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的产生和发展与民族生活领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文化交流等因素有什么关系?

蒙古族人民,不分性别,不分年龄,都爱唱歌,他们尊重歌手和善于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礼仪歌和牧歌两大类。礼仪歌用于婚宴等喜庆场合,主要内容是唱纯爱,唱英雄,唱夺冠的骑师。牧歌多是放牧搬迁时唱的,内容是赞美家乡,多是作词人。蒙古族民歌节奏自由,装饰音多,朗诵性强。其明亮、悠长、亲切的曲调令人耳目一新。牧歌的歌词不仅善于抒情,而且注重写景、融景,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牧歌的节奏一般较长、缓慢、自由,常采用“密-疏-密-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田园乐句的上行节奏长而慢;下行乐句往往采用活跃跳跃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多彩的乐句。

蒙古族民歌以其宏大的声音和悠扬的曲调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对爱情婚姻的描写,有对马、草原、山川的歌颂,有对草原英雄的歌颂。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了蒙古社会的风俗。

蒙古族民歌根据其音乐特点大致可分为“长调”和“短调”。

1.长调民歌。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田园诗体裁。它们长度较长,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感情深厚,颤音装饰独特细腻。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演唱,节奏缓慢自由,词少腔长,因地域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洪亮悠长,流传着《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长调民歌热情奔放,如《辽阔的草原》、《偷马的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歌曲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告别》等。科尔沁草原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乡愁歌》、《雄壮的马》。《翠玲》和《杨蒙》是昭乌达草原上流行的民歌。长调民歌在一些长调唱法中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感自由进行引申,在旋律风格和唱法上具有辽阔、豪放、粗犷的草原民歌特征。长调民歌的衬词是“打一”“一哟”“一哟”。高音的衬音一般是开音或半开音;中音的衬布是有弹性的,结尾的衬布通常是半开音或闭音。

60年代风靡一时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颂》和艺术魅力经久不衰的《上大兴安岭》等歌曲,都是在长调民歌的基础上创作的。?

2.短调民歌。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短调民歌篇幅短,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狭窄。短调一般是两行、两句或四句押韵,节拍相对固定。歌词简单,但不死板,特点是音韵上大量使用叠字。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经常即兴发挥,非常灵活。比较受欢迎的有喇嘛四巴,成吉思汗的两匹青马,酒如蜜醇,拉骆驼的兄弟等。沃野千里之外的河套平原流行着短调民歌。土默川平原和自治区其他农业、半农业、半牧区的民歌都是短调民歌。短调民歌又叫爬调、山歌,常用中文演唱。所以,不仅内蒙古西部的蒙古族喜欢唱,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欢唱这种民歌。?在蒙古族民歌中,有许多长篇叙事歌曲,如著名的《嘎达梅林》,讲述了英雄嘎达为了蒙古人民的牧场和牧民的生存,与国王和反动军阀张作战的故事。

在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宝库中,蒙古族民歌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草原风格大放异彩,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许多艺术家在草原上收集民歌,进一步整理、保护和传播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是一个热爱音乐,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蒙古族民歌具有民族声乐的独特风格,无论是嘹亮的歌声,还是低沉回荡的歌声,都充分展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蒙古族民歌气势磅礴,浩如烟海,品位之高,数量之巨,令世人惊叹。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异彩纷呈。蒙古族民歌主要有狩猎歌、牧歌、圣歌、乡愁歌、风俗歌、短歌、叙事歌、儿歌等。

狩猎歌:起源于原始狩猎歌舞,大多直接模拟古代猎人的劳动生活或模仿各种鸟兽的动作,有时也是寓言式的动物叙事歌。代表作品有呼伦贝尔盟民歌《小白兔》、《360只羚羊》。

牧歌:牧歌主要是歌颂草原,赞美马匹和生命,对自由和幸福充满向往和追求。牧歌的歌词不仅善于抒情,而且注重写景、融景,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草原牧歌这一独特的民歌体裁及其风格的形成,对蒙古族民歌的各个领域,如颂歌、宴席歌、乡愁歌、婚礼歌、情歌乃至器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蒙古族音乐的草原风格指的是田园风格。牧歌的曲调响亮、响亮、宽广、舒展。节奏长,常用密-疏-密-疏节奏。一般情况下,牧歌上行乐句节奏长而慢,下行乐句往往采用活跃的三连音节奏,形成华丽的华彩乐段。

赞美诗:其内容主要是赞美蒙古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和他家乡的山川湖泊。在那达慕大会或其他集会、庆典等特定场合演唱。如《成吉思汗颂》、《辽阔美丽的故乡》、《西辽河颂》等。圣歌的旋律简洁有力,节奏规律分明,少有色彩丰富的装饰音。旋律起伏没有《草原牧歌》那么大。演唱形式包括独唱、合唱、二重唱和合唱。有一些古老的赞美诗和简单的和声。这样的民间合唱被蒙古人称为“潮儿”,由两名男歌手演唱,男低音唱粗固定低音,男高音唱长调。

