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穆曾是什么样的,阿诗真的存在吗?

穆曾(1587-1646),本名长青、一心,本名华岳、白胜,在纳西族被命名为阿宅寺。明代第十二任漓江知府穆青的长子。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11岁被任命为知府。

电视剧《幕府风云》中的穆曾和阿列克秋

穆曾是我省乃至全国少有的少数民族藏书家。也是丽江470年来22代人中学习中国文化最多的开明英语大师,在政治、经济、文化、图书保存等方面都有很大成就。纳西族成为我省文化发达的少数民族,与穆曾发扬重视祖师爷学习、介绍中华文化、读书、重视文化教育的风气是分不开的。《明史·土司传》说:“云南地方官皆知史书,礼义之士,以丽江穆氏为首。”可见,当时丽江木土司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接受是首屈一指的。木土司以“地大物博”、“传世最远”、“富冠诸地方县”并称为云南三大地方政权。同时也为清代以后汉族文化的普及和纳西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木曾统治时期,因为他的诸多功绩,成为纳西族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也被当地人尊称为“撒旦·杰伯”(丽江之王)或“木之王”。在很多寺庙里,都有他的形象,并以后世闻名。

穆氏家族的兴盛并非偶然。穆曾的祖先提倡学习汉诗和书法文化。穆曾自幼爱书,熟读经典史书,励精图治,志存高远。当木曾担任世袭酋长时,四川农村的土著首领想带着牧之新历的少爷,带着数千骑兵入侵边境村庄。“总有一天,敌人要吃几代人的亏。”肖木增深知这个道理,不顾年少,他带领家人克敌制胜,亲手击鼓,拿着石头前进。"丈夫不应轻视年轻人。"所有的士兵都看到了年轻人。穆土司的势力范围逐渐扩大,外敌再也不敢进攻,穆曾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巩固,为穆曾一心一意发展丽江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铺平了道路。

“一生志存高远,功业亨通”,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他从惨痛的教训中得知,唐朝中央政府支持南诏抵抗吐蕃,支持南诏吞并其他诏令,导致诏令最终失败。他明白依靠中央政府赢得支持的重要性,因此扩大了自己的权力。万历四十六年(1618),采取侵略友好的政策,在辽阳有战事时,积极向朝廷捐650元。万历皇帝欢喜道:“远在偏僻处的丽江大臣听说了小偷的行为,帮他赔了一万块钱。他急大众之所急,所以能乐此不疲。他应该加三件衣服以示劝告。”万历四十八年,北京军解放前捐银1.22两买马。万历皇帝给了“忠”字。天启二年(1622)又捐银1.2万两,矿产土特产,十件事被忽略:“一是敬天,二是爱,三是爱民,四是用贤,五是用能,六是明辨是非,七是慎刑,八是忠信,九是和辽,十是圣明熙宗大悦加纳王国,京都争相传阅。据《明史》记载,穆向明朝进贡达18次之多。穆土司还承担了被封、发配朝鲜、朝贡、征调粮草等义务,积极帮助明朝平定乱局,借机扩充军力。穆氏家族对中央王朝的依附和扶持,使明朝将纳西族穆氏家族视为可以“控制吐蕃”、“编宁之境”的“西北藩篱”,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和封爵,其中记载多达28次,如万历三十四年,授予中宪大夫。天启三年,钟贤博士被授予云南公共事务大臣的右职。崇祯十三年,授左布政使四川布政司。十七年,秦家太仆寺被授予正卿称号。正是由于朝廷的多次嘉奖和嘉奖,以及权力的扩大,穆政权更加强大,势力范围更加广阔,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更加密切,为纳西族的发展和先进文化的吸收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有了上述条件,木增在任内大力发展经济,在四川南坪、中甸、未夕、宁蒗、木里、西藏盐井等地开发了银矿、铜矿、金矿、铁矿、盐矿。康巴藏区组织水利建设,引进水稻。发行带有木曾铸字样的银锭。并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兴土木,扩建并修建了穆衙门,修建了,修建了白沙大定亭、金刚殿等建筑,修建了寺,捐资重修了何庆庄的子宫,捐资修缮了陆丰大石桥、宾川五孔大石桥、西藏盐井桥等。万历年间,穆曾捐资65438+10万两白银在鸡足山上修建斯坦寺,并在永胜、宾川、邓川购买1万亩田地,捐赠给鸡足山,为鸡足山刻经,并请徐霞客撰写《鸡足山志》。新编《云南通志》说:“山中,功德最重。”

