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胶凝材料发展简介约1500字。

胶凝材料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4000-10000年:使用粘土,还发现了天然姜石制成的柱基、铺地和四壁。

大约在公元前2000-3000年,中国、埃及、希腊和罗马开始使用煅烧得到的石膏或石灰来制备砌筑砂浆。

公元初,石灰-火山灰、混凝土和其他石灰-火山灰材料。

18世纪下半叶,先后出现了水硬性石灰和罗马水泥,可视为现代硅酸盐水泥制造的雏形。

19世纪初(1810-1825),硅酸盐水泥(波特兰水泥,国内称为硅酸盐水泥。

英国asp丁(J. A. spdin)最早于1824获得该产品专利权。

20世纪初,各种硅酸盐水泥逐渐发展起来,如快硬水泥、抗硫酸盐水泥、低热水泥、油井水泥等。

从上面可以看出,胶凝材料的发展经历了各个阶段:天然胶凝材料(如粘土)-石膏,石灰-石灰-火山灰-水硬性石灰,天然水泥-硅酸盐水泥-不同种类的水泥。

无机胶凝材料

在建筑材料中,指任何能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如水)混合后,由桨状变为坚硬固体,并能粘合散装材料(如砂、石等)的物质。)或块状、片状材料(如砖、石等。)变成一个整体的称为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可分为有机胶凝材料(如沥青、树脂等。)和无机胶凝材料(如石灰、水泥等。)根据它们的化学成分。

无机胶凝材料又称矿物胶凝材料,按硬化条件可分为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

气硬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其强度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发展,如石膏、石灰等。水硬性胶结材料,如水泥,不仅可以在空气中硬化,也可以在水中硬化,以保持和发展其强度。

中国使用无机胶凝材料历史悠久。

早在周朝,石灰就被用来建造帝王陵墓。

从周朝到南北朝,人们用石灰、黄土和细沙的混合物作为夯土墙或土坯墙的灰泥,或作为房间和坟墓的地板。

明清时期,混凝土的使用和发展使得石灰的应用更加广泛。

时至今日,石灰在中国建筑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此外,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经常使用石灰和一些有机物制作复合胶凝材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史料记载,南宋第六年(1170),修建何忠时用糯米汁和石灰的混合物作为胶结材料。明朝修建的南京城,其砖石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用石灰和糯米汁作为灌浆材料。

在明代的《天工开物》一书中,有更详细的关于糯米汁——石灰的记载。

此外,在古建筑中,血料——石灰、桐油——石灰常被用作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