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位于哪个省市。

属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

易县,古称伊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西依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境内山川秀美,特产丰富,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0多种,其中“七石一沙”最为丰富(即金矿、花岗岩、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蛭石、麦饭石、建筑用砂),适宜发展矿业和建材工业。全县有大、中、小型水库27座,拒马河、南一水河、北一水河、中一水河、漕河5条河流穿县而过。丰富的水利水电资源为灌溉、水电、水产养殖带来效益。186700公顷广阔的山野为发展林业和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悠久的历史、秀美的山川、清西陵等众多名胜古迹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

运输

易县是山区,但是交通很方便,铁路公路齐全。京原铁路贯穿北部,高邑铁路与京广铁路相连。道路四通八达,京广西线、金通、宜保、丁一、泥岭、梁川等主要干线在县内交汇,乡村道路纵横交错。丰富的能源供应,通过小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形成了既与国家电网联网,又相对独立自足的供电网络。该县是中国电气化县之一。通信设施完备,10000门程控电话已接入全国网络,近几年交换容量将达到30000门以上。易县已初步形成种植业、林果业、畜禽养殖业、矿物建材业、机械制造、副食品加工、能源业、工艺美术、建筑业、旅游业等十大支柱产业。为促进经济发展,该县根据“稳一进二、兴三”的战略方针,科学制定了易县国民经济“九五”计划,规划设计了654.38+20万千瓦电厂、60万吨水泥厂、北方石材基地等几十个重点建设项目。该县设立了项目办、外资办、招商局和“三区一带”开发管委会等部门和服务机构,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横向联合的若干规定》、《关于引进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的若干规定》、《关于外商投资的若干规定》等一些优惠政策。

行政区

易县辖8个镇,18个乡,1个民族乡:易州镇、梁各庄镇、西陵镇、裴山镇、棠湖镇、琅琊山镇、梁岗镇、紫荆关镇、桥头乡、白马乡、刘晶乡、高村乡、莫高乡、大龙华乡、安格庄乡。

地理环境

易县位于保定市西北部,太行山北端东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14 51 '-115 37 ',北纬39 02'-39 35 '。东西跨度67.7公里,南北越南61.7公里,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以县城为中心,东北距北京110km,西南距石家庄169.2km,南距保定60km。东邻定兴,西接涞源,北接涞水,南接徐水、满城、顺平。过境的京元铁路、国道112、京赞线、丁一线、义宝线构成了中国的主要交通网络。该县地处太行山向华北平原的倾斜过渡带,十分之七是山地。毗邻定兴县的高密乡是全县唯一的平原乡,平均海拔324米。地势自西向东下降明显,流水落差大,易发洪水。大部分山脉是侵蚀、剥蚀和喀斯特地貌。主要山峰有摩天岭、平顶山、五峰寨、云蒙山、琅琊山。最高峰摩天岭位于蔡家峪乡与涞水县交界处,海拔1813.3米。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北有沂水河,中有漕河,南有拒马河,均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河流总流量216公里,年径流量93100万立方米,正常泄洪能力1580立方米每秒,有7座大型水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春秋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

历史的发展

战国时期,这里成为燕国的首都。

益州位于隋开帝元年(公元581),益县位于开帝十六年(公元597),属益州。五代属于晋朝晚期。自开船三年(公元946年)至后周咸德六年(公元959年)属辽。

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改隶武绥郡,宣和七年(公元1125),归辽,改隶莱军。金天会(公元1133)属金十一年。元朝太祖八年(公元1213),属顺天府。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县升为州,领涞水、广昌两县。民国二年(公元1913),江州成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建立了依曼许县、定依兰县、易县、隆化县。1946恢复易县。

目前,全县辖8个镇469个行政村(含6个居委会),人口55.74万,有汉、满、回、蒙古等22个民族。清西陵驻地西陵镇,是典型的满族聚居地;在市区内,西水冶和马家庄是回族聚居的典型村落,马家庄村的回族人口占65,438+000%。2003年,全县生产总值26.3亿元。

易县旅游资源丰富。神奇的自然为易县创造了许多美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为易县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遍布全县。目前全国仅有国家级、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清西陵、燕下渡、紫荆关、老子道德经典楼。其主要景点有:清西陵、琅琊山、燕下渡、荆轲楼、南湖、紫荆关、道德经典楼、龙湖、洪崖山、云蒙山、满族风情村、战国文化城等。

