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怨妇形象分析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广泛的创作题材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在《诗经》时代,早已形成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体系。虽然男权伦理没有封建社会中后期那么严格,但女性因为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婚后成为男性的附属品是普遍现象。《诗经》中的弃妇诗就是当时这一普遍社会问题的佐证。
一、弃妇诗的辨析
弃妇是指结婚或订婚后被丈夫抛弃的女性。所谓弃妇诗,就是描写弃妇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的诗歌。这些弃妇诗向人们讲述了她们不幸的婚姻,表达了对幸福婚姻生活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他们所处时代在婚姻和爱情方面的时代风貌。
《诗经》中被专家学者判定为弃妇或涉及弃妇形象的作品有十余部。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国风系的,如的、李的和的秋月、的钟鼓优推、的孟、的郑风尊等。,其中一些是在潇雅,如潇雅我走我自己的路和潇雅我走我自己的路。当代文学被评价为弃妇的诗。这些弃妇诗大多通过叙事或直接抒发感情的方式来表达弃妇的无奈与痛苦,或痛斥弃妇的冷漠,或抱怨男人的爱新厌旧,或描写痴情女子的心碎,或为自己择偶的轻率而后悔,或抱怨父母兄弟的冷漠。这些普通的痛苦感受,都是通过被抛弃妻子的悲剧表达出来的。从弃妇的角度来说,她们没有受过教育。但是,他们有着青春的美丽,勤劳的双手,真诚的心。他们真诚地接受对方的爱,为对方付出,无怨无悔。但婚姻的稳定需要双方的努力,一个女人的真心未必能挽回对方的真心,于是就有了痴情女心碎的悲剧。在《诗经》中,有两首典型的诗讲述了痴心女子和的故事。
二,弃妇形象的分析
虽然这两首诗都是以自我叙述的口吻讲述自己被丈夫抛弃的不幸人生的女主人公,但在弃妇形象上仍有差异。
(1)怨恨,决心,对婚姻不抱希望。
孟
为了自我保护,拥抱贸易丝绸。当强盗来交易丝绸时,他们来找我。
送子涉气,至于敦秋。当我是强盗的时候,我没有好的媒体。
子无怒,秋为期。
走墙的另一边才能回到海关。没看到复关,我哭了。
看到复关,我充满了欢声笑语。呃,帕尔,身体没有责任。
开着你的车来贿赂我搬家。
桑叶在落下之前就茂盛了。巢中,无桑;
我是女生,不用我操心。学者的焦虑还是可以说的;
你不能说一个女人担心。
桑葚落了,黄了,落了。自怜,可怜三岁。
祁水汤,渐车帘裙。女人也是不快乐的,学者也是尽力而为的。
学者亦极无用,德二三。
三岁做女人累死人。彻夜不眠,必有王朝。
言出必行,至于暴力。哥哥不知道,但是他笑了。
静下心来想想,你会低头自哀。
老在一起总让我抱怨。齐有岸,纪有盘。
将军角的宴会,有说有笑。发誓,别想了。
相反,我不去想,我已经很尴尬了!
全诗《冯伟梦》以女主角自述的口吻讲述了从恋爱、结婚到被抛弃的全过程。回顾自己婚姻的失败,女主角是清醒的。她从爱情的幻想中走进现实,认识到现实的残酷,毅然告别过去。女主角认为自己没有错,认为“女人不幸福”,认为丈夫抛弃她只是“做学问,尽心尽力”,“贤惠”而已。她本想“和丈夫白头偕老”,但丈夫“总是让我抱怨”,留给自己的只有无限的悲伤和忧愁。谁让自己嫁错了人呢?“静下心来想,低头默哀”,最后只能认命。“恰恰相反,你不去想,已经很尴尬了!”
