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所有音乐的创作时间和背景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

这位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从小就喜欢波兰民间音乐。七岁写《波兰舞曲》,八岁表演。不到二十岁,他已经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的后半生恰逢波兰亡国。他在国外度过,创作了许多带有爱国思想的钢琴作品,以表达思乡和亡国之情。其中有《第一叙事》、《降A大调波兰舞曲》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有关的英雄作品。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作品,如b小调革命练习曲、谐谑曲;有哀悼祖国命运的悲情作品,如降B小调奏鸣曲;也有怀念祖国和亲人的幻想作品,比如很多夜曲和幻想。肖邦一生以钢琴为生,几乎所有的创作都是钢琴曲,因此被称为“钢琴诗人”。他经常筹钱为国外的同胞演出,却不愿意为贵族演出。1837严词拒绝俄罗斯授予的“俄罗斯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自己的音乐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向世界宣告“波兰不会灭亡”。晚年生活十分孤独,他痛苦地自称“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临终前,他请求亲属将他的心脏运回祖国。

[波兰天才]

首先,另一个神童

肖邦一家住在一位伯爵夫人的庄园宅邸的三个房间里。它们是令人愉快的房间,有白色的墙壁和明亮的天花板,窗户上有白色的沙窗帘,宽大的窗台上有倒置的金色铃铛和盛开的天竺葵。房子里有沉重的红木家具,许多书架和一个白色的圆柱形炉子。天冷时,里面的松木噼啪作响,散发出芳香的热量。三个房间中最大的一个房间里有一架钢琴。与其他天才音乐家不同,年轻的肖邦不喜欢那架钢琴。

肖邦的启蒙老师是一个奇怪的人物。他总是穿着淡黄色的外套和裤子,漆皮靴子和一件色彩鲜艳但俗气的背心。据他说,这是在一家拍卖行购买的波兰最后一位国王的财产。他总是带着一支长长的铅笔,经常用来敲那些迟钝不守规矩的学生的头和手指。他让肖邦喜欢上了钢琴,而且弹得很美,于是年轻的肖邦在华沙逐渐被誉为“第二个莫扎特”。十岁时,他被带到一位伟大的歌手面前表演。歌手非常高兴,送给他一块手表。不久后,俄国沙皇听了他的演奏,立即送给他一枚钻戒作为礼物。当时的欧洲报纸上有一句话:“上帝把莫扎特给了奥地利,肖邦给了波兰。”在肖邦还很小,记不住音乐的时候,他可以编一些草图,让老师给他写在稿纸上。后来,肖邦在他父亲教法语的华沙学会学习作曲和其他课程。当他17岁时,他终于离开学校投身于音乐。

二是“一心一意”的爱国音乐家

肖邦是第一个将一生献给乐器的作曲家。即使是李斯特,钢琴中的帕格尼尼,在晚年也转向为所有管弦乐队创作,所以当他的钢琴作品为管弦乐队改写时,听起来一样好——甚至更好。但是肖邦没有试图在钢琴上模仿管弦乐队。他能用钢琴比任何其他乐器更好地表达音乐。无论肖邦作品的节奏是怎样的——无论是圆舞曲还是波兰玛祖卡舞曲还是波兰舞曲——旋律几乎总是以简单的阿巴三部曲的形式出现。他的音乐不同于贝多芬的奏鸣曲,就像一首短而完美的诗不同于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样。肖邦在维也纳举办了两场成功的音乐会,然后想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寻求名声。在华沙举行了三场告别音乐会后,他出发了。在他走远之前,他的老师和以前的同学拦住了他的马车,为他唱了一首合唱曲。然后他们送给他一个装满家乡泥土的银色纪念杯,希望他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家乡。虽然他再也没有回来,但他从未忘记他出生和长大的祖国。

-

第三,巴黎岁月

肖邦到达巴黎后不久就成为巴黎最时髦的老师。他想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学生,价格是最高的。他在班上就像一个王子,总是戴着白羊座的手套,由仆人陪同,坐着马车来。李斯特把他介绍给杜德万特,一位以乔治·桑德为笔名的著名小说家。通过她,他被吸引到以巴黎为家的艺术家、作家和音乐家的欢乐圈子里。但所有降临在他身上的成功和乐趣,永远无法让他忘记波兰的荣耀和悲伤。肖邦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是他各种感情的短音画。有些是取自他自己的生活——他在扎尔卡岛上拜访乔治·桑德和她的女儿们时写的梦幻夜曲和简短的前奏曲,还有那些圆舞曲——尤其是降D大调的那首,据说是他看了乔治·桑德的小白狗追尾巴后写的。但是他的音乐更大的一部分来自于他对出生地的热爱。

