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哪个皇帝最能反腐?
黄袍加身之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不忘自己的苦出身。十七岁那年,他叫朱崇巴,失去了父母和哥哥,过着乞丐的生活。正是这种“接地气”的经历,让他对穷人的疾苦感同身受,对贪官深恶痛绝。朱元璋知道,曾经独霸天下的前朝之所以这么快崩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员的普遍腐败。因此,朱元璋在明初特别重视廉政建设。
戴着镣铐的王朝
明初官场全面贯彻“治乱世,用重刑”的基本原则。对于犯有贪污罪的官员,朱元璋严惩不贷。在他亲自主持制定的《大明法》中,单独列出了赃物罪的条款,明确规定收受赃物的官员达到80人(总相当于一两银子)就处以绞刑。他还颁布了具有法律效力的第三版《大高》和《大高陈武》,列举了一些严惩贪官的典型案例,让大小官员以此为戒。
完善有效的监督体系对官员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在中央政府中,有都察院负责纠正“恶官恶纪”,还有独立于都察院的六个部门检查官员的错误。在地方一级,不仅有按察使司监督地方官员,还有巡按御史检查州县官员。此外,国家还赋予本地人直接去北京办事或把危害本地的贪官带到首都的权利,并规定本地不得阻拦。
这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明朝在建国时期的行政相对廉洁。但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逐渐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也越来越繁荣。人们不再满足于居住,开始追求现实的享受,向往奢华舒适的生活。整个社会攀比之风盛行,拜金主义盛行。相应地,官场中的气氛也每况愈下。下属为了保住官位,谋求升迁,极力奉承上司,公开送礼行贿。在平时,官员们,尤其是北京官员,都盛行用一本书贿赂叶子金,美其名曰“书帖”“书帕”。两人相见,往往“口打招呼,手授受”,被称为“世风日下,如江河日下,深桥不在”。另有学者指出,明代官员的俸禄标准较低,正一品官员的年薪只有1044石,正七品知府只有90石,这为官员的贪腐提供了借口。
渐渐地,朱元璋悲哀地发现,他的严惩酷吏的法宝不再有效了。在血流成河中,15万贪官的人头落地,却依然无法阻止他的官员们“一个接一个地腐败”。死后,京官上朝前,都像临死前一样告别妻儿,委托后事。下班回家,庆幸自己又活了一天。高峰时,官员们戴着枷坐在大厅里,脸上刺着金印,在大厅外剥最后一根草,昔日贪官的皮在风中摇曳。
这样一个戴着镣铐的王朝还能维持多久?郁闷的朱元璋,瓦刀脸上全是问号。
从泥淖中站起来
到了明朝中后期,官场已经完全成为了腐败的源头和腐败的巢穴。再加上法网渐松,监督不力,考试作弊,明初严格的监督制度逐渐失效,腐败之风越来越不可逆转。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全盛时期的明朝,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但也有一些人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保持着清正廉洁的风气,希望靠自己的努力拯救这座大厦免于倒塌。
陆英就是这么一个清官。鲁英,山东汶上人,曾在郑德做学问三年(1508)。他在湖广襄阳任知府时,严格约束衙门内的小官吏,坚决打击欺行霸市的豪强王,政绩为当时百姓所称道。后来,陆英先后做了松江知府、淮安知府。淮安地处南北十字路口。南北官员的接待费用,以及向北方运送物资所需的各种杂费,都分摊给了当地百姓,这些资金很大一部分落入了衙门簿记员和邮局官员的腰包。王担子重,苦不堪言。鲁营裁掉了各种浮费,省去了很多名义上的开支,减轻了当地人的负担。淮安人感恩功德,特地立祠堂为他祈福。
由于成绩突出,陆英被提拔为浙江省法官。嘉靖十三年(1534),陆英到嘉兴府视察,知府照例给他银子。陆英不仅原封退回了礼物,还在嘉兴知府礼单后写道:“这东西可笑,何必污我?”治安法官随后被解职,原因是绩效考核“不真诚”。同年,陆英被提升为都察院首府都察院和边城傅玄的总督。当地士民骄横跋扈,经常冒名顶替,主动从边城侵吞钱财和粮食。陆英认真核对士官名单,严厉打击将军贪污士兵钱粮,主动贪污士兵工资的行为。不到两年,边境管理局就被取消了。
最著名的清官
当然,明朝最有名的官员是海瑞。
海瑞,海南琼山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举人。他童年时生活艰苦,深知人民的疾苦。当浙江淳安县令时,海瑞只吃粗米,命老仆在政府空地种菜供日常食用,以此为母亲祝寿。他专门买了两斤肉,成了传遍大街小巷的“重大新闻”。万历初年,首辅张专门派人巡查海瑞,当时海瑞在家闲着。当这个建议被看到时,他叹了一口气。