女主角敢爱敢恨。一旦发现丈夫无情无意,她对婚姻就不再抱有任何希望。“祁水唐唐,渐蒙面纱”,是祁水见证了她所有的爱与恨,悲伤与欢乐,憧憬与遗憾。当她再次递过冰淇淋水时,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车帘,她的悲愤倾泻而下!女主角意识到了自己当初做出的决定。她对自己,也对所有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女人说:“孤独是吃不到桑葚的!我是女的,有什么好担心的!可以说学者们很担心。你不能说你是女人。”也就是说,女人,不要看到男人就迷恋。男人对女人痴迷,可以从中走出来。女人迷恋男人,只能自拔。由此可见女主角的决心。
(2)伤心无力,求老公回心转意。
泰丰谷峰
山谷来得又快又猛,乌云密布,大雨滂沱。夫妻同甘共苦,不应该生气不相容。
摘镝收菲,无以下身。旧日的好话弃之不用:至死不可分离。
慢慢走出门,脚动心忍。不要送远的送近的,后者只知道送到门口。
谁叫茶苦?它像水一样甜。宴新昏,如兄。
渭河入泾水,浑河虽清。燕儿初来乍到,晕乎乎的,没办法。
不要从我身边经过,不要把我送走!我鞠躬不读书,我可怜我的女王!
喜欢渡河深,用木筏和小船渡河。由于河水又清又浅,我游到了对岸。
家里没有什么事,需要你全心全意去做。邻右舍有灾,援不耽误。
不,我能,但是把我作为我的目标。我的良苦用心,你看着不像没人买的货。
曾几何时,害怕家庭贫困,逆境和共。现在我的家庭越来越好,我觉得你像恶灵一样讨厌我。
准备好干菜和咸菜,储存起来过冬。酒席新昏,我反贫。
粗生欺负我,辛苦重活我担。原来的感情都结束了,过去的爱情一片空白。
全诗《泰丰谷峰》以女主角自述的口吻写成,讲述了丈夫喜新厌旧,饱受磨难却又被虐待,最终被抛弃,感情悲凉。气话没毛病,就是各种伤心话。通过女主人公的自我叙事语言,将她勤劳、善良、温顺、柔弱的性格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女主角自信自强。女主角虽然向往旧情,希望丈夫回心转意,但一定对丈夫的无情感到愤怒。但是,她没有训斥丈夫,也没有哭哭啼啼。《别让我死,别让我死》暗示了女主角刚柔并济的特质。这种自信来自于她自己的肯定。
勤劳善良温柔多情自信自强的女主角,性格的另一面是她的弱点。她在家里很勤快,很努力。她一再忍受丈夫的情感冷漠和折磨,甚至在丈夫已经开始新的取向,使她处于难以忍受的屈辱中时,她仍然希望丈夫回心转意;当她被抛弃,不得不回到父母家时,她故意走得很慢,仍然希望丈夫能来送行,哪怕是送她出大门。“路耽误了,中心反对。不远矣二,送我一份礼物。”这一弱点不禁使读者哀叹自己不幸于怒。
三、弃妇诗的多层次分析
(一)被遗弃女性被遗弃的因素。
被抛弃的妻子被抛弃,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她们的社会地位低。男权社会剥夺了她们作为人的一切权利,使她们成为社会和家庭的附庸,任凭丈夫摆布。社会为她们规定了各种“仪式”,剥夺了她们的一切,只剩下一个不同于男性的“性别”。男女不平等必然导致悲剧。先说说弃妻悲剧的成因。
人类从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导致女性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对此,西格尔有过精辟的论述,“母性权利的被推翻仍然是女性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她们的社会地位低于男性,在婚姻生活中必然会发生弃妻的悲剧。夫权制度剥夺了妇女的财产所有权,使她们失去了独立的经济地位,这是产生弃妻悲剧的最根本原因。”
