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姓分布
河南省
河南省是郭姓人最原始的根据地,也是郭姓人广泛分布的主要地区。早在夏商周时期,河南登封、荥阳一带就有姓郭的人生活和繁衍。东汉以后,郭迁居光州固始。自汉代以来,河南境内以郭命名的村落就有20多个,都居住着姓郭的人。
郭联,现为禹州市郭联乡驻地,是东汉曹操谋士郭嘉的故乡。
郭村镇,现为商丘市下辖的一个镇,唐代郭氏家族在此建镇,逐渐成为集镇,故名。
郭店,现夏邑县郭店乡驻地,唐代称郭家店,1927更名为郭店集,以下简称此名。
禹州市梁北乡居民郭村,明代后名郭村。
郭屯,在宁陵县城关镇西南8公里的洮河南岸,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郭氏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处,分别建有三个村落,史称三官屯。清咸丰3年(1853),三村合并建村,更名。
郭全屯,位于卫辉城西7.5km,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迁民碑中记载:山西泽州110户迁居于此,村以权国命名。
郭庄,现夏邑县郭庄乡驻地,因明代洪武年间郭成从山西洪洞县迁居至此而得名。郭的家乡位于虞城县城关镇东南18公里处。明永乐十三年(1415),以郭庄之名建村。至年间,人被招为徐,得封地,改称宗禄村。村民在清代迁出,所以这个村庄被命名为郭的故乡。
郭庄,现原阳县郭庄乡* * *驻地,明代永乐年间建于此,郭毅迁居此村,取名郭,以下简称今名。郭滩,现唐河县郭滩乡驻地,明末在水滩附近建村,名郭谭佳,后演变为郭滩。
郭家河,现新县郭家河乡居民。这里的商店位于河湾,原名街角商店,后改为陈家伟。清初郭迁居于此,成为大家族,故改名。镇平县城关镇西北24公里处的郭岗,因姓郭,曾在此住有楼房而得名。此外还有郭庄(属华县)、郭里(属安阳郊区)、郭亮屯(属辉县市)等村,也是郭的居住地。
山西省
山西省是郭姓较早的根据地,也是郭姓分布较广的地区。在山西太原、阳曲、汾阳一带,郭姓发展迅速,形成贵族世家,历久不衰。在19g0的全国人口普查中,阳曲共有333个姓氏,2000人以上的姓氏有11个,占总人口的55.92%,其中郭姓有4875个,数量居第六位。山西既有以郭命名的县城,也有以郭命名的郭村。尽管历经数百年风雨,高村乡北社村的郭家堡依然屹立。郭家堡的石碑至今还嵌在大门上方,许多郭的后人还居住在这里。在泥屯镇留白社,有祠堂留下的郭(其妻为宁化王四女)朱氏家族墓志铭。从墓志铭中,我们可以看到郭夫妇的生活片段和成就。在这个村子里,有六把郭家圣斧,最后四把被烧掉了。从现存的两篇,也可以看出郭氏家族几十代人的变迁。今天的汾阳县有金代设置的郭榨镇,山西省寿阳县南寿滨水郭村。山西省平陆县东北部有果园村,山西省灵石县南部有郭家沟。
陕西
陕西省是郭人的另一个较早的根据地和主要分布区。早在周朝,陕西一个叫郭的人就对冯异产生了兴趣。秦汉至魏晋隋唐时期,郭姓在凤仪发展,但也分布在华阴等地。郭子仪,唐朝的一个英雄,出生在化州。他有八个儿子,七个丈夫,七十二个孙子,他的家族数以千计。他的后代一直生活在这里。陕西省也有以郭命名治州的记载,如隋唐宋的,就在陕西西宁镇。郭家塔,在陕西宜君县。
山东省
山东省是郭姓分布较多的地区之一。山东自古以来就有19个以郭命名的村落,这些村落大部分至今仍以郭命名。郭城,在山东省聊城县东北部,是春秋时期郭的故乡。单县郭村镇是明代郭氏家族从山西洪武县迁来时建立的。原名郭村,后成为集镇。郭太平,现为临沂市太平乡驻地,位于市区东北17公里处的沂河南岸。明朝洪武年间,郭在此建寨,因有吉祥之意而得名。郭庄,现为淄博市山区郭庄乡驻地,始建于明初,因一位姓郭的和尚在此建宝塔寺而得名。郓城县辖郭屯镇,原为明永乐年间王所建,村名屯。宣德年间,改称郭官屯,后简称郭屯。潍坊市寒亭区郭家官庄镇,因明代郭建村而得名。郭家店镇是莱州市下辖的一个镇。清康熙十九年(1680),郭在此建寨,开酒楼,故名。郭庄,现郓城县郭庄乡驻地,清光绪初年郭氏家族所建。济南市历城区下辖的郭庄镇,因郭在此开的第一家店而得名。郭寨,现夏津县郭寨乡驻地,明末由李满屯、贾、姜家庄合并为一村。因郭姓居多,村名郭寨。此外,还有郭苍、郭娄、郭家斋、郭殿屯、郭等。都是以郭的住处命名的。