除上述景观外,还有双塔双塔、造型新颖的千佛塔、为燕太子丹修建的太子塔、云雾青山的云蒙山、望月空山等。

著名景点

荆轲大厦

荆轲塔,又名三塔院塔,位于易县伊州镇荆轲村西的荆轲山上,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塔建于辽干三年,即1103年。明朝万历年间,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修复。现在宝塔旁有石碑,记载着当时的重建状态。在宝塔的东侧,曾有圣塔院,但现在只保留了一些遗迹。据县志记载,宝塔西侧土墩为荆轲,荆轲亭也建在此,为古塔增色不少。

琅琊山

琅琊山是一个游览的好地方。提到琅琊山,人们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59年前,五位勇者浴血奋战抗击日寇,纵身跳崖的壮烈悲壮画面。琅琊山不仅是一座英雄的山,也是一座雄伟、险峻、美丽的山。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森林公园。

狼牙山位于易县西部太行山东麓,距县城45公里。它由乌陀境内的36座山峰组成,主峰莲花海拔165、438+005米,西北面有两座陡峭的悬崖,令人不寒而栗。东南侧略低,两侧各有一条通往主峰的羊肠小道,但“鬼王之鼻”、“小脸”等险要之处仍需靠墙通过,令人心惊肉跳。登高向远处望去,群峰林立,高耸陡峭,形似狼牙,峡中云雾缭绕,神秘莫测。

琅琊山风景优美。“崀山景秀”是古驿十景之一,素有“北方小黄山”之称。山上苍松翠柏,飞瀑流泉,羊肠小道,有“仙人桥”、“饮虎池”、“马墙”、“孙膑洞”等自然景观和大型天然溶洞。

老子的道德经典

老子道德经典楼位于易县城龙兴关遗址,1200余浏览量。

道德经楼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当时的唐玄宗李隆基认为老子是他的远祖,所以他亲自在老子的道德经典上做了笔记,并刻了一块石头,让后人知晓。逸仙道经楼是一座汉白玉八角形圆柱体,由顶、身、座三部分组成。该建筑高4.29米,直通90厘米,每边宽40至42厘米。由两块大理石雕刻而成。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刻于苏灵之所撰大安竖本《太上玄元帝道德经》四面。他的书法飘逸灵动,有钢筋之力,飘逸俊朗,笔法流转。

中国现存的1845册藏书中没有皇帝的御注本,这座高大雄伟的建筑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因此,龙兴关的这座建筑和几座雕塑已由省级提升为国家级保护单位,益州道德经典楼建筑古朴,雕刻精细。游客不仅可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欣赏古代书法的瑰宝,还可以一窥古代石雕和建筑的奥秘,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紫荆关

紫荆关,位于黟县西北45公里处,秦汉时称上谷关,东汉称五阮关,宋代称金北关,元代后称紫荆关。此关与居庸关、刀马关并称“内三关”,是中国九大名关之一。

《紫荆关志》原本有东、西、南、北四门。南门名为“南天门”,门名为“吉林南部第一雄关”,现已不存在。北门,即“河山带李门”,保存完好,有两层。上面的题目“河山带来热闹”,下面的题目“紫荆关”是紫荆关的精华;西门,“洋河门”本来是用骨灰盒建的,现在不存在了。从关城整体布局来看,以城内真武山为中心,城墙向四周延伸,形成四个半圆。大城市被小城镇包围,这种独特的建筑布局因为可进可攻,可退可守,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

关外城建有三翼城墙,瓦窑关的一段用小石子砌成的城墙保存得最好。“万里曲壁,千峰挤门”的紫荆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古城夏衍首都

千年古城夏衍是首都。从易县往东南方向驱车8公里,一幅奇特的景观便展现在眼前:辽阔的原野上,一座座高大的黄色土堆排列有序,气势磅礴。这就是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夏衍都城遗址。燕昭王建招贤纳士,荆轲过沂水刺秦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漫步在老城的小路上,2000多年前瓦房天花板的碎片随处可见。登上老城区中心的武夷阳台,你可以看到周围的高楼大厦和古墓,这表明了当年夏衍首都的宏伟规模和繁荣。

清溪岭

位于河北省易县永宁山脚下,距北京125公里。是清代四大皇陵、三位皇后和部分王子、公主、嫔妃的陵寝群。西陵有5万多平方米的陵园建筑,1000多间厅堂,100多座石建筑和石刻。它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类型最齐全的清代皇家墓葬之一,是中国两千年来陵墓建筑最杰出的代表。

在清西陵8300公顷的保护范围内,共有皇陵四座、皇后三座、皇子、公主、兄长四座园林,共计14座墓葬及附属建筑两座(永思府、行宫)。葬有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子,两位王子,六位兄长,共计78人。