《诗经》时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男性的权力更加集中,男权思想渗透到社会和家庭的方方面面。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已经确立。《潇雅·谷峰》说:这是男人睡觉的床。衣服扛着衣服,衣服扛着衣服。他的地位是显赫的,楚国的皇帝,家族的国王,他是女人出生和长眠的地方。衣服装了,瓷砖也装了。除了礼仪什么都没有,只谈酒食,没有父母欺瞒。诗里说,生个男人,把他放在床上,生个女人,把他放在地上,可见男女等级不同。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三从之说,后来发展为“三从四德”和“三纲五常”,严格控制女性的生活。甚至还有专门为女性制定的“七大法则”来约束自己婚后的行为。女人婚后一定要谨小慎微,百依百顺,否则会被丈夫抛弃。据戴笠《礼记·人生核心碑》“妇去七次,不从父母,不生子,嫖娼,吃醋,有病,多言,偷盗。”可见,在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并存的社会环境中,婚姻关系的维系和解除完全掌握在男性手中。妻子虽然小心翼翼,任劳任怨,但还是如履薄冰,时刻有离婚的危险。因为只要犯了“七出”中的任何一条,就会被抛弃。就算你是无辜的,你要想再添罪名也不能不说。而且没有办法明确女性在“七出”中是否明确。仅仅依靠男人的片面之词,你也可能被辞退。可见那个时代的礼仪制度是男人制定的,是为男人服务的。女性没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而是受到礼制的束缚,这是导致弃妇悲剧的直接原因。
宗法制度剥夺了妇女的财产所有权,使她们失去了独立的经济地位,这是产生弃妻悲剧的根本原因,而上述礼仪、习俗和宗法制度的束缚是产生弃妻悲剧的直接原因。另外,男人对性的贪欲和对新事物的热爱,环境的改变——生活的改善,也进一步促使男人内心的变化——“两个男人各尽所能”“两个男人各尽所能”。但这只是从诗中字面上分析,要看到文字背后反映的相关因素和整个社会历史的背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弃妻无子。最担心弃妇的应该是孩子,但这些弃妇诗里没有对孩子的同情。在那个历史时代,婚姻的主要任务是传宗接代,不孕会成为妻子被丈夫抛弃的首要因素。另外,在那个封建男权社会里,男人在婚姻中拥有主动权,女人对忘恩负义的丈夫毫无抵抗力。所以在这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里,这些因素都不是决定性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地位和整个社会的习俗才是女性被抛弃的根本原因。
(2)被抛弃后的态度和生活
1.《泰丰谷峰》的女主角比《冯伟莽》的女主角更自信、更自强。她对丈夫充满无限眷恋,希望他能记起旧情,回心转意。她也相信自己还是漂亮的,并不比新人差,所以在悲伤中有一点温柔,在遗憾中有一点希望。她的痛苦深藏在心里。她在记忆中想着这件事,却又无可奈何,这也是她如此伤心的原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并不害怕自己以后的生活,因为她有一定的谋生能力。这是她希望丈夫回心转意的资本。也许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所以全诗怨而不怒,怨中有望。
2.《自我保护的冯伟》的女主角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老了,正在褪色,她的丈夫也不可能再改变主意了。有的只是深深的后悔自己,并没有什么幻想。她想和过去一刀两断,态度非常坚决。总之,《诗经》里的女人被抛弃后,都在抱怨丈夫的浮躁,后悔当初的婚姻。面对这样的结果,他们只能悲伤,独自离开。即使他们有心理抵触,也只能表现出果断的态度。
3.被抛弃后的生活
《诗经》中没有直接描写弃妇的生活。在那个历史时期,被抛弃的女性只能回父母家生活,但在父母家,女性不仅不被理解,还会受到兄弟们的嘲笑(比如冯伟出于自我保护的“兄弟们不知道,他们在笑”)。生活中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看的,被抛弃的妻子都在父母家。所以,自力更生是抛弃妻子的唯一选择,像《谷峰》中的女主角一样养活自己(“我有目的的去拯救,也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过冬”)。
(3)古代已婚妇女的总体特征
通过对弃妇形象的分析,我们对古代已婚妇女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可以看出弃妇也有一些相似的特点。