崇文堂族谱工坊在沂水发现了一个郭家楼的郭氏族谱!民国二十四年。族谱记载:郭根,本族始祖,从沈雁(今淄博博山)迁至沂水郭家楼。字代:瑞兆邦广彦,任晓卿传,文人喜树,贤家少光。后世主要居住地:莒县庞家泉庄、西车王、前梨园、十里堡、沂南司马店子、安徽灵璧县等村落。
河北省
河北省郭姓人的历史渊源和山东一样,是在春秋时期流传和传播的。中山鼓城、馆陶、曲沃、魏君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是隋唐时期郭人居住的主要地区之一,他们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以郭命名的村庄有:郭家庄,在阜宁县北部;郭家屯,在隆化县西北部;郭,在万全县西南;郭疃镇,在沧县东部;隰县西北40里的苏果镇;郭庄有两个镇,一个在献县东,一个在无极县西二十里。
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
五省郭人是魏晋南北朝以后,山西、陕西、河南的郭移民及其后裔,是中原郭的后裔。以郭命名的人主要居住在:湖北省郭河镇,又名郭家河,属仙桃市管辖;秭归县郭家坝镇;郭家庄,现丹江口市涪陵乡驻地;郭,在广济县;国玉,现谷城县国玉乡居民。江苏省的太乙、、靖江(今镇江)等县市有郭人居住。郭是江都县郭村镇、铜山县郭集仓乡、滨海县陈涛乡、宝应县郭桥乡、如皋县郭仓乡、句容县郭庄乡人民的地名。还有郭家寨,位于泰兴县泰兴镇北部。相传宋代岳飞部将郭某曾在此扎营,故名。浙江宁波、鄞县、萧山、龙泉,安徽亳州,蒙城县郭店乡人民* * *驻地,蒙城县吉果乡人民* * *驻地,五河县郭芙乡人民* * *驻地,黄山市黄山区郭村乡人民* * *驻地等,是古今郭姓人的主要居住和分布地区。
福建广东省
福建、广东一带的郭氏,是魏晋南北朝及以后的山西、陕西、河南郭氏的移民和后裔,是中原郭氏的后裔。此后,福建、广东等地一些姓郭的人成为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一些姓郭的人的祖先。今天,福州的后关,闽东的长乐、全州、漳州、龙溪、汤唯,平和县小溪镇西南的郭坑,是郭福建人的主要分布区。广东郭人的主要聚居地有肇庆、潮州大埔、潮州南部的麻、广州北部的白云山。
台湾省
台湾省的郭人主要是从福建、广东沿海迁徙过来的。在台湾省各地都有很大发展,是台湾省十大姓氏之一。台湾省郭人主要分布区为新竹、新化、彰化、淡水、嘉义、台南、台北等台南市。
郭移民史
春秋战国时期
从郭姓的起源来看,郭姓的发源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夏商时期的古虢国,一个是被封的虢国。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灭后,他们的人民开始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徙。
战国时期,位于山东聊城的古国郭被齐国所灭。后人在国家被灭后四处漂泊,最后迁居到山东和河北交界处的广大地区。中山是郭人聚居的县之一,附近的常山县和广平县也有郭人活动。这些郭人经过不断的繁衍发展,逐渐增多壮大,在中山形成了显赫的家族。《春秋左传》记载“郭最、在齐”,“郭忠在鲁”,“郭逵在燕”。
起源于周朝虢国的虢国,是数量最多、实力最强、分布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支。可以说90咒郭氏就是起源于这个分支,但这个郭氏的繁衍和迁徙并不相同。
虢国灭亡后,作为亡国之民的虢国后裔,要么被迫迁徙,要么逃往异国他乡共同生活,有的还留在原地。
