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村镇的历史沿革

《安徽方志》载:温州,“唐武德六二○年设,治芦丘堡,置尧城县,属温州。四年,废州,改尧城县为文成县,以旧州治之名。撤七年,入成府郡,故置利辛县西张村普济西高地。”利辛县,又名温州,起源于此。《利辛县志》说:张村“明代曾称张村铺”...隶属博县。西汉时,绩溪有兵工厂。1984年冬,西飞河疏浚时,出土1鼎和2簪,为西周晚期青铜器皿。陶网、兽骨、蚁鼻钱等。都是在河南岸出土的,露出了老城的痕迹,俗称‘阴阳城’。”从2002年省文物部门对“阴阳城”遗址的考古勘探得知,“阴阳城”是东周至汉代的遗址。“阴阳城”(传说中也叫甘溪城)离张村店七八里。据当地传说,“阴阳城”亡,李门集(即张村店)成立。因此推断张村店可能建于汉代至唐代。

张村店位于202省道和308省道交汇处,距县城27公里,几乎处于富阳、利辛、杨过、太和的中心,是利辛较大的集镇之一。她东临储漕河干溪沟,南接古西贺飞河,北接涡阳县店集镇。自古交通便利,商贾众多,市场繁荣,地理位置优越,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战国时期,楚国就经常在这里驻军,巩固东北边疆。《左传·春秋》:赵六年(公元前536年),“楚令殷子师吴,师从,仅次于甘熙”。赣西,即今天张村一带;房间时钟,也就是今天的收藏。公元383年,秦晋淝水之战是严敬打败秦国的重要战场。明朝崇祯八年(1635),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颍州,下到蒙城,境内是一片制敌之地。清咸丰二年(1852),皖北捻军起义,与刘红丽、王志忠、姜太龄、孙奎新、程大宽、郭明东、林道秀等。,先后举旗,聚众响应张乐行。清同治二年(1863)春,捻军总教练张乐行集结各界军队二十万,在张村抗击清军围剿,大败而归,成为捻军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光绪二十五年(1899),腊月初六,邵丽、赵学宗在张村集会,不久被清政府镇压。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第六师、第六区委驻张村浦西富英庄,第六中学设在张村中学。该师副师长李晨兼任校长,主要为军队和地方政府培养人才。解放后,张村店一直是区、乡(镇)机关驻地,利辛县成立前隶属涡阳县。张村镇是利辛县西北部的一个重要镇,也是阜阳市首批20个示范镇之一。65438-0999,省政府决定为全省中心镇。

新中国成立后,张村隶属涡阳县,1965年5月,划入利辛县。上世纪70年代,柳溪(张村镇)曾是安徽农业“学大寨、赶郭庄、推广柳溪经验”的一面旗帜。1992年合并镇设立为副县级镇,1996年定为阜阳市综合改革试点镇。2009年被定为安徽省第一批扩权强镇试点镇。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环境,东西南北文化的碰撞,孕育了张村独特的个性,尚武而不弃文,刚直而不雕,豪爽而果断,机警而不油,豁达而宽厚而轻小气,热情而真诚,朴实而奢靡,扎实而执着,进取,勤政务实而反伪,刚柔并济。

改革开放以来,张村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想,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科技兴镇战略。全镇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先后荣获“安徽省文明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城镇建设先进镇”、“安徽省旅游名镇”、“安徽省优秀旅游名镇”、“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目前,一个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一流的现代化小城镇已初具规模,日益显示出皖西北名镇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