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2
“杨”、“于”、“敖”、“伯”、“涂”、“毛”、“老”
金辉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方言因山而异,因地而异。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传承着宝贵的文化遗产。方言根植于民俗文化,具有民俗文化价值。
温州话也是方言的一种,被专家定义为吴语的次方言,民间称为瓯语。瓯语和普通话差别很大,和北方的吴语交流不起来,所以有人说温州人不敢自说自话。难怪温州话位列全国十大最难学方言之首。
温州话产生的原因很多,来源也很复杂。先秦时期,温州属于越,以百越族为主体,说古越语(属于侗台语)。同时与古闽语、古楚语、古江东语交叉融合,从而保留了温州方言中的许多古音。南宋迁都临安(杭州)后,大量汉人迁居温州,带来了中原文化,随之而来的是中原风雅,同化了温州话,导致温州话成分多样复杂,文字学上出现了音韵无词或字音分离的现象。所以温州话的一些读音,即使在《说文解字》里也很难找到对应的字,电脑也打不出字。但这些温州方言中的生僻字,保留了古代社会的文化信息,在文献学上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是温州本土文化的宝贵遗产。可以说字字珠玑,精妙绝伦。
先说“阳”。
《说文解字》不接受这个词。这个词在90年代初的电脑字体里是找不到的,所以有人抱怨电脑打不出“Ai”,但是现在“全拼”还是可以打出来的。但温州带“阳”的地名,随时可见,尤其是沿海地区,如温州三阳、乐清翁阳、平阳舞阳等。仅平阳万泉洋一带,就有20个左右的村名带有“阳”字。万泉洋是飞云江和鳌江之间的平原水网,河道纵横交错,流水潺潺,被誉为温州美丽的水乡。明代平阳万泉海堤记载:“万泉乡代代相传为海涨之地”。可见这个地方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是在海里。而现代词典指出:阳,田。方言,都是浙江省的。
为什么“阳”在温州话里是“田”的意思?这是大自然对人性的馈赠,与温州的地理环境有关。
我曾经采访过复旦大学的吴教授。他对温州沿海平原的形成颇有研究。他认为,温州古代没有沿海平原。大约5000年前,温州瓯江、飞云江、鳌江的入海口与今天的杭州湾相似,属于一个淹没的谷形海湾。海水到了今天的青田县、平阳县、平阳水头镇,大罗山还是海中孤岛。所以《山海经》说“欧居海”。
据考古发现,温州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主要分布在海拔60米以上的山区,如瑞安北龙大坪、乐清白石杨柳滩、泰顺百丈下湖墩、文成山西鲤鱼山、洞头等。这些遗址距离今天最早的遗址只有3000多年。说明今天的平原地区在三千多年前还是一片汪洋,浪高如天。
永嘉知府谢灵运写过“游红石入扬帆海”,是著名的五言诗。诗中有句:“扬帆采石,挂席接海月”,宋《永嘉县志》指出“扬帆绕山,陆惯为海,船多,故山以帆命名。”樊友山就是指现在的三阳湿地区域。以此计算,谢灵运至今才1600多年,当时还是一个肆虐的汪洋。因此,在一次关于三阳湿地规划的研讨会上,我提出了三阳湿地的“杨洋”作为其特色。
潮起潮落,世事变迁。随着海平面的降低和沿海泥沙的堆积,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沿海平原,从而形成了田野,而这些田野至今还留有海洋最初的痕迹,于是就有了“阳”。
阳,来自土,羊的声音是形声字,与田有关,羊的声音与“洋面”有关。温州人至今还保留着把海面称为“洋面”的习惯。杨在张协状元第二十三场戏《于美人》一曲中,又被称为“洋人”。所以“阳”字至今还存在于温州的很多地名中。这就是“阳”的由来。“阳”只能在浙南使用。因为浙西浙北没有“田”这个词,所以用它来代替。
同样,温州地名之所以有“于”,也与此有关,也是沧桑中留下的文化符号。如姜欣雨、梅雨、茧、东宇、双宇和黄育。
从禹文字的形制来看,先民在造字时首先想到的是“山”,与山有关。戴东,南宋温州人,写《六书老故事》:“岛,平山。”虽然岛字中尚未发现甲骨文和金文,但从篆书的形制来看,山的声音也是意味深长的,表示结交和加入。与岛有关,但比山小。岛这个词的意思是鸟儿飞过,聚集在山上。也就是说,这些带“于”的地名,在古代都是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丘陵。
以今天的杨府山公园为例。明清以前,杨府山被称为瞿玉山。宋代诗人王恭写了一首题为《关圣昊与蒲川的退休》的诗:“如果你建筑在蒲川上,你将远离这座城市。盛超书店外,月影渔船前。地幽而红尘净,沙平而鸟眠。清静有趣,不必问谢川。”从中得知,早在一千年前,杨府山附近还是一个安静的地方,可以在月亮下钓鱼,鸟儿可以在沙滩上睡觉。南宋绍兴二年(1132),温州设立市舶司,管理和发展海外贸易。杨府山沿海也成为温州的港口之一。
还有“奥”,也是一样的。《说文解字》不被接受,但在今天的字典中,字是用于特定的地名,指的是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称为山地平地。所以“敖”字还是和山有关的,但根据温州人的生活经验,凡是带“敖”的地名,不仅有山,而且往往是近水的。如洞头的北岙、新桥岙等。,应该也是古时候的低丘。像北岙一样,它现在是一个繁荣的区政府所在地。当你推开窗户,你可以看到大海。以前,这里突然冒出来的小山耸立在海里。是勤劳的人们用双手改造了环境,在海中的北岙建设了美丽的家园。
至于“Gàng”,也是方言字,《说文解字》不仅不收,也没有其他字典,电脑也打不出来。这里的“土”是由土和土组成的。“土曰”,来自土,曰(Jiang,声降,温州话浊音)音。“越”和“生”是同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掉线无用。”甲骨文(图1)为滴字,左边的“福”表示山上的石阶;右边的“陆”字(图二)是倒写的一步。《说文解字》:下,下也。意思是从山顶走到山脚。所以古人把下山叫做“降”,上山叫做“爬”。
在温州话中,“土+罗”是指山中的山脊,称为“土+罗”。“土+越”中的“越”字是音标,与标高无关。“土+罗”在浙南山区的地名中不时可见,只是因为在电脑上打不出来,现在有的改成了“杠”或“杠”(杠,床前的横木),如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之一的平阳县凤窝乡马头岗。本来叫马头“土岳”,因为方言和稀有,不得不改成“马头岗”。其实这个词在温州话里很有特色。在永嘉、文成山区,地名中仍常用此字。就像温州话说的,手背上的青筋“污垢+刘海”。等一下。“土+越”在温州人的口语中至今还鲜香。
“亏”在温州话里也很典型。朱自清的散文《温州的痕迹》中有一篇是《白水夼》。在短短230多字的篇幅里,朱先生把大自然的杰作——白水,描写得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记得在看《温州的痕迹》之前,就知道永嘉的白水矿。小时候住在朔门,瓯江边。每次大雨过后,我在望江路上向北望去,对面的山中间挂着一条白练。有人怀疑银河坠落了九天。似乎“亏”字也由此可知。当时学校组织我们春游,白水矿是必去的景点。在随处可见的青翠峭壁上,瀑布的水花在石头上欢快地跳跃着,仿佛唱着轻快的歌,从上到下流淌,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叫白水夼。这是什么意思?
