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六。
腊月二十四,所谓“扫尘日”,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理蜘蛛网,除尘,打扫。虽然是“24日除尘日”,但实际上是祭祀前后到年底的除尘时间。在中国的一些地方,每年从初年(腊月二十三)到除夕,这段时间被称为“清尘日”,也叫“春节日”。
腊月二十五是我国农历腊月二十五的俗称。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的传统民俗活动主要有接玉帝、田里养蚕、千灯节、驱乱等。
腊月二十六是指我国农历腊月二十六的俗称。春节的习俗之一。这一天要杀猪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
农历腊月二十七前夕。这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中国民间有句谚语说:“腊月二十七,杀鸡取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去市场采购。与平日的集市相比,腊月二十七的集市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给孩子的各种礼物、给女孩的各种头饰。这一天,全国各地的市场都非常热闹。
腊月二十八是指我国农历腊月二十八的俗称。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腊月二十八中国民歌有“腊月二十八,和面”“腊月二十八,蒸饼,装饰花”。中国的民俗传统到了腊月二十八。不管是和面还是做包子,家家户户都要开始准备过年的主食了。
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在除夕的前一天被称为小除夕,这是中国的一种民间文化。这一天,家里会举行宴会,人们互相拜访,以此来拜年。室外烧香叫天香,一般要三天。
腊月三十,也叫除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是每年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正月初一)相连。“除夕夜”中的“除”字,是“去、换、交替”的意思。除夕是“月穷旧岁尽”的意思。人要辞旧迎新,旧的一年来了,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一年。这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夜。
所以这期间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去旧换新,消灾祈福。这一天,主要的传统民俗活动是祭祖、贴门、放鞭炮、给压岁钱、吃年夜饭、送财神。周秦时期每年岁末都要在宫中举行“驱邪”仪式,击鼓驱走疫鬼,称为“驱邪”,后又在除夕的前一天,即除夕,称为“除”。除夕是大年三十,也就是大年三十。
农历正月初一是农历年、月、日的开始,是农历正月初一;因为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叫“元朔”。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主要的民间活动包括拜年、放鞭炮、贴春联和给压岁钱。隋代杜太清在《玉烛集》中说:“正月为月末,一日为元日,亦是义云,元朔之云。”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过年。女儿回娘家,必有一大包饼干糖果,由母亲分发给左邻右舍,如同过年的情景。如果家里有很多女儿,而这些女儿没有在同一天回来,那么我们就必须一次分享一个。礼物挺薄的,就四块饼干。但却体现了一种浓浓的亲情,真正的“礼轻情意重”,表达了姑娘对乡亲们的殷切向往。
正月初三,又叫小年朝,也叫红狗日。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相传女娲娘娘在这一天造猪。根据中国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结婚的日子,所以大多数人早早关灯睡觉,以免惊扰老鼠(有人说晚上早早关灯是为了让老鼠隐形,无法结婚,以降低它们繁殖的速度),在角落里撒一些米粒和糕点给老鼠吃,这叫与老鼠分钱,表示分享一年的收成。中国人把正月初三当作小米的生日。在这一天,他们希望牺牲和祈祷新的一年,他们不吃米饭。
农历正月初四,也叫羊年。这是中国人遇见上帝的一天。属羊在旧御历中,经常说“三羊(阳)开泰”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欢迎灶神回归民间的日子。大年初四,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打折。所谓打折,就是几天收拾年货剩下的饭大杂烩。打扫房间,把垃圾堆放在一个地方,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也叫“扔穷人”。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以中国民间传说命名,许多禁忌可以在这一天之前打破。因为这一天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和憧憬,所以在古代有很多禁忌,比如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煮饭,不能让女人参观。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是中国特有的民间习俗,在这一天送穷人。有不同的方式把穷人送到中国各地。但寓意基本一致,都是送走穷人。它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辞旧迎新,告别旧的贫穷和艰辛,迎接更好的生活的传统心理。
正月初七,据说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也就是人的生日。人们曾称这一天为“人民日”、“人民节”或“人民胜利节”。这一天,中国人民胜利了,吃七宝,吃面条,爬山作诗。民俗专家表示,“男人节”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求平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正月初八,又称顺兴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日之一。这一天主要是从香火蜡店请马列出的星星名字来学习天文。顺兴节的祭星仪式在晚上举行。富人挂108个灯笼,普通人也可以挂49个灯笼,最少9个灯笼,代表九个转瞬即逝的星星,分别是日、月、水、火、木、金、土、罗侯、杜畿。
正月初九,俗称天上生,是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日之一。这是天上最高的神玉皇大帝的生日。神是玉皇大帝,主宰三界的最高神。他是统率三界内外十神和地上所有灵魂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在这一天的传统民俗中,妇女们准备香烛和斋碗,放在天井巷门口露天祭天,祈求上帝保佑,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消灾避祸、祈求保佑的美好愿望。
农历正月初十,中国传统民间节日之一叫石节,是石神的生日,被称为“石磨日”、“十子日”、“石不死”。在这一天,不允许移动石头和磨、磨、臼等石制工具,否则共同的信仰会伤害庄稼。这一天也禁止用石头开山建房,并有中午向石头烧香、献煎饼的习俗。
正月十一是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日之一。这一天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第九天庆祝父亲节,除了第十天有一天,剩下的食物很多,所以新娘家不用再花钱,就用这些剩菜招待女婿和女儿。中国民歌叫十一夫。
正月十二是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日之一。这一天,中国民间活动包括藏剪刀、收旧鞋、挤老鼠嘴、搭灯棚等。
正月十三是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日之一。中国习俗从正月十三开始,正月十八熄灯。有句话叫“十三四个神看灯,十五六个人看灯,十七八个鬼看灯”。
农历正月十四是农历正月十四。作为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日之一,这一天中国的民间活动包括喝明眸汤、试灯笼、吃坏汤、拜水边女神等。这一天,2008年基本过去了,接下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过后,2008年就告一段落了。
元宵节,也被称为上元节,小元宵节,元宵节或元宵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正月,古人把“夜”称为“夜”。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叫“元宵节”。按照道教“三元节”的说法,正月十五也叫“上元节”。自古以来,元宵节的习俗就以看灯这种热烈喜庆的习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