西郭人随平迁居,留在原地的投奔秦武公十一年,为秦所灭。他的族人被迫迁移到西北的偏远地区并在那里定居,从而形成了后来的西平国和敦煌国,这些国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很有名。
南北晋献公灭亡后,他们的族人四处漂泊,有的被迫迁往晋国,有的逃往邻近国家。迁居晋国的郭人,大部分留在了山西南部,也有一部分被安置在山西汾阳县。汾阳县的大虢城、小虢城皆因之。
东郭为郑国所灭,也被迫逃亡,大部分流散在豫中,成为颍川郭氏最早的祖先。也有今天逃到陕西山西的。鲁山郭氏是春秋战国时期被迫迁到鲁山的一支。它位于雁门关以南,是秦始皇修建的内长城庐山。“目”字是先民迁居郭时发明的。因为失去了封地,被迫迁到一座山上,于是到了郭右边的城,在左边加了一座山,取名“慕山”。梓里堂被称为“庐山堂”。
综上所述,起源于周朝虢国的虢国迁徙,一直与虢国的兴衰有关。无论是西郭还是东郭,无论是北方的,还是南方的,每一个郭的灭亡,都导致了郭人的大逃亡和大迁徙。西郭在迁徙过程中成为魏晋时期西平、敦煌郭氏的祖先,而东、北、南三郭氏则成为太原郭氏、河东郭氏、颍川郭氏的祖先。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世代生活在中原的郭人终于走出了国破家亡的历史阴影,人口不断繁衍,宗族逐渐壮大。在经历了流亡和迁徙的滋味后,他们更加珍惜安定祥和的生活。他们在各个聚居地辛勤劳作,或投身兵役,或投身政治,或一贫如洗。他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为历史留下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他们继承了祖先的优良品德,诚心为君,信赖为友,在各聚居地获得了很高的威望。
先秦两汉时期,居住在太原阳曲的郭武家影响最大。太原郭氏家族经过不断繁衍,成为郭氏繁衍迁徙的主要来源,故郭氏以“太原”为最大郡。到了汉末,郭氏家族已经成为渭河下游的显赫家族。汉代有郭婷,其后裔从太原迁徙到凤仪。后汉末年,资深兴农权国住在杨侑,他的后代迁到(颍河+水)四川(今河南许昌)。然后就是后汉的郭泰,他住在介休(今山西),他的后代孙居伟长乐,所以可见长乐的郭武也是太原人。郭的大规模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末“永嘉之乱”后,郭氏家族散居在浙江、江苏等地。迁居江南各地的郭氏家族,也是太原最多。
魏晋时期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各民族大融合、大迁徙的时期。这期间战乱频仍,政权重叠,涌现出一批实力派。尤其是郭氏家族的主要聚居地中原,连年战乱,百姓水深火热。南方相对稳定,中原大量人口被迫背井离乡,以避江南之乱。郭氏第二次大迁徙是金代永嘉之乱后,西晋灭亡,东晋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数百人随金氏家族南下。这些南方人,包括郭氏。比如东晋著名文学家郭璞,原是山西闻喜人。晋惠帝和怀帝在位的时候,他的家乡被匈奴骚扰。他和几十个亲戚朋友一起躲避江南的混乱。这次渡江的中原郭姓大部分都是分散在江南各地,后来经江浙进入福建、广东。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郭已成为山西、山东两省的第一姓氏。唐初陈光远起兵漳州,即郭随其入闽。中唐时期,由于“安史之乱”,大批郭迁居浙江、江苏、湖北等地。因此,郭氏家族也有一个大家族,即汾阳郭氏家族,其祖先是华阴人郭子仪。因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封为汾阳王,后代以“汾阳”为唐姓。郭氏这个支系的后裔迁居福建,成为福建郭氏的始祖。
移居香港
