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民族史书、传记通史、传记断代史有哪些?
1,紫同治剑:
《资同治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的,涵盖了十六代从周威烈二十三年到五代后周世宗咸德六年(公元959年)65,438+0,362年的历史。
2.普通话:
相传《国语》是春秋时期左丘明写的一部国体作品。自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许多学者都怀疑它是战国或汉代以后的学者以《春秋》国史家记载的原始资料为借口编纂编辑的。这本书涵盖了从周穆王12年的西征到智伯被灭这段时间。
3、历史记载: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公基》、《太史公纪》。它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录了从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四年三千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创制《太史公书》,后称《史记》。这本书完成前后用了14年。?
4.《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由汉代和东汉的历史学家班固编纂,历时20余年。建安初年基本完成,后唐颜师古诠释。其中,《汉书八表》是班固的妹妹班昭写的,《汉书年谱》是班固的弟子马旭写的。
扩展数据:
司马光在编辑《子同治鉴》时,不仅将纪传体与编年体恰当地融合在一起,而且将纪传体的细节与编年体的简洁性结合起来。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因为年代久远,没有书名,没有目录,只能按年份检索。
司马光突破了这一旧例,将纪年、御史、历法、天象、目录、目次、索引三部分融为一体,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风格,使《资同治鉴》更加完善,把中国的历史编纂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司马光《资同治鉴》的文献整理思想、方式和方法不仅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丰富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理论,而且对文献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百度百科-紫同治剑
百度百科-普通话
百度百科-史记
百度百科-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