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县黄桥镇致公寺历史

黄桥镇位于洞口县东南部,镇政府距县城37公里。昨日,镇西杨柳江上建起了一座古木桥(清光绪四十八年改建为石拱桥,至今保存完好)。桥下的水一年四季都是黄色的,故名黄桥,桥的尽头有店铺,故名黄桥铺。总面积132平方公里,西南高,东北低。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地处水中,水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东北部与隆回县接壤,南部与武冈市接壤,东南部与杨林乡接壤,西部与高沙镇接壤,北部与石江镇接壤。黄桥集镇形成于汉代,盛唐以后。在镇的南端,王耀村位于金代建兴县。黄桥镇创建于1951年,黄桥镇于1961年进入黄桥镇公社,黄桥镇于1966年恢复,黄桥区于1978年归属,黄桥镇人民公社于1985年进入黄桥镇。2005年,黄桥镇辖黄桥、三交、永发、复兴、雷婷、丛珊、排上、江桥、安乐、莲花、廖家、正山、柏树、高唐、丰产、石湾、姚贝、桃花、笋龙、马援、九峰、石井、坛山、石狮、大埔、龙塘、宋家六个镇。有车轮、东方、王耀、朱樵、车塘、湖田、麻冲、秋山等56个行政村和建设、幸福等两个社区居委会,7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8412人,其中农业人口865438人,非农业人口6444人。

黄桥是典型的农业镇,风景优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上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常年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发展农牧业生产,主要农副产品有油菜、小麦、玉米和大豆。其他经济作物,如李子、蜂蜜李、酥桃、金桃梨、无籽椪柑等,都有一定规模。同时,黄桥镇历史悠久。金太康元年(280)至唐武德四年(621),两次建兴县,县内设黄桥。迄今为止,在黄桥镇王耀村还能找到古城墙遗址。

2011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380万元,同比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351.53万元;财政收入达到470万元,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95元,增长4.6%。

-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邵怀高速公路途经黄桥镇三交村、丛珊村、永发村、姚北村、排上村、丰产村、石湾村、高塘村、桃花村,在永发村设置互通式立交,全长9.2公里,极大地凸显了黄桥的区位优势。另外,近几年我们镇连接村庄的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是新兴的人流。

——资源丰富,优势突出。黄桥镇水电资源丰富。绿水河从西南向东北流经黄桥镇,全长约20公里,两岸为冲积平原,适宜农业发展。耕地面积61.233亩,其中水田42568亩,旱地1.8665亩。农产品主要有大米、红薯、花生、玉米等。,而养殖业主要是生猪养殖,黄桥。

——城市建设日臻完善。从2001开始,通过三期开发,城区面积扩大到2.8平方公里。2010城镇规划将再次修订。2009年,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和泥鳅岭开发项目启动,将带动泥鳅岭地区的商业开发,开启黄桥小城镇建设的新篇章:新中心小学门前将通过一条宽阔的水泥路,连接石羊路和黄马路,随后金田信用社至郑山新村将新建一条水泥路,与黄厂路、南岳路相连。从此,当地发展造成的“块”格局就产生了。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黄桥有许多人文和自然景观,包括“龙潭夜雨”、“致公寺”、“金天寺”、“双龙洞”,都有美丽的传说,令人神往。“龙潭夜雨”位于黄桥镇高塘村,绿水河和平溪河交汇形成一潭。相传池中有龙,夜间起风了,如骤雨之声,为“龙潭夜雨”。它历史悠久,是老武冈地区十景之一。唐代的王昌龄、宋代的陈蚂蚁写了许多赞美龙潭的诗。说到名人,以袁野烈将军为代表的黄桥,人才济济,蜚声海内外。

2个行政区划

全镇* * *辖马援、庆丰、石洞、龙家、山宗、晒龙、石湾、高唐、清河、秋山、金鸡、寨下、石井、正山、复兴、高头、九峰、永发、宋家、车塘、汤淼、梅塘、龙头、莲花等

3粮食生产

这几天,黄桥镇26家农业合作社的育苗现场忙得不可开交。社员们抓住好天气,播下稻种,迅速推进早稻集中育秧。

黄桥镇是我县粮食生产的重要集镇之一,耕地面积61万亩。目前,这个镇有26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他们依靠土地流转,耕种了7000多亩水田,为黄桥镇农业产业化和粮食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黄桥镇高粱红农业合作社的创始人王告诉记者,他种粮已经有6年了。两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各项惠农助农政策的落实,他的年种田收入达到7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从36人发展到108人。今年,高粱红农业合作社计划种植860亩双季稻。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致富后,王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附近的种粮农民,同时引导农民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