1.勤劳。如:《谷峰,谷峰》《死亡是什么?我乞求它。所有人都有丧,匍匐去救”,“我过去怕育儿,我被颠覆了”;《冯伟氓》“自怨自艾,可怜三岁。三岁做女人累死人。夜不能寐,必有王朝。”
2.温顺又深情。如:《冯伟求自保》《将军无怒,秋长一段时间。走墙的另一边才能回到海关。没看到复关,我哭了。看到复关,我充满了欢笑和言语。”
3.自我肯定。如:谷峰、高风“挑钹挑菲,无以下身”,“荆浊随魏,令人尴尬”;《冯伟梦》:“女人不快乐”。
4.感情专一,怀旧。如:《谷峰,谷峰》“路阻,中央反。离伊拉克不远,送我一份礼物”,“如果你不怀念过去,我会来这里”;《冯伟氓》“将军角的宴会,谈笑风生”
5.软弱一点,认命吧。如:《冯伟芒种》“鞠躬为自己哀,而未思之,已矣”。
第四,被抛弃的妻子的悲伤和沉思
有价值的东西被毁是一场悲剧。《诗经》弃妇的悲剧不仅在于弃妇的不幸命运,还在于她被抛弃后并没有真正醒悟,一味地忏悔。这是时代强加给她的限制,也是她自身悲剧之外更大的悲哀和不幸。
在《自我保护的冯伟》中,女主人公大胆而热情地对待爱情,并且迷恋她的丈夫。女主角做家务,和老公斗争。但是努力的忠诚救不了善变的心。毕竟现实世界诱惑太多,人性的考验太严酷。“田舍翁多收了三斗米,还想换老婆。”这种善变的自我保护,在“桑葚落了,却黄了落了”的时候,对和他相爱的妻子拳打脚踢,无情地抛弃。她意识到“一个学者的焦虑还是可以说的,一个女人的焦虑是不能说的。”哥哥不知道,就笑了!静下心来想想,你会低头自哀。”面对亲人的嘲笑和不解,她深深感到自责。自己的悲剧让她沉思,也让她认识到“女人不快乐,学者尽力。“士亦极无用,德二三也。”也许她真的“发誓,不去想。”相反,我不去想它,我已经很尴尬了!“其实女主角心中的怨恨已经远远超出了悲伤,抱怨‘男权’的社会礼仪,抱怨薄情寡义的无情男人,抱怨自己的鲁莽、轻率和天真。女主人公的悲剧首先是被无缘无故抛弃的不幸,其次是社会道德的冷漠无情,再次是女主人公深深的自责和悔恨,这是对道德伦理的一种无形的认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悲剧。
“谷峰”是一个被遗弃的女人聚集在一起讲述她悲伤的经历。“离伊不远,我感激你,酒席新昏,如兄弟。”多情的少妇和她薄情、易变的丈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长久的悲伤和长久的迷恋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以为当初和爱人是那么恩爱,但那已经成为过去。“宴,新昏,不要我屑。不要去我的鱼坝,不要再打开weel。我鞠躬。我低头不读书,自怜自艾。”字里行间,有一种女人痛苦而矛盾的心情。回想起“众人皆丧,爬着去救”的往事,再想起丈夫“不思往事,从伊来”的残忍,只会增加她的悲伤。女方强烈发出“我不能当牲畜,却拿我当铲子,有碍我的道德,有碍我的道德。美好的感情被无情践踏,这是爱情的悲剧,也是女人的悲剧。这种悲剧揭示了女性长久的悲伤和深刻的痛苦,而造成这种悲剧的最直接原因是男性的忘恩负义。但似乎一夫多妻制有意无意地捍卫了男性的尊严和权利,女性只能处于被蹂躏的地位。女人像衣服和玩偶一样在男人手里被操纵。女人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她的悲剧,这源于男尊女卑社会的建立,“男耕女织”经济模式的形成,男人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女人的命运,牵动着女人的每一根神经。礼教的束缚深深禁锢了女人的尊严,男人的变心和色欲让女人的感情世界岌岌可危,一无所有。只有对着天空高喊不公平,他们才能对着夜空责怪男人的浮躁和无奈,留下无尽的悲伤。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诗经》中的弃妇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鲜活生动的弃妇形象。我们已经看到了那个时代被抛弃的妻子的悲惨命运。她们曾经通过恩爱和丈夫一起创造了一个家,荣辱与共,而那些抛弃她们的丈夫也已经发誓要和孩子一起生活。但是当她们的生活稳定无忧无虑,脸没了,老公就会喜欢新鲜事物,讨厌他们。在那个男权社会里,他们是无助的,无助的。正是在他们的苦诉中,我们对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