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理发的历史?

很久以前中国还没有“理发”这个词。以为“头发”是受父母影响,不能随便剃掉的。所以,当时男女都留长发,只是头发的卷曲方式不同。汉代就有以美发为职业的工匠。

南北朝时期,南梁的贵族子弟都是剪发刮脸。当时理发师行业非常发达,出现了专职理发师。“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朱在《诗·周松·季梁》注释中的“是梳子”一句中解释说:“理发推子也是梳子。”

宋代理发业比较发达,有专门制作理发工具的作坊。那时候剃发有个专门的名字叫“等信”。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技能,一个行业。

在元明时期,人们理发更为普遍。清朝时,满清贵族为了实现长期统治的需要,强迫男人剃光头梳辫子,“留头不发,留发不发。”人们别无选择,只能剃掉额头顶上的头发,美发行业空前发展。那时候到处都是理发师,理发师叫卖铁夹(音叉)给人理发。

由于不同朝代对头发的清洁和卫生处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叫法,如明代的“篦头”,清代的“剃头”,还有“削头”、“推头”。

中国创办的第一家理发店建于清朝顺治年间的奉天府。辛亥革命后,很多来自中国的日本理发师回国开理发店。

理发的历史和理发师的历史;

我们现在所说的理发师、美容师,在古代被称为“等信”、“剃发工”、“镊子工”,俗称“美发师、美发师、整形师”。美发美容自古有之。据说伏羲出生的时候就开始是椎髻,现在已经不发了。汉族的发式一直与少数民族不同,比如披发、碎发,或者编发,直到清兵入关。古人把头发盘成发髻,古代的理发是把头发泡起来梳。男女都要用梳子和箅子。《诗经·潇雅·采青》中,一个女人采青,以为丈夫会回来,“献歌于局,空谈误国”。意思是我头发卷曲蓬松,回家洗吧。《左传·Xi公二十二年》:“寡君使仆持巾栏,以壮其子。”这说明在古代,贵族们都有人给他们梳头。在古代,男女成年后,都要戴上皇冠,绑起来。对罪犯的惩罚,还有只除鬓角的惩罚,需要专门的“梳工”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绵学》说,南朝贵客的子弟“皆熏衣刮面”。再加上普通人也要理发,于是朝廷就有了梳子工,民间也出现了为平民服务的梳子工。最迟在宋代,私人理发业已经形成规模。宋·洪迈《简毅志义》(卷十二)成都镊子:“郑和早期,成都有镊子,行于尘室,妻独居。有道士来要求脱毛,先交了200元”;宋代张的《簋》中也有记载,有一次叫一个镊工给他梳头,给了镊工五千块钱。宋元时期的理发师都是被召去的,就像卖茶的被称为“茶医”一样,随时都被召到袖手旁观。那时,理发师不仅有商店,还有行会。宋·周觅《武林外传》记载,当时临安有一个“净发社”。元代,据延祐元年(1314),长兴郡建东岳宫碑,碑上铭文记载“净配”。理发师协会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清兵初入关时,曾发布“理发令”,将汉人的头发改为发髻,而不是剪发。当时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举。当时有人特意带了一张理发的照片,然后挂熨斗的地方原来就是挂刀的地方。如果他们拒绝刮脸,他们立即被斩首。直到辛亥革命后才把辫子去掉。中国人的头发和发型,也经历了血腥的考验!

作为一个行业,它也有自己的祖先。清代纪昀在《乌市杂记》中说:“剃头匠的神叫螺祖,每逢比武,剃头匠都要到庙里去。”旧时代记载理发业行话、隐语的《净发指示》,现在保存在永乐大典,但《净发指示》的创始人是螺祖,他也叫罗真人,说:“罗真人住在江东,七岁学艺。徐炳年中,刀动玄宗。”据此,螺祖应该是唐朝人,但《网发笔记》也说,螺祖在祭奠该教派时,曾为皇帝“整过龙颜”,皇帝送给他珍贵的玉石和珍珠,他却不肯归还。但唐代并没有皇帝祭祀该教派,所以传言可能不准确。民间也有说,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她的儿子驴头王子很专制。剃光头没人能伺候好他,还准备杀人。虽然螺祖很年轻,但他很有技巧。自动为师傅剃了驴头王子的头,拯救了天下剃度师傅,因此被尊为始祖。

更有趣的是,在古老的理发业中,八仙人吕洞宾被招为创始人。据说清朝雍正年间,雍正头上有一道很长的疤,很难剃,很多工匠都被杀了。有一天,一个道士来给皇帝自动剃头。他剃的很好,但是脖子上有个红圈,就被拉出来连续剪了三次头,剪完又长回来了。我这才知道,那个理发的道士是神仙吕洞宾,那个红圈是给皇帝治疖子的。雍正答应以后不杀理发师,封理发师为“半副驾,小执事”,并赠对联:“行天下一流之业,用天下最大之努力。”吕洞宾还将他的美发技术传授给理发师,因此吕洞宾被尊称为创始人。这些传说中有很多虚构的东西,有些传说还把吕洞宾理发归功于清代的罗真人。真正的人姓罗。

这些传说在过去被作为理发师行业的秘史流传下来,尤其是对于螺祖来说,他每年7月13日和螺祖的生日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会议。上世纪40年代,北京举行盛会,就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因为参加的人太多,精忠殿举办不了,可见其盛况。

如今的美发美容行业已经以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为了满足当今人们的审美和洁净需求,美发美容行业依靠的是现代化的规范化管理和科学技术,而不是神出鬼没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