纳西地区是南传藏族文化和北传云南大陆文化的交汇点。在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出于穆统治的目的,穆曾采取了“兼收并蓄”的宗教政策,在丽江地区实行了“因俗而治”和“因俗而适”的开明政策,承袭了先人的方略,扶持了藏族、蒙古族深信不疑的藏传佛教。支援藏区修建多座喇嘛庙,在鹤庆龙华山、西山、松桂等地修建佛寺,捐赠佛经(现鹤庆县图书馆藏有江苏穆曾刻制并捐赠给鹤庆佛寺的佛经10余种)。

穆曾不仅熟读经典和史书,而且文学修养也很好。他在纳西族家庭中也非常重视和提倡中国文化。他想尽办法聘请大陆学者在丽江给他的子女教授中国文化,或者把他们的子女送出去系统地学习和接受中国文化教育,使先进的中国文化在丽江纳西族地区得到传播。与此同时,在漓江建立了“宋玉书院”和“万卷楼”,免费广泛收集各种书籍。据乾隆《丽江赋志》说:“易读传诵,甚得人心,家有万卷楼。我和杨慎、张寒唱了很多。”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国文化,穆曾花重金在住处左侧修建了一座三层土楼,并以工作为代价,从内地购买了大量书籍,放在三层楼内。

“楼里有几万本宋明古籍善本,群书也可以备。”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卷楼”,穆曾有《查册》诗;“万卷浑如架,藜麦小亭满云”,形象地描绘了“万卷楼”藏书之丰富

而这枝繁叶茂的万卷楼,也是穆氏家族传承经典、传授科目、以歌会友、取长补短的主要场所和文化享受。虽然现在的建筑已经毁坏,书籍也丢失了,但仍有零星的书籍散落在民间,上面印着“万卷娄机”的字样。穆曾不仅修建了自己的藏书楼来收藏书籍,还在许多寺庙中修建了专门的藏经阁。根据历史记载,清代丽江有许多寺庙。这些寺庙和道观都有藏经楼,收藏了相当数量的经书。如鸡足山的华严寺,应穆曾的要求,明熙宗将佛经藏于此,并将此寺命名为“朱郭斯坦寺”。永胜灵源寺坎农吉藏经楼也收藏了相当数量的典籍。在从岑山解放寺隐退专心读书写作期间,穆曾还翻印刻本《慈悲皇帝梁自白》一卷,存放于寺内。这些经文中的一部分至今还藏在丽江县图书馆。这些卷轴保存至今,与穆曾一生爱书,一心向佛是分不开的。他在倡导学习中华文化的同时,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聘请藏族僧人到丽江,编纂印刷藏传佛教经典《大藏经》,历时九年,于天启三年(1623)刻成108卷。这是藏区第一个正式的甘珠尔刻本,是大昭寺的珍贵文物之一。

天启四年(1624),38岁的穆曾功成名就,隐退,让位给儿子木易,安静地住在玉龙山南知山山庄,大半辈子都在神秘居,写诗写文,教育子女。穆曾本着“一夫有万卷书,何以自诩南方百城”的精神,积极欢迎中原地区的学者名流和各界人才来丽江促进文化交流,与本省和中原地区的著名学者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他先后邀请徐霞客到丽江,却出家为僧,与他交朋友。与杨胜安、张志春、董其昌、周延儒、张邦基等著名诗人和书家,互相唱和。这样的交往开阔了穆曾的眼界,在文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代代相传的诗歌被赋诗千余首,分别收录在《云丹墨》、《孔翠菊集》、《小月堂集》、《出山逸集》、《山治集》、《广碧塔诗抄》等六部文集。有一些书的节选,比如《滇南小诗》、《云南诗集》、《云南诗集》、《云南诗集》、《云南丛书》。徐霞客来丽江时,穆曾还让他教儿子国学“一窥原文”。穆曾不仅从中原请来了一些国学老师、医生、画家,如明代的纪、、画家马孝贤、名医杨辉等,还聘请了采矿技师、建筑人才等能工巧匠来丽江,促进了丽江科技的发展。

由于穆土司对汉文化的积极介绍和倡导,穆氏家族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造诣,涌现出以穆公、穆曾为代表的一批明代穆土司作家,开创了纳西历史上汉文化造就作家文学的新篇章。除穆公、穆曾外,穆泰、高木、穆青等人都能用汉语写诗,并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他们的作品也分别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