哈里非常严格。他严禁下属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淳安做知县的时候有个规定,如果有人在衙门里用钱和东西修关节,不管多少钱,行贿人和受贿人都要被处以连枷两个月的惩罚。过度款待过境的官员和使节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有害的贿赂方式,哈里试图纠正这种趋势。他在淳安县任知县时,巡行盐都,此人表面上要求地方官一切从简。事实上,无论他走到哪里,他都竭尽所能。在即将经过淳安的时候,哈里特意发帖说:“道听途说和宪法牌不一样。想打宪法牌,就怕招你。你要按照传言办,就怕违宪。下一镇已尽,未知。”颜茂清看到帖子,一笑置之,终于绕过了。
他还将嘉靖朝以后官场腐败盛行、民生衰败的原因归结为对贪官的轻惩。为此他恳请万历皇帝恢复八十年弯曲律的祖制,甚至认为弯曲律的人要用剥最后一根草(明初剥人皮填草)再折磨一次。
哈里的所作所为在当时腐败和奢侈盛行的氛围下仍然起到了威慑作用。隆庆第三年(1569),哈里登上帝国总督的宝座。因为害怕哈里陛下,有贪腐记录的地方官员大多辞职,自行离职。在当地监管织布的中国官员,甚至因为哈里的到来,减少了出行时的仆从。平时注重排场的豪强们,临时把朱门涂成黑色。
最著名的是,海瑞死于官职后,所有的遗物只有八两俸禄,一个格布头,几件旧衣服。他是靠向朋友收钱才死的。目睹这一切的朱良感慨道:“与其说是诚实,不如说是诚实。龙隐海天云万里,鹤返中国观月第三更。抑郁症的棺材外什么都没有留下,寒气前有汤。当我说我不相信别人的时候,山里人看到了眼泪。”
“三字经知府”许
《明代官员传》记载了这样一位深受百姓爱戴和赞美的地方官员代表。他就是句容县令许。
徐志县是江西贵溪人。他虽然官职不高,但清正廉洁,爱民如子。许刚当上句容县令应天府的时候,有一个狡猾的县官,偷了一张空白文书来封郡。许发现后,依法严惩,衙门里的官员都为他求情,他却秉公执法,不为所动。从此,句容官场风气大变。
许到句容不久,他的同事和当地百姓就逐渐了解了他的“爱民三字经”,即“勤俭持家”。“勤”就是勤于公务。为了防止县官在收税和发徭役时营私舞弊,许首先了解村民的贫富情况,然后据实分配徭役,平衡赋税的轻重,核定隐藏的赋税数额,不让转嫁到贫困户身上。
“节俭”就是节约人民。许九思要求自己不要嗜食肉类,而要多吃蔬菜,并协助除去小米。他在县政府的花园里种植蔬菜和水果,饲养家禽,并将花园里的池塘改造成鱼塘。园子里的收成不仅改善了县官的生活,也省去了县官的招待费。看到当时贪污奢靡之风盛行,他苦思冥想,居然想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命人在县衙前的石屏风上画一棵青菜,正中题词:“为了我的儿子,我一天也不能把它弄成这个样子;对于人民的父母来说,你不可能一天都知道这种味道。”两边各有一副对联:“方丈石壁为户屏,一点画菜为官谏。”来鼓励自己,警示他人。这个被称为“蔡明碑”的石屏,和立在府衙大堂前的石碑,一下子成了句容县一道独特的风景。
“忍”就是忍。许九思告诫自己要安于贫穷,不要争名夺利,不要与贪官污吏勾结。但是,他的隐忍是有原则的。他可以为自己的名利“忍而不争”,但不忍心放下人民的利益。句容遭遇严重旱灾,政府开仓库发放救灾粮食。按照老的做法,所有的救济粮都要以公道的价格出售,粮食要上缴。许认为,灾年真正遭殃的灾民早已身无分文,廉价的粮食对他们来说就像市场价,而富民富户们则抓住机会抢购囤积。为此他与上官据理力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将分配的救济粮的一小部分按市场价出售,以归还官仓;剩下的大部分粮食,他亲自监督,在县衙门前粥,救济饥民,让有钱人没地儿钻,没钱的人却能真正受益。
被授予“三字经知府”称号的许在句容知府任职九年。他离任的时候,每天都有一大批人来和他告别,耽误了他一个多月的行程。县城里的人自发为他建立了神龛,把他当神崇拜。“方丈石墙为户屏,描菜为官谏”的对联也流传至今,成为清正廉洁的座右铭。
大明276年,有很多这样清正廉洁的官员。虽然受到时代和政治制度的限制,但他们不能也不可能改变当时政治腐败和官员腐败的总体局面。但他们对腐败风气的嚣张,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警惕,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中国传统时代,法律制度发挥作用的空间比今天大大缩小,现有的法律制度受制于皇帝的主观意志,根据他的需要随意改变。这样就给社会治理带来了随意性、主观性和不稳定性。官员的个人性格、能力和意志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政治和地方管理的好坏。因此,清官对社会治理、社会稳定、为民谋利都有很大贡献,仅以封建卫道者来评价是不公平的。
当然,廉洁不仅仅是不腐败不爱钱,还要廉洁。察官护民,兴利除弊,为人民谋利益,推动社会进步,是官员的基本职责。那些历史上流芳百世的“清官、清官”,在遵纪守法、关爱穷人的同时,更看重的是为官一任、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