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的流传历史是怎样的?

《礼记》全文九万九千余字,又称《小戴礼记》。先秦礼学家在学习《礼记》时,也教授一些相关的参考资料,称为“录”,对《礼记》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和补充。西汉时《礼记》为学者所立,《礼记》博士在讲《礼记》时也选择了一些“笔记”作为辅助教材。东汉中期的《礼记》注释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德所选的85篇《大戴李记》;二是戴胜编的《小戴笔记》四十九篇。郑玄为小戴注释《礼记》,于是学的人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礼记》。

因为郑玄还对《仪礼》和《周立》作了注释,所以这三部书被称为“三礼”。

东汉以后,《礼记》的地位逐渐上升,因为《礼记》只记载了一些礼仪制度,而《礼记》更多地论述了这些礼仪制度的意义和作用,从理论上阐述了儒家的“礼治”思想,更有利于统治者发挥和使用。于是到了唐代,《礼记》从原本的经典地位提升到严肃,取代《礼记》进入唐代“五经”。

《礼记》作为一部儒家杂编,内容非常复杂。《礼记》中有很多专门解释《礼记》的内容,如《关彝》、《昏易》等。这几章论述了礼的深刻含义,是研究儒家礼治思想的重要基础。有些章节谈到了儒家关于国家和社会制度的观点,比如知望和李云。有些章节讲人生哲学和道德修养,比如《大学》《中庸》《儒家》。有些章节以孔子的名义解释儒家学说,如《仲尼烟具》和《孔子游手好闲》。还有谈论教育的薛稷和谈论音乐的月季。此外,还有许多关于各种礼仪制度,礼仪规则和哀悼的章节。《十三经注》中除郑注、孔舒注《礼记》外,还有一些注《礼记》的名著,如宋代的《礼记集注》、清代的《礼记集注》和孙希丹的《礼记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