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驿站有什么用?求详细解释!
明朝驿站与其说是交通枢纽,不如说是军事用途,更准确。因为,大多数时候,驿站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传递军事物资,传递军事信息,管理国家大事。
具体来说,它们的用途是:
飞军务,送报纸,转物资。比如明初,朱元璋派马云、王也等人领兵入辽后,由于当时辽东还没有完全平定,明政府不得不派十万大军到边境。但是辽东当时的经济条件实在无法养活这十万官兵,只好靠从内地转运粮食来解决十万军粮,官兵每人一月一石粮食,一年下来就是一百多万万石,特别是从江南海运过来的粮食,每年达到六十万万石。后来由于船只的增多,每年又有10万万石运出。此外,还要运输大量的钱、布、棉花、战衣、军鞋等物资。尤其是努尔干师成立后,努尔干地区的官、兵、工匠主要依靠内地温饱。大规模的物资运输是从山海关陆路运输线到辽东,从海上到辽东。一般海运的货船都是从旅顺口发货,有时会运到小岭河、柳洲河、牛庄等地。一部分粮食供给辽东军民,一部分运往努尔戆徒。因此,驿站不仅在飞行军事信息和传递文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运输物资方面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驿站在带人出差和向官员进贡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会陪同他们到北京。辽东驿站护送少数民族首领进贡的例子很多,明初对护卫进贡有明确的规定。辽东都司下二十五卫的贡品需要驿站递送,努尔干都司下的贡品也需要辽东都司驿站转运。
明代驿站管理非常严格,名称不一。在北京叫汇通阁,在外面汇通阁原来在南京,永乐年间迁到北京。正统年间,设南北司,北阁六,南阁三。设大使1名,大使2名,副大使1名。弘治年间,礼部增加了一个人,主管主客部,专司提督。在地方,驿站和转运站应受部长和省法官的双重领导。辽东都督之下没有州县,所以辽东地区虽然归山东管理,但是辽东地区的驿站、转运站实际上是由都督及其下属的禁卫军直接管理的。同时,根据辽东的特殊情况,明政府允许在都督下设立“异族馆”,特别是“高丽馆”,专门接待辽东少数民族,处理朝鲜事务。
驿站、转运站配有邮差,各地用马、驴、船夫、轿夫,视具体情况而定。按照规定,一般重要场所需要80匹、60匹、30匹;不重要的地方是二十匹、十匹和五匹马。而且每个驿站都要预留足够的食物给路人吃。
从这些资料来看,明政府非常重视驿站的管理,因为驿站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明政府在各个地区,尤其是北方边疆地区的建设和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