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精神的当代价值】赵树理精神

什么是“赵树理精神”?一句话,就是积极入世,坚持真理,服务人民。在芸芸众生中,赵树理之所以能生活在文达,并有幸被历史铭记,主要是由于他独特的文学成就,而他之所以要从事文学创作,是为了体认中国广大愚昧落后的农民:“在卖小歌本的地摊上写些小书赶上庙会,三两铜钱就能买一本,以便一步步抢占那些封建小歌本的地位。”赵树理创作最鲜明的特点是“问题小说”:“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我遇到必须解决而又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成为我要写的主题。”“我觉得问题不解决,会阻碍我们工作的进展,应该提出来。”赵树理眼中理想的文学应该是“政治上有效,老百姓喜欢看的”。躲在象牙塔里,与社会生活无关,而为了艺术而艺术,或者把文艺当成开心时的游戏,或者失意时的消遣,这是赵树理所不屑的。虽然赵树理并不排斥文学的审美功能,但他把文学视为改良社会、干预人生的利器。不说别的,就赵树理的文学生涯而言,赵树理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强烈的人文关怀,可以窥见一斑。

五四时期破土而出的新文学虽然在内容上具有进步性,对农民产生了深刻的启蒙作用,但在形式上却完全脱离了中国农民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老百姓喜欢和欣赏的,还是那些带有中国风、中国风,掺杂着封建意识的歌本和通俗小说。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有着新文学素养、曾经创作过新文学的赵树理毅然改弦更张――走文艺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立志为当时占人口八九成的农民创作,用大众语言书写大众生活,让普通人看得懂、爱看、受教育。为此,他创作了一系列与欧化新文学截然不同的通俗小说,如《小黑人的婚姻》、的《半花》、孟的《翻身》,在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在内地不胫而走,在农民和村妇中流传。《小黑人的婚姻》等小说还被数百个剧团改编成各种地方戏,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群众迫切的文化需求。赵树理还巧妙地利用文艺这一特殊载体,在作品中提出问题,引导人们解决问题。当年,《楼》和《李佑才板话》甚至被列为干部学习的参考资料。对于赵树理来说,写作不是目的,而是实践人民利益的一种方式。赵树理以其独特的文学创作开辟了一个辉煌的赵树理时代。

赵树理曾长期担任报纸编辑。在编撰刊物时,赵树理也忠实地践行着人民的利益。第一,办一份群众喜闻乐见的刊物。二是积极扶持工农兵作者,培养新的文学人才。三是热心群众文化生活。戏剧是艺术与群众直接结合的重要途径,而当时的乡剧团恰恰是太行区文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赵树理全心全意帮助乡村剧团开展活动,如亲自动员在晋东南享有盛誉的著名演员段二苗为胜利剧团增光添彩。他还把这个名声很差的老戏班改造成了太行区最负盛名的乡村戏班——湘园戏班。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工作者,赵树理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一,全力以赴,全力以赴。1946期间,赵树理在武安县赵庄参加土改工作。对于这段时间的工作,人民网9月4日1947报道:“作家赵树理同志,今年以来经常帮助村里的团运工作。在改善干群关系、动员干部“洗脸”时,为了解决一些干部和积极分子的思想问题,他经常耐心地给他们做解释,甚至连续开了四五个晚上...在任何时候,他都给予群众合理的支持,打击地主;参加村里各级会议,帮助村干部。”二是实事求是,不分荣辱。赵树理曾以小说《三里湾》热情赞扬农业合作化这一新生事物,但当他了解到农业合作社存在的严重问题后,毅然写信给长治地委负责同志,如实列举了粮食供应不足、缺草、缺钱、订单太老、土地不足等严重问题。至于送给《红旗》杂志的《我看公社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一书,他就更大胆了。第三,节操无私援助。赵树理一生节俭,但对群众的困难总是慷慨解囊。为了支持家乡的建设,他捐出了三里湾的部分稿费。当我回到尉迟村,得知农业社会因抗旱需要修建液压泵站而缺钱时,我自愿捐出了自己的积蓄。《三里湾》完成的时候,有三家出版社想出版这本书,其中就有权威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但是作者把它送到大众出版社去出版,是为了降低书的成本,减少农民的钱,让更多的人买得起...

赵树理离我们很远,但赵树理的精神——积极入世,坚持真理,为人民服务——具有永恒的价值。它能穿越历史时空,永葆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