第四,波兰节奏

肖邦的许多伟大作品都是以两种古老的波兰舞蹈——玛祖卡和波罗乃兹——的节奏写成的。波罗乃兹舞是一种贵族舞蹈——王子和英雄们在国王的宝座前稳步庄严地行进。肖邦以这种形式创作了他的一些最宏伟的作品。肖邦经常看玛祖卡舞。这是一种乡村舞蹈,波兰农民试图在充满活力和欢乐的情况下忘记生活中的艰辛。它的节奏是每小节三拍,在最后一拍,舞者的脚跟一起点击,以加强一拍。肖邦创作了五十多首玛祖卡舞曲,在这种节奏中,他表现了从悲伤、神秘到生活欢乐的各种感受。肖邦的降B小调大明曲是基于一首古老的波兰诗歌,而他的四首民谣讲述了波兰最伟大的诗人写的四个故事。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是关于一个年轻的骑士对一位美丽而神秘的女士的爱。甚至他的练习曲不仅仅是一些练习,还有一些音乐小品。所有想成为著名钢琴家的学生都想学的伟大的《革命练习曲》,是在肖邦听说波兰人一次次起来反抗俄国,却一次次被残酷镇压的时候写的。浪漫主义大师舒曼曾这样形容:“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肖邦的音乐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也许是因为它不仅讲述了波兰的美丽和悲伤,还讲述了一种激昂的爱国情怀。肖邦在巴黎的朋友、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当他坐在钢琴前时,我觉得好像是一个来自我出生地的乡下人在向我讲述我不在时发生的最奇怪的事情。有时候真想问他:‘家里的那些玫瑰还在热情地绽放吗?“那些树在月光下依然歌唱得如此美妙吗,”这位优雅的小音乐家“迷人的微笑,愉快的态度和天使般美丽的卷发”成为了巴黎客厅的宠儿。但是在巴黎生活的经历破坏了肖邦的健康,他变得敏感易怒。一次争吵之后,他和乔治·桑德十年的友谊彻底崩溃了。

[钢琴诗人]

首先,复杂的歌名和别致的作曲

肖邦一生有很多作品,都是钢琴作品,其中十分之九是钢琴独奏。但最麻烦的是,他的大部分作品只有体裁没有标题,很多作品即使按体裁和体裁做了标注和编号,还是很难搞清楚是哪一部。所以后人在检索肖邦的作品时,往往以作品编号(op .)作为检索的主要依据,因为作品编号不会出现重复和混乱。

没有钢琴键盘,肖邦无法作曲。据当时的人说,肖邦擅长钢琴即兴演奏,一气呵成。但当他着手思考即兴创作时,却异常费力,稿纸上往往留下许多涂改的痕迹。做了很多作品,每次他自己弹都会有修改版。可见肖邦对作曲是很有感情的。

二、肖邦的信条:让人猜!

“脱下你们的帽子,先生们!这里是个天才!”这是18311 2月,舒曼在《流行音乐》第49期上发表的一篇评论肖邦作品2号的文章中对肖邦的称赞。本文是舒曼的第一篇乐评文章。德国人对肖邦的了解是从舒曼的文章开始的。

从1827到1828,肖邦写了第二部作品,为钢琴和乐队而作的变奏曲,主题是莫札特的歌剧《唐璜》第一幕中唐璜和塞利纳的二重奏。

1831 10 10月27日,德国钢琴家朱利叶斯·诺尔(1807-1861)在莱比锡布公会音乐厅首次登台,演奏肖邦的第二号,舒曼在评论这段音乐时,用了朱利叶斯的名字作为笔名。

183112 16肖邦从巴黎写信给他的朋友Wojciechowski说:“前几天,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卡塞尔的热情的德国人写的长达十页的评论,他在冗长的介绍(Op.2)后逐段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按照正统的观点,它们不是变奏,而是一幅想象的图画。他说,在第二个变奏中,唐璜和利奥波德罗在互相追逐;第三变,唐璜吻了塞蕾娜,让马特奥觉得恶心。唐璜和塞利纳正在柔板的第五小节中接吻。这位作家的奇思妙想令人啼笑皆非,他迫不及待地将这篇文章发表在《音乐杂志》(一份属于他的女婿菲蒂斯的刊物)上。善良的希勒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他非常关心我,并立即告诉菲蒂斯的岳父,他写的那篇评论对我没有好处,反而有害。“肖邦提到的费蒂斯(1784-1871)是比利时音乐家。1806年,他娶了《国家信使报》编辑罗伯特的女儿阿黛尔·赖德。菲蒂斯在1827创办的音乐杂志,是一份周刊。那么,写那篇评论文章的“热情的德国人”应该是罗伯特。肖邦最反对用文字解释自己的作品。伦敦的音乐出版商威塞尔(1797—1885)为了吸引眼球,经常在作品中加入荒诞的标题。比如降B大调变奏曲(Op.2)标注为“向莫扎特致敬”;

