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大学的发展历史
1893年,格致学院脱离美国长老会,另设董事会(纽约基督教学院受托人),成为一所没有任何教会的基督教大学。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正处于多事之秋。由于格致书院为外国教会所有,难免成为外国人骚扰的对象。1900年,曾就读格致书院的石坚如企图行刺两广总督,被挫败。格致书院引起了满清政府的重视。为避免卷入政治漩涡,格致书院迁至澳门暂避。1903年,格致书院更名为CantonChristianCollege,中文校名也改为岭南学校,这是用岭南作为校名的开始。在澳门期间,岭南派曾考虑迁往九龙。1904年,岭南学校决定迁回广州,在广州河南乐康村买了30多亩地,作为岭南大学未来的永久校区。
随着永久校址的开放,岭南学校的发展蒸蒸日上。1911校友司徒伟受北校区景观的启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校徽。圆形校徽上部为广州白云山;其中有珠江,南岸有茂盛的荔枝树;后半段是康乐校园的曲水,充满诗意。这个圆形的校徽经过多次轻微修改,一直沿用至今。另外,当时岭南学生参加省运会时,啦啦队使用的校旗是以红色为底色,上面印着“岭南”两个灰色大字。从此,“红”“灰”成为岭南精神的代名词。
1912 9月,学校中文名称改为“岭南学校”,英文名称不变。1918,岭南学校最终开发了一整套大学课程,并向当年完成课程的三位毕业生颁发了学位证书。此时,美国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斯坦福、加拿大多伦多等十五所著名大学正式接收岭南毕业生进入研究生课程。这是岭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26年,国民政府颁布《私塾注册条例》,禁止外国人在中国办大学,岭南学校也被取缔。岭南学校随即成立以华人为主的校董会,取代纽约的董事会,并准备让华人接手学校的管理。1927 65438+10月,校董会选举一直协助校务的钟荣光为校长,李英麟为副校长,为岭南华人领袖翻开了新的一页。岭南正式更名为岭南大学,英文名称也相应改为岭南大学。岭南大学于2006年3月向国民政府提交请愿书,决定成为一所国际私立基督教大学。钟荣光擅长长袖善舞,胆识过人,主政期间为岭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27至抗战前夕,岭南大学在原有文科学科的基础上,陆续增设了农学院、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等院系;它还开办中学、小学、华侨班和其他附属机构;并在香港设立岭南分校,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教育机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许多著名的高等学府随国民政府迁往西方。岭南大学是私立大学,没有追随政府的打算。广州沦陷前夕,岭南大学决定迁往香港继续发展。其实早在1937,岭南大学附属中学就已经去了香港青山湾梁花园。8月中旬,1938,岭南大学一举搬至香港,借用香港大学的校舍继续教学。农学院在屯门蓝地租了一个农场。当时香港岭南大学的学生人数,加上其他学校的转学生,高达广州时期的90%。
1941年65438+2月,香港沦陷,时任校长李应麟带领岭南大学师生逃往粤北韶关。在国民政府和美国基金会的协助下,岭南大学终于恢复了在曲江村的校区,并命名为岭大村。后来战火蔓延,岭南大学不得不从曲江迁到东江的梅州。
1945抗战胜利后,岭南大学回到广州乐康校区,李英麟承担了复课任务,完成了艰巨的重建工作。1948年8月,陈接任校长一职,随即将岭南大学的学术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陈是著名的全盘西化论倡导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决心把岭南大学打造成中国最好的学府。因此,他上任前就从清华、中研院、协和医学院等一流学术机构聘请了数十位明星教授。此外,陈凭借个人的友谊和魅力,邀请了陈寅恪、王力、梁、等多位国宝级人文学科教授,奠定了岭南大学在中国文史学科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岭南大学的优秀教师与陈本人一起,开创了战后广东人文荟萃、精英荟萃的局面,其盛况可谓一脉相承。
1952年底,全国高校调整,岭南大学康乐校区成为中山大学校区。原来的课程或院系并入广州其他高校,曾经的中国名校岭南大学正式解体,结束了60多年曲折辉煌的教育之路。自1952高校调整以来,岭南大学校友一直在为同一个目标奋斗。1966期间,岭南中学校董会邀请岭南大学香港校友会、岭南会共同组成岭南教育拓展会,为岭南大学复课做具体准备。1967年9月,岭南校友在香港成立岭南学院有限公司,筹办岭南学院,开启了岭南大学复校的第一步。为集中资源推动香港岭南教育的发展,岭南学院有限公司与岭南中学有限公司于1969合并,成立岭南教育机构有限公司。
岭南学院成立之初,借用岭南中学的教室上课。第一年,大学预科班录取新生100人左右,第一年录取30人,其中一部分人在学校寄宿。后来,在热心校友的支持下,岭南学院先后建成了教学行政楼、礼堂、语言实验室、图书馆和员工宿舍,具备了大专院校的基本规模。1974,岭南学院师生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北美已有超过70所大学承认岭南学院为高等学府。1978岭南学院成功在教育署注册为专上学院,随即更名为岭南学院。与此同时,实行了政府资助的中学后教育制度。
岭南校友用十年时间建立了一所颇具规模的学院,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岭南进入第二个十年后,校务迅速膨胀。从65438到0983,陈佐顺校长接手岭南,肩负着提升岭南学术地位的重任。陈校长不负众望。在任期间,他大量任用人才,重组学术部门,改革课程结构,推行通识教育,为学术评估做准备。从1987到12,英国国家学术奖励委员会对岭南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对岭南的领导架构、教学质量、行政效益、师生素质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评审团高度评价岭南多年来的迅速发展,认为岭南的学术水平与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辖下的院校相若。
由于岭南的学术水平得到肯定,因此决定停办两年制课程,并要求政府增加拨款,推动荣誉文凭课程的发展。1988政府决定增加对岭南的资助,以便招聘更多的教职员工和教材,满足新课程的需要。同时,政府亦计划邀请岭南加入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并将其升格为提供学位课程的高等学府。1991年,岭南的努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岭南在香港学术评审局的综合评审中获得了优秀的评价。评审团成员特别称赞岭南工作人员的良好资历,并对学生的出色表现留下深刻印象。因此,HKCAA相信岭南有极佳的学术条件开办学位课程。最后,政府接受建议,于1991将岭南升格为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系统,成为香港颁授学位的大专院校之一。为进一步发展大学教育,岭南于1995迁往屯门新址,并开办哲学硕士课程。1998,岭南获得自评资格,1999更名为岭南大学。2000年,岭南继续向前迈进,增设博士研究课程,建立持续教育和社区学院,为香港及邻近地区提供多元化和高质量的大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