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收藏
明代盐课120银锭,拍卖价65438元+0380000。明崇祯十一年从祖永通齐静盐场税署收得银锭一百二十锭,重三千六百三十二克,非常珍贵精美。相关链接:崇祯在位十七年(1627 -1644),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十一年1638。“永同”就是现在的犍为县,犍为盛产井盐。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书》南安县有盐官,《广舆记》注“东山县产盐”。
但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以下五个技巧只是钱币收藏者总结的经验,不能适用于每一种情况。钱币收藏的魅力在于它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所以鉴别银锭没有捷径,需要收藏者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鉴别能力。
清代江苏“咸丰七年江海关”银锭五十两,重1,867.7克。上海海关的前身江海海关历史悠久,但与东方海关和江汉海关相比,江海关的银锭数量少如凤凰。目前除了中国人民银行钱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之外还有博物馆。拍卖成交价为人民币1012000元。
首先,注意颜色
银锭的颜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银锈,二是内在的成色。在古代,银锭的纯度一般在95%以上,尤其是宋元时期。碑文为了检验银锭的成色,记载了行人、库房、称检银库、铸监等岗位。金代的银锭铸造有颜色和重量的复检程序。所以一般来说,古代银锭的纯度都是符合官方要求的,有的甚至达到99%以上。因其色泽高,当其崭新时,具有独特的明亮光泽,充满了“珠宝”。相反,假冒产品的成色往往低于95%,含银量一般在90%以下,颜色较暗。
民国15年“湖南黑铅精炼厂”银锭520锭,重1815g,表面呈金黄色光泽,保存完好,底部挂有金珠,极为精美,高腰,品种不多。此锭为民国时期湖南特有的银锭。拍卖成交价为人民币575000元。
第二,检查重量
古代银锭的重量与当时的度量衡制一致。古代银锭一般分为五百两、二十五两、十二两、五两和一两,其中以五十两最为常见。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称重制度,所以同样重50两的银锭重量也有差异,因为唐代用42克,宋代用39克,晋代用39.8克,元代用36.6克,明代用37克。所以古代五十二的重量大概是1809克到今天的2100克,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假银锭不全是真的。过去,造假者为了降低成本,要么在银中掺杂铜、铁、铅等金属,从而降低银锭的成色,要么将铜、铁或铅块包上银,做成银锭的形状,以蒙骗人们。这种藏有铜、铁等金属的假银锭,虽然重量在1800克以上,但没有真银锭重。
清代陕西“xi省宜兴炉场”银锭五十两,表面有“方”印,重1.798克。此大宝品种极为罕见,通体银白色,表面完美,底部毛孔均匀,光泽明亮,呈银白色,现代称之为五十二金元宝。拍卖成交价为人民币575000元。
第三,看毛孔
古代银锭表面经常可以看到螺旋状的丝纹,由外向内有序排列。此外,古代银锭的表面往往是微凹的。纯度低的银水如果快速冷却收缩,是不可能形成丝纹的。所以对于明清以前的银锭,看锭面是否微凹,是否有丝纹就可以知道其成色。但是到了清朝和民国以后,这种细线是可以人为控制的,所以不能单靠这种方法来鉴别清朝和民国的银锭。
除了看银锭底部是否有丝纹、酒窝、气孔或蜂窝也是鉴别方法。由于各种银锭成型过程中释放出氧气,浇注银水时,产生的气体逸出,导致银锭侧面或底部出现气孔。气孔不是很漂亮,但却成了我们鉴别银锭真伪的重要依据。毛孔深,毛孔圆润,明亮有神,说明气色高;另一方面,颜色低。铸造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气孔一般是深浅不一的小孔。锻造银锭的气孔较小,深浅均匀,一般较浅。另外,银锭的铸造年代也可以从孔的大小来鉴别。一般来说,宋元时期的气孔比明清时期的气孔大。
一件清代湖南“光绪三十年九月巴陵县熊新胜”52两龟宝,重1.862.7克,原色统一,印章清晰规整,整字两面加盖“大”、“顺”二字,品相完美。“巴陵县”的元宝这个名字特别罕见,难得一见。拍卖成交价为人民币46万元。
第四,试建模
就形状而言,银锭可分为几种:船形、条形、饼形。不同时代的银锭有不同的形状特征。比如50两的银锭也是一样的。唐代的船形银锭比宋、元、明、清、民国的都要长。宋元时期银锭两端呈弧形,虽然外围也有棱纹,但不上翘,锭面略凹,由外向内有丝线。一般来说,钢锭表面比底面大,腰部较宽。
与宋元相比,明代的银锭又短又粗,所以看起来相当厚实。腰部弧度减小,两端翅膀上翘,弧度增大。明代发现的圆形银锭很少,形状与清代、民国时期几乎相同。在清朝和民国时期,不同地区使用不同形状的银锭。因此,银锭的形状特征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清代甘肃“光绪十年天水郡金鸡”银锭520盎司,重1852.5g,在甘肃省极为罕见,是清代边疆铸造银锭的珍贵实物史料,一翼损耗小,银光五彩,制品极其精美。拍卖成交价为人民币46万元。
动词 (verb的缩写)视觉铭文
碑文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与税收、结算、朝贡有关的银锭都属于官锭,无论是否官炉铸造;另一类铭文是银宅、炉户、公司、银行等银锭,属于商业银行;第三类是以个人名义,铸造的银锭是私银。
各个历史时期银锭铭文的格式特点是什么?比如唐代的银锭中,就没有“行人”这种验色的位置,直到宋金时期的铭文才出现。唐代银锭上的铭文和时代金银器皿上的文字一样,就像笔迹一样;宋代的银锭有两种:刻的和印的。在金代,雕刻是主要的方法。元初为不规则压印排列,背面常铸有铭文,元末则以镌刻为主。明代银锭上的铭文,除“金华银”外,一般都是刻上去的,文字排列不规则。虽然井然有序,但还是感觉乱七八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