“吉”(尹姬)指的是浙江和福建的瀑布。如文成百丈夼、藤桥朝夼村。潮夼村是温州历史文化名人刘先生的故乡。浦江流经的桥下有一座潮矿桥。据说防守的浦江流入瓯江,瓯江的潮水一度在这里上涨,形成瀑布般的落差,所以人们称之为潮水。不过现在这里的地名改成了潮记,可能是因为方言字的原因,所以在电脑上很容易找麻烦。
还有“海角”这个词。看到这个词,让我想起了年轻时在文成打工。学校毕业分配到文成当工人的时候,初来乍到,不知道为什么叫大毛,特别是“毛”字。后来听厂里的工人说,这里四面环山,平地局促。抬头望天,只有一个铁锅盖大小,县城的地形就像一个“铁锅”。但“钟”与“毛”的音相近,故称之。这其实是民间的说法。然而,就我记忆所及,住在“铁铁锅”里的居民,在炎热的夏季,真的是闷热难当,如同闷锅一般。
《说文解字》:“海角,多山多石。”我不这么认为,基于我对大山的生活体验。这里的山不高,石头也不多,只是四面环山。也许有读者知道,秋天的时候,大山上的红枫古道就像一条五彩缤纷的彩带,吸引着众多游客登上,山不一定高。不过以前叫“大鹤”是因为地形像大鹤展翅,所以谐音改成“大海角”更准确。
“毛”字在其他地方使用频率不高,只在地名中使用。除了大溶洞,还有温州去文成必去的溶洞小镇。一定是群山环绕,以出口命名。旧时飞云江中上游的交通工具称为“大船”。另外,作为地名,大茂应该早于文成县。因文成于1946年与瑞安、青田、泰顺三县交界地区分离,故以谥号文成、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命名。大禹的称谓虽有不同,但基本延续到今天。
还有一个字老。“廖”字在温州人的口语中常与寺庙联系在一起,称寺庙为“佛祖廖”。我的一个亲戚是个拜佛念经的老人。问她从哪里来。她回答,我是佛寺的。弘毅大师居住了十几年的清福寺,位于旧城墙(现市区人民路)附近,在市内也被称为下寮。弘毅大师甚至把信寄到了温州市下寮。据说离傅佥街不远的“石水寮”,原来在这条巷子的东边有一位尼姑,名叫石水寮,所以一直流传至今。新河街还有白塔巷。历史上,巷中有百商新胜寺,俗称白塔寮,白塔巷由此得名。廖是和尚住的房子。
其实,温州话里的“了”字并不是本义,只是引申。在《说文解字》中,许慎把“辽”字视为辽的变体,称之为“好看”,现在看来未必。从字形来看,廖,丛密(mián,音绵。房子的意思),从liào Yao的声音,是一个知道和形声字。因为是“辽”的第一个字,也就是火亮。房子里有一个明亮的地方,是窗户,所以本义是小窗。后来引申为和尚家的意思。
况且浙南农村,尤其是山区,以廖命名的地名很多,就像以敖、杨命名的地名一样。比如泰顺的蘑菇辽,永嘉的下辽,文成的黄辽,苍南的渔辽等。,还有一大堆可以点名的。以苍南廖宇为例。据说是清顺治十八年(1661)。为了防止沿海居民帮助郑成功,清廷下令在10年将沿海居民迁回内地,以木桩为界。这样,廖宇地区的居民被迫背井离乡,移居国外,边界就是木桩。就这样,廖宇地区的居民被迫背井离乡,移民他乡,留下了原址的荒芜和荒凉。清雍正元年(1723),柯、杨两姓从福建泉州迁居至此,以茅草为材,以捕鱼为生,遂称此地为。可见廖是用茅草和竹子搭建的草屋。这应该和和尚的小屋不一样。据说在畲族的畲族语里,房子也叫老。所以,廖这个字在温州地名中很常见。
温州方言词汇非常丰富,地域文化特征非常明显。上面列举的方言词,基本都和温州本土文化有关。从这些词的存在和保存来看,它们表达了温州文化的线索,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