香港新界八乡有个村子叫莲花地。大约有500人,由六个姓氏组成。其中郭居多,有300多人,是最早的居民。大约在明朝中后期,郭居田带领他的族人迁到了这里。
根据莲花地郭氏族谱,他们的始祖郭盛出生于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居住在新安县城南端附近。传至第六世郭居天(生于明郑德二年,1507),迁居莲花地。后来郭人逐渐繁衍壮大,遍布新界八乡。
郭家有一座祠堂,名为“西龙堂”,里面供奉着郭居天以下祖先的牌位。居住在新界的郭人特别注重墓地的风水。莲花地郭氏族谱类型简单,但关于祖坟位置及其风水内容的记载颇为充实。比如墓地的位置、方位、朝向都有详细记录。墓地风水的投资规模也很大。
现在,不仅在香港新界,在香港其他地区也是如此。香港经济的起步和腾飞被世人称为一个奇迹,这是香港人努力的结果,郭也功不可没。郭得胜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房地产繁荣的“三剑客”之一。还有郭志清,这几年崛起的香港服装界女强人,她的家族永安公司等等。
迁入台湾省。
根据《台湾省志》郭氏广播迁台的记载,最早的郭氏本名郭怀义,于明年初左右从福建迁居台南市。郭怀义早年随之父郑之龙出航,为其得力部将。郑之龙被明朝召见,回到朝廷。郭怀义和另一部何斌则留在台湾省,与部下在离台湾不远的二楼航溪南岸耕种,建立家园,人口蒸蒸日上。
台湾省的郭姓人很多是从福建漳州、泉州等地来台的,也有从广东潮州、惠州嘉应等地来的。
福建漳州龙溪县郭有宝,清顺治八年(1651),迁居今台南麻豆。雍正年间,郭光被引入台南县。乾隆年间,郭琦读书,迁居澎湖马公;郭振德、郭和先后迁居到万里。
郭产于福建漳州南靖县,清康熙年间开垦,现藏于彰化。乾隆初年,他迁居台北市,集资开凿运河,灌溉台北盆地。后人感激他的好意,把这条运河命名为仙宫镇。雍正五年,郭冲涌入台北内湖。乾隆年间,郭介石、元吉、春之兄弟入驻台北金山。郭荣兴今天进了万里。
福建漳州凭祥县的郭朝秋搬到万里,郭阿姨搬到台北瑞芳。
还有来自福建漳州的郭广田,今天进入桃园桂山;后来的郭冲、郭龙文、郭、郭尊等。先后进入桃园和龟山。
惠安县的郭顺义从福建泉州入境台湾。康熙末年,入彰化鹿港,雍正六年,郭入新竹香山。
福建泉州同安县郭行祖,乾隆十九年耕种,长屋传世,为郭六合六家。后来,搬进了巴厘岛,郭搬进了基隆。嘉庆年间,郭攀彦进入苗栗园。
福建泉州南安县郭宽,乾隆初年入台南嘉里,后迁居台南市。郭步今天进了台北的森林,郭运山和云鹤兄弟今天进了台北的森林。乾隆三十五年(1770),郭公庭入垦,成新。
武史。
福建泉州安溪县的郭昶,道光年间在台北林平栽培。
福建泉州的郭柏年率领多人在南投埔里耕种,郭富富、郭靖先后在台北石碣耕种。
郭德全,广东潮州饶平县人,迁居台湾省,康熙中期入嘉义之地。广东惠州市海丰县的郭青山,雍正八年入此新竹新丰。徽州人郭在乾隆年间进入苗栗镇。广东嘉应一真县的郭宏成,乾隆二十八年入台南市安平区。嘉应梅县的郭有凤在乾隆年间进入苗栗镇。
移居海外
郭最早的海外移民是在明朝中后期。迁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迁移的目的也是不同的。旅途非常艰难。
目前全球郭姓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在亚洲。其中以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柬埔寨、老挝等国为最多。美国、加拿大、巴西也有不少中国郭姓。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为所在的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威望。如伟大的企业家郭岩、郭鹤年、郭芳枫;中国记者郭克明;中国建筑师郭茂林;中国律师郭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