乡愁歌:蒙古族民歌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形式,在蒙古族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蒙古族著名的《母子之歌》和《阿勒钦博之歌》是关泰汗时期的思乡歌曲。乡愁歌有两种。一类是武士乡愁歌,指的是参军在外作战的蒙古武士唱的歌。如锡林郭勒盟民歌《旷野里的莲花松》。另一种是女性的乡愁歌,即远离家乡,思念家乡亲人的女青年所唱的歌。如科尔沁民歌《农家乐》等。乡愁歌曲艺术性很强,曲调优美流畅,节奏舒展,结构严谨,调式运用丰富大胆,转调方法多。

礼仪歌:在特定场合演唱的,具有生活习俗和实用性特点的民歌,如宴席歌、婚礼歌、安魂曲等。宴席歌主要是在节日聚会和餐饮场合演唱,用来招待客人。婚礼上唱婚歌,曲调热烈欢快。这类歌曲数量多,难度大,风格多样,主持人愿意聘请那些著名歌手在婚礼上演唱。安魂曲在葬礼上演唱。曲调悲伤而肃穆。大部分是合唱或者副歌。在那达慕大会的摔跤比赛中,人们唱起了摔跤歌曲。每当双方摔跤手跳出来的时候,男高音就会领唱,其他人会用固定的低音和声伴奏。

短曲:又称短调民歌,是最早发展起来的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蒙古人。情歌在短调民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森吉德玛、达古拉、小情人等。,深刻反映了蒙古族青年男女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望。其次,反映蒙古人民反抗侵略,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行径,革命斗争中产生的革命民歌,如《独贵龙》、《引狼入室的李鸿章》、《抗日歌》等,都是这类短歌的代表作品。

叙事曲:叙事曲旋律短小,结构方正,说唱性强。他们的演唱形式都是自弹自唱,配以胡俟或马头琴等乐器。歌手也可以根据剧情和人物塑造的需要,随时插入批判性的对话。起源和发展于内蒙古东部农业区。反映的主要题材是歌颂人民起义和英雄,如伽达默尔和英雄陶克图之歌。展现爱情的悲壮故事,如《诺列格玛》《丹娜巴拉》。那些反对宗教束缚,向往世俗生活的人,如唐古拉喇嘛和银豹·贺希格喇嘛。

好来宝:又名“好利宝”。蒙古族传统说唱艺术是从口头文学发展而来的。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说了700多年。在节日、婚礼和喜庆场合演唱。“好力宝”是蒙古语音译,意为“连接”。有固定的曲调,演唱形式有单人、双人、多人,但多为单人。一般有乡愁,有赞美马的,有民间传说的,有改编的古典小说的,还有即兴创作的,即兴创作的。它既可以是叙事的,也可以是抒情的,既有赞美也有讽刺。有长有短的轨迹。歌词是一节四句,头韵。或四句押韵,或两句押韵,有几十句歌词押韵到最后。伴奏乐器多为马头琴和胡俟。曲调大胆简约,朗诵元素较多,草原气息浓厚。著名的歌曲有《燕丹公主》、《富饶的查干湖》、《不如做个艺术家》等等。也有汉族的历史故事,如王昭君的故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自然与心的完美统一。

听一首长调的牧歌,就像站在辽阔的草原上,向大自然诉说经历。这种艺术境界被很多音乐家、歌手称为“自然与音乐的完美统一”,美学家则称之为“人与自然高度自由的完美统一”。这种情景交融、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独特意境和魅力,在人类进入大工业时代、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凸显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极高审美价值。

据了解,蒙古族复调音乐正在蓬勃发展。只要一人领唱长调旋律,三五人继续低音,就会产生庄严、宏大、壮阔的气势。而一首马头琴民歌独唱《走马》将有一种压倒一切的精神。两者都能让人有一种瑰丽崇高的体验。长调田园牧歌《辽阔的草原》的典范之作,在音乐语言和音乐结构上凝练。整首歌只有两个对偶乐句,却激情奔放,达到了意象与意境、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也给人一种浩瀚奔放的阳刚之美。古代的宴席歌《六十美人》,在一首简单的歌里唱出了六十件美好的事。歌曲列举了草原土地、青春、牛羊马匹、候鸟大雁、晴云阴霾、明月星辰、山景海景、盛开的鲜花、清澈的流水、弹拨的琴弦、嘹亮的歌声、父母的恩情、兄弟的手足之情、老人的指引、世界的和平...这首歌简直就是思想品德和美育的绝妙教材。