导言和波罗乃兹(Op.3)被标记为“快乐”;马祖卡风格的回旋曲(Op. 5)标注为“Posiana”;《三夜曲》(Op. 9)标注为“塞纳河在流”;另外三首夜曲(Op. 15)标注为“西风”;降E大调圆舞曲(作品18)标为“邀舞”;博莱罗舞曲(Op. 19)标注为“安达卢西亚回忆”;b小调谐谑曲(作品20)标记为“地狱的宴会”;第一首歌谣(Op.23)标注为“无词叙事诗”;两首夜曲(Op. 27)标注为“悲伤”;降B小调谐谑曲(作品31)标记为“沉思”;另外,两首夜曲(Op.37)标注为“叹息”;两只波罗乃兹(Op.40)被标记为“宠物”;马祖卡舞被统称为“波兰回忆”。1841年,肖邦在诺安写给朋友丰塔纳(1810-1869)的信中愤慨地说:“至于威塞尔,他是个傻瓜,是个骗子。当你给他写信时,你可以说你喜欢的...如果他总是因为我的作品赔钱,那是因为他不听我的建议,加了愚蠢的标题。来自我内心的声音教导我不要再给他任何作品加上这些名字。你可以尽可能尖锐地跟他说话。”

在肖邦看来,“热情的德国人”和威塞尔一样愚蠢可笑。但文章中这个德国人所描述的“一幅想象中的画面”可能不是他的发明,而是追随舒曼的脚步;因为舒曼的文章也讲了第二变奏“像一对恋人(但不是唐璜和他的仆人利奥波德罗)在追逐”,而优美的降B大调是“恋人的初吻”等等。舒曼喜欢给自己的作品加上文学标题,比如《嘉年华》(作品9)、《幻想曲》(作品12)、《童年场景》(作品15)、《少年歌集》(作品68)、《森林场景》(作品82)。肖邦讨厌这样。他的《G小调夜曲》(Op.15 No.3)本来想打上“对悲剧《哈姆雷特》的反思”的字样,后来取消了。他说,“让人们去猜。“让音乐自己说话,不要把主观想象强加给听众——这是肖邦的信念。“让人猜”这句话对肖邦的作品具有普遍意义。

一、21夜曲(全)

肖邦短短39年的人生,是由无数耀眼的琴珠和玉片组成的。他出生于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思潮汹涌。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在音乐史上他一般被列为浪漫派。

只要人们提起肖邦的《夜行》,自然会让人想起约翰·菲尔德(1782-1837)。因为费尔德是夜曲的鼻祖,而且是费尔德率先把“夜曲”作为钢琴作品的创作方式。他从1813到1835创作了18首钢琴演奏夜曲,其特点是低音部分起伏的伴奏音,衬托右手弹奏的甜美主题旋律。1814年,费尔德的三首夜曲在莱比锡出版,成为肖邦夜曲的源头。虽然根据史料记载,肖邦在1833年之前并没有亲自与费尔德见面,但肖邦早在1818年就开始在华沙演奏费尔德的作品。到达巴黎后,肖邦经常将费尔德的夜曲作为音乐会曲目或教授学生钢琴。

肖邦本人天生就特别适合演奏夜曲。在性格上,他不喜欢庸俗的高雅风格和高尚的情操,这使得夜曲在甜美的旋律中自然地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从体型上来说,肖邦体弱多病,不适合演奏响度大的宏大作品,但他细腻的情感和如玉般的音乐变化,却成为了夜曲迷人的气质。然而,他的Op.09的三首夜曲刚发表时,就遭到了德国著名乐评人利尔斯塔的无情抨击,认为肖邦的作品与费尔德的夜曲相比不自然,加入了过多的“香料和胡椒”。今天,除了在音乐史资料中看到费尔德的乐谱,他的作品很少出现在音乐会上,但肖邦夜曲的优美旋律,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巨变,依然闪耀在今天的夜空中。或许正是肖邦夜曲中的这些“香料和辣椒”真正满足了现代人的胃口?!

