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景宁蘑菇之乡:来自森林深处的蘑菇文化
800多年前,颍川人跋涉出大山,徒步七八天,到安徽、福建、广西等地的深山老林中,用古老的切花法栽培野生蘑菇。
宝坑口五仙大庙,又名“三合堂”,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颍川镇位于静宁、龙泉、清苑三县交界处。这里的人们从宋代开始就掌握了伐木栽培野生蘑菇的方法。由于当地山区田地少,适合蘑菇生产的阔叶林也少,颍川人不得不周游世界,在周围的山林里种植蘑菇。在近代人工栽培香菇菌种之前,无根、无花、无籽的香菇被龙、清、京一带的菇民视为神灵赐予的礼物。
蘑菇神信仰是在采蘑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崇拜的偶像有五帝、精通蘑菇栽培的宋代诗人吴三公、明代在龙、庆、王一带制作蘑菇作为宫廷贡品的刘伯温等。到清代中后期,龙庆景的菇业达到顶峰,三县都有菇帮。一度在上海开蘑菇生意,在广东买房产。
三县菇民合资,在宝坑口建了一个菇帮办事处“三合堂”,既供奉了神,又为菇业的组织管理提供了固定场所。在当地风水师眼里,宝坑口是一个风水宝地,有“五龙抢珠”之势。三合堂原本有三个部分,一个是供奉五帝的主庙,配有戏台;二、三合堂菇社办公室,庙西侧面积最大,是三县菇民商议处理重大产业问题的会议厅,涉及公物管理、菇社内外矛盾处理、菇市信息交流等。寺后还有一间办公室,供蘑菇活动和香客使用。
土改运动时,三合堂的房子被政府改成了私房,主庙在70年代因修路被撤下舞台,现在只保留了一部分老庙。
“枫叶,夫妻分别;秋叶落时,静宁的菇民起床,到江西、安徽、广东或福建的深山里,通过插花的方式,让朽木接收漂浮在大自然空气中的菇孢子;第二年、第三年冬天蘑菇出来后,他们按照蘑菇的完整度、色泽、香味等标准进行采收,及时晒干,精选,分级。直到第二年的清明节,蘑菇们都要在山里度过一段候鸟般的生活。
因为剪花的方法是保密的,只能口述,蘑菇人在异乡的深山里通过完整封闭的生活组织方式构建了一个小社会。蘑菇是蘑菇人在山里搭建的临时住所和作坊。进入蘑菇小屋,要说行话:猪是“黑杯子”,牛是“亲情”,经常在山里偷蘑菇的达赖(老鼠)、洛桑(老鼠)。
在山里过春节,正月初一,蘑菇人会在地主的带领下在山里劳作,以示新的一年里的勤劳。回来的时候砍了一棵小杂木放在门外,表示带回了一棵摇钱树。清明节前后是结账期,菇房按照菇民所持股份分配收益,要留出干股祭拜五帝。种蘑菇辛苦,但收入有限。蘑菇人回国后,需要种一季来贴补生计。秋收后,我又进山了。
蘑菇人外出的冬天,蘑菇乡蘑菇人的孩子开始“学一个冬天”。在冬天临时举办的私塾课上,孩子们代代朗读手写的布线,内容涵盖了实用生活、外出求财等章节,教授实用的社会常识和蘑菇村做人原则。他们还需要学习记账和珠算公式,学习一些实用的拳法和拳法技巧,为以后的进山远行做准备,包括简单的拳、棍、板凳技巧。过了一两个冬天,山外的山是什么样子,山外的人应该如何相处,人应该如何与山林中的鸟兽相处,这些都会在蘑菇人的孩子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
像候鸟一样,生活和生产的方式会拉长每半年离家的思绪。清明是蘑菇镇最热闹的季节。蘑菇人在翻山越岭,经过城市的时候会买一些饼干。他们一进村,就会把它们送给孩子们作为庆祝的标志。跑来跑去喊着“叔叔,叔叔回来了”的孩子,会在旅者进门之前送上一封平安的信。
年复一年,新老菇民就这样轮换着。村口报了平安的孩子,也会在父母兄弟的榜样下,随身带着斧子镰刀,在资源有限、生产力低下的岁月里,踏上通往异乡山林的道路,肩负起一个家庭、一个乡镇的生计。
不变的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五的献帝庙会上,颍川的随机弹和布袋戏都会为蘑菇村的百姓供应一个“暖冬”。随机戏团以《万头集》的曲调演奏土胡琴,以舞台上的传统八仙戏开场。在带有地方口音的吟诵中,“空手出门,满载而归”念给回乡的菇民听,而“天河欣欣向荣,五谷丰登”则是祝愿新一季水稻丰收。人在夜深人静,半年的缺失渐渐释然。有些人因为剧情突然停止,还不想离开。
当时的蘑菇人体力劳动繁重,娱乐活动匮乏。颍川在菇民回乡感谢神灵、安慰归家的倦鸟时玩了多年的随机弹,所以也叫“菇民戏”。
从宋代到20世纪中后期,这种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景宁沉淀了丰富而悠久的蘑菇文化。既有口传插花、蘑菇、民间拳术等技艺,又有三合堂这样融合了地方信仰和产业组织功能的综合性场所,还涵盖了蘑菇、民间戏曲等地方剧种。曾经与蘑菇乡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如今它是近代静宁除“畲乡”之外又一个独特的人文历史注脚。
1957年,在相对闭塞的颍川,老蘑菇们还在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候鸟的生活。500公里外的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已经研制成功蘑菇菌种。
景宁作为人工栽培蘑菇的发源地,在20世纪60年代初引进菌种并进行尝试。最初测试的是椴木应变法,这是新旧融合的过渡方法。人工培养纯菌丝体菌种后,选择性地使用菇木(多为椴木)进行接种,提高了菇木的利用率和香菇的成活率,缩短了生产周期。
椴木接种试验成功的喜悦很快被80年代新一轮的研发任务所压抑,随着全国开始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静宁承担了国家科委制定的袋栽香菇“星火计划”研发任务。袋栽技术用木屑、棉皮、麸皮等散料代替椴木栽培蘑菇,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周期较短,产量较高。
1987,静宁袋菇研发项目再次成功。在距离静宁县城不远的袋菇种植区东弄村,山上搭起了一个盖着黑色遮光布的菇棚,一排排木架上铺着今年夏天刚种下的大量袋菇,远远望去像一层层黑色梯田。
此时距离县农业局开始在东弄村推广菌种种植已经过去了40年。从1978到1987,椴木接种法在一线菇农中普及,又一轮袋栽菇的全面普及。尽管有政府补贴,蘑菇人在试种的前几年还是免不了心里打鼓,直到1996才尘埃落定。那一年,静宁县的袋栽香菇已具规模,当年的菇民见证了从传统的切花方式到人工菌种栽培的革命性转变。
同样是在1996,中国的蘑菇产量迅速上升到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原因之一是从1994开始的“南菇北移”战略,将食用菌种植逐渐转移到资源丰富、劳动力富余、温度条件适宜的东北和华北地区。与此同时,在静宁内外科技飞速发展、菇区广泛扩张的时代,当地一批老菇民由于年龄、体力、文化程度等诸多限制脱离了菇种,颍川镇等传统菇区也转向其他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