陵区内有一千多座宫殿建筑和一百多座石质建筑,其建筑形式和法规清晰地反映了封建的法规制度。四个陵墓和三个侯伶陵墓覆盖着黄色琉璃瓦;嫔妃,公主和王子的花园都覆盖着绿色的琉璃瓦或灰色的布瓦。这些古建筑被松柏环绕,在茫茫林海中争奇斗艳。还有五彩祥云萦绕的永宁山,矗立在陵墓后面。追溯八公处精神源头的易水河在大红门前缓缓流淌,使清西陵显得雄伟壮观。

其中最大的雍正泰陵,位于陵区中心,是西陵最早、最大的建筑。其余墓葬分布在东西两侧。泰陵的神道由三层巨砖铺成,两旁松柏丛生,大小建筑40余座,自南向北分布。第一座建筑是一座五孔桥,有多个拱门进入陵墓区。桥北有三座高大的石牌坊,巍然挺立。牌楼的建筑庄重、美观、色彩和谐。这三座石坊,均为五室六柱十一层的形式,用青花石砌成,刻有山、水、花、草、兽等人物,造型生动,被视为西陵建筑艺术中的代表作品,嘉庆帝陵名为长陵。长陵与台陵并列,规模与台陵不相上下。嘉庆是乾隆十五子。乾隆传给他的时候,在泰陵以南一公里给他选了一个很好的陵址。长陵的龙恩寺很有特色。地面铺满了珍贵的黄色斑驳的石头,石板上也布满了紫色的花纹,光滑耀眼,仿佛满屋的宝石。大柱镶金,云龙金碧辉煌。精美的道光陵叫穆棱。穆棱的特点是规模小,没有方城、明楼、大悲阁、石像等建筑,但工程重量比太、昌陵墓强。整个围栏,砖磨接缝,墙体干灌浆平齐牢固。龙恩殿的建筑技术精湛。正殿采用金丝楠木,不加油彩装饰,保持原木本色。大厅的门一开,楠木的香气扑鼻而来。天花板上的每个小方块里都有龙,檩条和麻雀上也刻有游龙和盘龙。这些龙都在喘着气。崇陵是光绪皇帝的陵墓,在泰陵以东5公里处,是中国最后一座陵墓。整个陵区树木葱郁,景色宜人。皇帝居住的古代宫殿可以容纳游客。

大自然赋予陵墓周围的山川一种特殊的灵气。清朝末年,泰宁镇主将陈增荣,闲暇之余酷爱山川美景,定下西陵八景,即“关菁子琪”、“拒马冲陶”、“云霞叠翠”、“奇峰夕照”、“峨眉夜钟”、“福山抱太阳”。正是因为这些宜人的自然风光,衬托出“龙虎相拥千年,鬼神夜夜相对”的上集大地。清朝第三代雍正帝离开父亲的祖先,在益州找到了一条开辟西陵的新路,为的是让清朝长盛不衰。

1737年3月2日,乾隆皇帝的父亲在泰陵地宫。后来,乾隆皇帝为了让东陵和西陵的香火长存,想出了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以后的皇帝都是以“示穆令,隔代葬”的方式葬于清代的东陵和西陵。于是,他先在圣水峪修建了自己的裕陵,这是一座清朝东部的陵墓,他的祖父康熙为伴,他的儿子嘉庆在泰陵旁边修建了长陵,以陪伴他的祖父雍正。按照赵穆的这一制度,道光的陵墓最初建在东陵宝华峪。小木皇后陵墓建筑完成并安葬七年后,发现地宫不断渗水,道光只好在西陵选了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拆除了包华玉的陵墓建筑,在西陵建了一座陵墓。历经咸丰、同治两朝皇帝,光绪也在西陵建墓。

如果说西陵的山山水水都是天造地设,那么从太陵修建到崇陵落成,历经185年,形成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巧妙结合,“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在陵墓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正如孙定烈在《永宁山之旅》中所说:“山自太行山出,巍峨高耸,脉美劲丰,山高丘高,远拱外,绿岩绿洞,环卫期间,丘无数,如一指在手。每两个山头平坦开阔,坟茔在云端,花瓣是笋。

2021年4月,易县入选2021第二届全国文化百强县。

2021年4月,易县在中国特色美食百强榜单中排名第57位。

2021,1,易县在河北省168县市区排行榜中排名17。

2020年6月,165438+10月,2020年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名单公布,易县榜上有名。

2020年6月,易县被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县(晋察冀地区)。

2019,11 10月,水利部公布了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易县榜上有名。

2018年2月,易县被列入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