来。
(2)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手工业作坊时代经济发展的主流。
首先,从农业的角度来看,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封建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动摇。英法的农奴制在14和15世纪已经崩溃,货币地租的盛行和农业商品化的加速都是具体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发展了。英国出现圈地运动,租地资本家兴办的牧场、农场成为典型的农业资本主义经济。法国的富农经济是小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普鲁士的勇克农场也变成了带有浓厚色彩的资本主义农场。
16至18世纪西欧手工业作坊迅速发展。英国的毛纺工业最为典型。海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海外贸易垄断公司(如东印度公司)纷纷成立。18世纪,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手工业工场最发达的国家。这一时期,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还没有完全分离。商业资本控制工业,金融资本占据首要地位,这是16-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两大特点。
2.蒸汽时代(19世纪初至六七十年代):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工业化的开始。
(1)英国工业革命及其扩展
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到工厂大机器生产的伟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使人类脱离了长期存在的传统农业社会、普遍工业化、科技化和城市化的工业社会。英国是工业革命最早的国家,始于65438+60年代。19世纪初,传到法国和美国,随后传到德国、俄罗斯和日本。各国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通过从英国引进机器来进行的。英国在工业革命中的特殊地位使其长期成为“世界工厂”。
(2)工业革命的后果和影响
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对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改造作用:①以农业和农村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农业文明)向以工业和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工业文明)转变;(2)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3)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趋势,工业资产阶级将成为新的统治者;(4)工人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趋势;(5)殖民扩张的加强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3.进入电气时代(1870至20世纪初):工业化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1)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提下出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推向了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以及化学工业的大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另外两大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先进工业国的产业结构,它们开始从轻工业为主的导演走向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强国,实现了工业化。
(2)垄断组织的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发电的惊人发展,汽车、电力、石化等新兴产业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的调整和适应,于是垄断组织(超大型企业或大型企业集团)应运而生,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垄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工业强国就是有力的证明。
(3)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不平衡
1870之后的三四十年是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但各国发展不平衡。美国和德国最快,英国和法国相对较慢,俄罗斯和日本的比例发展迅速,横向比例相对落后。20世纪初,形成了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生产力提高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
(二)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的演变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与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16-18世纪)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指发生在手工作坊时代的革命,主要包括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其客观使命是推翻封建制度,解决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和确立治国基本原则的问题。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贵族是领导者,城市平民和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革命后,荷兰、英国、美国、法国四个资本主义国家诞生,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西欧和北美少数国家建立。然而,这一时期封建势力仍然很强大,拿破仑帝国的灭亡和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就证明了这一点。
(2)法国、俄国、德国和奥地利的改革。
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另一个途径是改革。以前的统治者,如路易十四、彼得一世、普鲁士和奥地利,进行改革来丰富强兵。这些改革的共同内容是加强中央集权,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在手工作坊时代,虽然没有一个国家通过改革的道路完成了向资本主义的转变,但上述改革无疑是通过改革向资本主义演变的早期形式。
2.19二十世纪二七十年代的改革与革命
(1)概述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和法国大革命精神的鼓舞下,19世纪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主要包括: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和改革,如希腊脱离奥斯曼帝国的独立战争、法国七月革命1830、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1832。
②1848欧洲革命:典型反映工业革命后的特征。革命的任务不仅仅是像早期那样反对封建制度,还要反对手工业作坊时代的资本主义上层建筑。在革命规模最大、成就最大的法国,完全是为了推翻金融资产阶级的统治。此外,民族主义因素在这场革命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德意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争取民族统一,而东南欧革命属于民族独立运动。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不仅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4)德国与复兴:德意统一基本上是以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的。统一前,意大利撒丁王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德国的普鲁士也是如此。统一后,这两个国家的系统也分别扩展到了全意大利和全德国。统一的完成标志着两国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⑤俄罗斯和日本的改革:俄罗斯通过废除农奴制改革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日本发生了幕启战争和明治维新,发生了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2)结果
通过19世纪的改革和革命,俄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一系列国家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法美等原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改变了不适应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上层建筑。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与封建势力相比,资本主义势力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3.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基本定型(65438+70年代-20世纪初)
(1)两种政治模式及其成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主要发达国家步入工业社会。工业的大发展和垄断集团的形成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分化和组合成各种利益集团,人们的素质和公民意识显著提高。因此,国家的协调职能得到加强,在政治上必须实行更加民主的政策。从而在65438-09世纪之交形成了公民参与、政党政治、议会民主、自由选举、胜者执政的政治模式。但从当时的六大资本主义国家来看,美、德、英、法、俄、日是唯一形成政治民主化模式的国家,而德、俄、日则采用威权手段协调社会矛盾,稳定政局。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美、英、法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对旧的制度和传统进行了彻底的冲击和改造。德、俄、日都是通过改革进入现代社会的,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二)两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从而引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此背景下,19年末20世纪初形成了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和以英国为首的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其扩军备战,最终将人类拖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1.民族解放运动
(1)65438+2008年底,65438+2009年初,美国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美洲和拉美的结局不一样。
(2)19世纪中叶,亚洲发生了一场革命风暴:那还是属于旧农民战争。
(3)65438+2009年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发展不平衡,亚非拉出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中国和墨西哥成就突出),资产阶级领导的印度民族运动出现,非洲仍多属于旧式武装斗争。
2.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1)65438+9世纪中叶的社会主义运动成为历史潮流:①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主义运动:①以经济斗争和法律斗争为特征,组织性大大加强;②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和列宁主义的诞生是突出的成就。
(D)国际关系的演变
1.英国殖民霸权的建立(16世纪-18世纪)
(1)焦点: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
(2)业绩: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1588),在三次英荷战争中打败了荷兰(1652-1674),在英法七年战争中打败了法国(1756-1763)。46636.666666666667
2.维也纳体系与英国霸权的巩固(18年底-19年中期)
(1)拿破仑与反法同盟的战争:法国崛起威胁英国霸权。从18年底开始,英国组织了多次反法联盟。1815年,库仓帝国覆灭,法国失去了在欧洲的霸权。
(2)维也纳体系:拿破仑帝国崩溃后,受英、俄、奥操纵,根据欧洲均势原则和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的目的而建立的。它的解体是必然的(三大矛盾潜伏,逆流难持久),在希腊独立、法国七月革命、1848欧洲革命后崩溃。
3.列强再次瓜分世界的斗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末-20世纪初)
(1)普法战争(1870-1871):普鲁士打败了法国,统一的德国改变了欧洲的政局。
(2)两次局部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1898)和日俄战争(1904-1905)。
(3)一战(1814-1918):在重新划分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中,法德、俄奥、英德矛盾尖锐,产生了三国同盟(1882)和三国协定(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