我区著名音乐家柯福琴认为,正因为如此,蒙古族音乐越来越受到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并以惊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各族音乐学生和专家走进草原,走近蒙古族。辛湖光、杜、、吕、等许多著名音乐家都是这样。他们学会了蒙古语和蒙古语,甚至起了蒙古名字,找到了蒙古人的生活伴侣,吃了蒙古牛奶...全心全意融入蒙古音乐文化乃至蒙古民族,把自己美好的青春、生命的能量、智力无私地奉献给了草原和蒙古音乐事业。

★长调民歌的历史渊源

“敕勒川,阴山,天如穹窿,笼盖田野。天苍苍野,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脍炙人口的智利歌曲,起源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生动地勾勒出了北方草原的壮丽画卷。当陶醉于这首诗所描绘的美景时,我们自然会想到这首“拱顶”中伴随着这首诗的“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起源是什么?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李诗祥是我区第一位出版蒙古族长调专著的研究者。对于长调民歌的历史渊源,李诗祥认为,从史料和蒙古学的研究成果来看,蒙古族音乐的发展历史从宏观上可以分为三大历史时期,即深山狩猎的音乐文化时期、游牧草原的音乐文化时期和农牧结合的音乐文化时期。

李诗祥告诉记者,公元7世纪以前,蒙古族先民一直生活在大兴安岭和埃尔贡流域,生产方式以狩猎为主。在漫长的生活岁月中,蒙古族创造了自己具有狩猎特色的音乐文化,如狩猎歌舞、萨满教歌舞等。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以短调为代表,民歌具有结构短小、音调凝练、节奏清晰、字数少的特点。整体音乐风格是叙事、歌舞、抒情,这也是原始时代人类音乐艺术的共同特征。从现有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一些带有明显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特征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猎智》、《白海舞》等。

从公元7世纪开始,以狩猎为生的中国东北埃尔贡沿岸的蒙古人开始走出大山,逐渐西迁蒙古高原,在形成游牧生产方式的同时逐渐强大起来。公元1206年,蒙古伟大的历史人物成吉思汗统一北方草原蒙古各部时,宣告了蒙古民族正式登上北方草原的历史舞台,顺历史潮流自然成为北方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人接过北方草原文化的接力棒后,以自己的方式为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新的动力,使北方草原音乐文化迅速发展。随着狩猎生产方式向游牧生产方式的转变,音乐风格也由短调民歌向长调民歌演变,形成了蒙古音乐史上的一段草原游牧音乐文化。

李诗祥认为,草原游牧时期的音乐文化现象极其复杂。从音乐形态上看,这一时期既保留和发展了狩猎时期的短调音乐风格,又逐渐创新形成了长调音乐风格。就长调民歌而言,这一时期也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漫长传承发展过程。因此,在7世纪至17世纪的千年历史中,蒙古族民歌发展的总趋势可以概括为:以短调民歌为基础,以长调民歌为创新,长调民歌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蒙古整体音乐文化风格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

李诗祥说,大约从18世纪(清朝中后期)开始,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北方草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民族融合交流的步伐加快。中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也渗透到一些北方草原进行文化交流。

更频繁。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短调叙事曲和长调说唱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蒙古族农牧民的音乐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可以概括为:短调民歌脱胎换骨,发展迅速,而长调民歌保持其较为成熟的特征。

★曲调悠长,情感内敛,抒情

不熟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人,往往认为蒙古族音乐(民歌)应该像其外在性格一样,永远雄浑,充满凶悍的气息。对此,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李诗祥认为,这确实是一种误解。

李诗祥告诉记者,蒙古族中流传着很多这样的谚语:“一颗牙掉进肚子里,断臂藏在袖子里。”这种内倾体现在蒙古族民歌乃至整个艺术审美观念中。

“一般我们对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性格有一个了解,那就是‘勇猛善战,粗犷豪放’,却很少知道他们‘感情细腻,善良忧患’的另一面。如果说粗犷豪放算是外在性格的话,那么善良和忧患就是内在性格,这种阴阳正好互补。这种内在性格更多地表现在蒙古族音乐艺术中,因此,不难理解蒙古族民歌“多慢多快,多愁多喜”的面貌,长调歌曲内在抒情表达方式的形成是必然的。

★爱情是长调的根本主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爱情就没有人类世界,更谈不上艺术,但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生活环境不同,爱情的表达自然也会不一致。

李诗祥认为,蒙古人的生活环境一直是地广人稀,加上独特的游牧生活方式,使得他们对爱情有自己的思考,也有独特的表达爱情的方式。长调民歌就是在这种爱情的推动下产生和发展的。所以,这种爱情的本质和内涵,无时无刻不在长调民歌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