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庙晋祠的历史是怎样的?
晋祠的建筑布局由中、北、南三部分组成。中部气势恢宏,干净利落,是整个寺庙的核心。北方以崇高楼取胜,南方则是楼阁楼阁林立,桥亭环绕。从东到西依次为水景露台、会仙桥、金色露台、月亮广场、钟鼓楼二楼、仙女厅、梁飞、圣母院。在北部,有唐叔虞寺,梧田寺和文昌宫。南面有水母馆、劳权馆和舍利养生塔。整个建筑群紧凑,像寺庙庭院,又像皇家宫殿。
圣母院建于北宋鼎盛时期,是金殿最古老的建筑。圣母院大厅高19米,7间宽厅,6间深厅。黄绿色琉璃瓦修剪雕脊,回廊环绕,殿前有8根木质盘龙柱。
寺庙内部进行了0放大,是国内规模较大的宋代建筑。寺内有43尊宋代彩塑。主要的雕像是坐在木制壁龛里的圣母像。其他42名侍从在壁龛两侧,穿着圣母玛利亚的刺绣长袍,举止端庄。侍从捧着自己的供品,或服侍日常生活,或洗衣打扫,是宫廷生活的具体写照。这些雕像非常生动,充分展示了人的面部表情。每尊塑像神态自然,面部表情各异,造型精美,是我国宋代最好的彩塑。
在圣母院南面,有一座难以修复的老泉亭,建于北齐天宝年间。这个亭子有一个八角形的金字塔形屋顶。金水的主要来源是古老的泉水,常年从亭下的洞穴中汩汩流出。故北齐时命名为“老人泉”,摘自《诗经·松露》碑文。
泉水清澈见底,水温常年保持在17。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了一首非常好的诗:金水碧玉,微波长林。源头有一座水母塔,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二楼有五个房间,姿态优美,造型独特。也是宋代不可多得的彩塑艺术。
在寺庙区的北部,唐叔虞寺分为两个房子,前院周围有走廊,后院有三个大厅,北部有唐叔虞大厅,五宽四深。中间神龛里有一尊唐叔虞的雕像,两边有12尊从其他地方搬来的雕像。他们持有不同的乐器,如长笛,琵琶和三弦,是研究中国乐器和音乐史的宝贵资料。
晋祠被称为三晋风景区,皇帝、将军和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300多处碑文。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干宝阁撰写了著名的《晋祠序》。
庙里的“七年白”挂满了老树枝。尽管历经千年风雨,它依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号称“金殿三绝”,有流淌的“难老泉”,有精美的“宋代雕花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