虽然有学者介绍肖邦的夜曲,甚至会介绍《贝尔瑟斯》和《船歌》。但我们现在所说的21首夜曲,并不包括这两首曲子。这21首夜曲写于1827年至1846年,这是肖邦创作的黄金时期。其中三部是在肖邦去世后出版的。比如op . 19《E小调夜曲》就是肖邦的好朋友朱利安·丰塔纳在家中发现的,并在肖邦家人的同意下出版的。op . 21《C小调夜行曲》原本打算作为Op.32-3出版,后来临时取消了。这两部作品受到广泛质疑,所以没有收入《鲁宾斯坦与弗朗索瓦全集》。

肖邦在一生的创作中不喜欢用文学标题来注释自己的作品,所以《雨滴前奏曲》、《革命练习曲》、《小狗圆舞曲》等名字都是后来出版商加上去的。比如Op.06《g小调夜曲》,写于1833,是肖邦看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后写的,他内心的犹豫、压抑和焦虑都被写进了这首悲壮的夜曲里。他原本打算在这首夜曲中加入“悲剧哈姆雷特”这几个字,但后来不想文学标题破坏了音乐的神秘感和想象力。至于有文学内容的作品,比如《歌谣》,他没有做任何解释,而是希望演奏者和欣赏者以纯音乐的形式去欣赏。因此,理解肖邦夜曲创作的背景就显得尤为困难。幸运的是,他的21首夜曲中,有一大半是献给至亲好友的,我们可以顺着这条线索去寻找一些写作时的线索。

Op.9的三首小夜曲是肖邦在九月到达巴黎之前写的。他在沙龙遇到朋友时,经常喜欢弹奏降E大调二号夜曲,这已经成为最受欢迎和喜爱的作品之一。当肖邦第一次到达巴黎时,他使用的是一架埃拉德钢琴。这种钢琴键盘比较重,弹起来往往很难弹得很快。于是,肖邦的好朋友卡米尔·普莱耶尔(1788-1855)慷慨捐赠了一架琴键灵活的钢琴。这架钢琴一直陪伴着肖邦,直到他在1879年去世。肖邦将自己的第一号作品《降B小调夜曲》献给了博莱伊夫人,以表对他们友谊的感激。

Op.15的三首小夜曲献给肖邦的另一位朋友(弗里德里希·希勒,1811-1855)。希勒是一位全能的音乐家,同时也是钢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肖邦初到巴黎时,师从弗里德里希·布兰纳(1788-1849)学习钢琴。希勒看到肖邦的钢琴技巧早已超越了卡克·布兰纳,于是经常鼓励他,有时还捉弄卡克,消磨他的精神。所以,肖邦虽然初到巴黎这个陌生的地方,但他浓厚的艺术气息和人情味是暂时抚慰他思乡之情的唯一手段。

虽然路易·埃勒特把F大调夜行曲的开头描述成左手的装饰性三连音,像肖邦用柔软的蝴蝶翅膀拂过的主题,但25小节过后,感情如潮水般涌出,银色的月光在其中闪耀。肖邦夜曲的发展似乎从这首《F大调夜曲》开始有了极其明显的变化。他已经完全跳出了费尔德夜曲的风格,他对故土思念的热情,他对革命动乱的悲愤,他高贵典雅又忧郁犹豫的气质,都毫不掩饰地融入了一个戏剧性的乐章。

在最著名的F大调第五夜曲中,我们甚至可以听到孤独的浪人在宁静的夜晚思念家乡亲人的声音,18节沙漠的感觉,25节到35节内心波涛滚滚,再次说明了肖邦背井离乡的孤独,祖国的灾难,亲人分离的痛苦所带来的悲剧性风格转变。G小调第六夜曲,68小节的戏剧性高潮,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在作品Op.27之一的《C小调夜曲》中,让·金斯基认为:“这是对一个安静的威尼斯夜晚的描述。恐怖的杀人现场过后,海水淹没了尸体,却依然平静地反射着月光。”或许,他在左手波浪式起伏的伴奏和主题旋律的不和谐中,找到了一种悬疑的描写性格,导致了这样的联想。另一方面,亨利·T·芬克高度赞扬了这首曲子。他说:“这四页乐谱所包含的巨大的情感变化和天才般的戏剧精神,比许多400页乐谱的歌剧更加丰富和强烈。英国风琴手查尔斯·威莱比说:“如果把简单作为评判艺术的一个因素,我们将永远找不到比它更高的艺术作品。“根据美学中的‘饱腹原则’,即创作要用最简单的材料表达最丰富的精神内涵,那么这首《C小调夜曲》无疑是一首杰作。

另一首曲子《降D大调夜曲,第八号》是同时期的作品,但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它从头到尾只有一个主题,但左手的伴奏和右手的主题旋律构成了一首美妙甜美的夏日二重奏。主题重复三次,由弱到极弱,再到强,形成引人入胜的情感起伏。

两首夜曲,Op.32,似乎从强烈的描写和戏剧化的性格上回归了费尔德的风格。其中《B大调夜曲》以其出人意料的长度、开放式的结尾和缺乏重复的自由形式,以及颇具戏剧性的结尾,给人一种不落俗套的清新感觉。降A大调夜曲《第十号》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华尔兹般的节奏,后来被芭蕾舞剧《仙女》(les Sylphides)采用并改编成管弦乐。

详情见/news/342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