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历史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想的主要渠道。
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历史教学来说,一周两节课远不能解释历史的真谛,所以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是每个历史教师最迫切的任务。
如何通过45分钟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我认为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性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是学习者在教学后将能够做到什么的明确而具体的表达。
简单来说,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设定的,但在课堂上,教学目标必须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对教师来说,有效的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重点、明确教学主线、进行预设和生成的基础,装在教师心里;有效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说是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是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是学生总结学习所得的学习成果。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逻辑起点和终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它就像一个“路标”,引领着教学过程顺利发展。
设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对关系:
一,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历史课程目标定义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三维课程目标框架下,课程标准还明确了模块目标和内容目标。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是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框架,是历史课堂教学具体目标的要求。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教师在制定准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时,需要通过全面细致地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目标、模块目标和内容目标的指导下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从而保证这门课教学目标的科学性,避免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
比如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课《孔子与老子》的课程标准就是认识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在全面解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讲述孔子生平;举身边的例子来说明孔子的主要思想命题——仁与礼的含义;用历史上或身边的例子说明孔子的主要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说出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和影响。
过程和方法:通过介绍孔子生平,学习介绍历史人物的方法;描述孔子和百家代表人物肖像,讲述体现孔子思想核心的小故事,加深对孔子思想核心和百家代表人物思想的理解,学习和提高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初步理解用历史的眼光(观点)分析现实问题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孔子、老子主要思想及其影响的了解和分析,逐步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研究意识,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和宣传社会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体验和学习先贤们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不耻下问的优秀学习品质,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也要认识到三维目标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完成一个维度的目标后再实施另一个,两者是挂钩的。
在研究层面,我们可以把目标拆开,分三部分来讨论,但在实践层面,必须是三位一体,绝对不能人为割裂。
可以说,知识和技能是载体,过程和方法是桥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
其中“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是长期的综合积累过程,要融入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
二,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关系
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学生,教学工作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是为了学,学生的学才是真正的目的。
虽然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设定的,但它在教学过程中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丰富内心感受,提高自身素质。
因此,有效教学目标最突出的特征是,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目标的设计和编制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对自己班级的学生有详细的了解。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的学习基础,他们的优缺点,为学生找到真正的出发点。
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的知识范围和难度。
并在教学目标中体现你所知道的。
首先,教学目标中的学习要求要具体明确。
用说,提出,找出,解释,重复,正确阅读和使用;辨别、分化、分析、概括等行为动词陈述了学生学习后的行为变化、内在能力和情绪变化。
其次,教学目标要有明确的层次和梯度。
在设定目标时,根据学生的性格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既不会让尖子生觉得太容易无所作为,也不会让后进生觉得太难和迷茫。
实现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准确性的统一。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激励、规范和促进全面发展的作用,才能避免高屋建瓴和流于形式。
第三,班级回答
第三,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
设定教学目标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前提。
目标预设不同于具体教学活动的预设。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变化,教学活动的预设有可能产生新的资源,因此教师也有可能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相反,教师是否应该根据生成的资源调整教学计划取决于教学目标。教师要分析判断生成的资源是否满足或能比原计划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但教学目标并非不可能生成,课前预设不可能面面俱到,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所难免。
这时候老师的教学机智就体现出来了。
这些突发事件可能与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相违背,甚至无关紧要。我们做什么呢教学机会来之不易。如果这次突发事件带来的教育效果很明显,对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那么为什么不改变教学目标呢?当然,如果你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最好把这个突发事件引导到我们预先计划好的教学目标中去,让两者有效结合,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