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苏州园林的资料。

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一直以美丽的风景和优雅的花园而闻名。有“江南园林天下第一,苏州园林江南第一”的美誉。1985年,苏州园林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据记载,苏州有大小园林近200座。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宋(960 ~ 1279)、袁(1271 ~ 1368)、明(1369 ~ 168)。“四大名园”与同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师园、环秀山庄、艺术园、情侣园、静修园一起,构成了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

苏州的古典园林和家居是一体的,可以欣赏,可以旅游,可以居住,可以体验舒适的生活。这种建筑形式的形成,是人类在缺乏自然风光的人口密集的城市中,依附于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美化和改善生活环境的一种创造。

苏州地处水乡,湖泊池塘星罗棋布。因水造园十分有利,附近太湖石丰富,适合建造精美假山。苏州历代繁荣,官富民殷,完全有资格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另外,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流传千古。无论是乡村民居还是官邸,其设计和建造都是细致而巧妙的。这些基本因素极大地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据地方志记载,苏州园林在布局、结构和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起源于苏州园林鼎盛时期的四大古典园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充分体现了我国造园艺术的民族特色和水平,建筑种类繁多,保存完好。这四座园林占地面积不大,却巧妙地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和技巧,将亭台楼阁、喷泉与花木相结合,模拟自然风光,营造出一个“城市森林”、“生活在闹市,亲近自然”的理想空间。它们系统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装饰、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它们是明清时期(14 ~ 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较高的居住文明,曾经影响了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风格,促进了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和发展。在美化人居环境,融合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方面达到了历史高度,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艺术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建筑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既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又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法用石、雕刻、装饰,以及花草树木的寓意、叠石的情怀。它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美丽艺术,而且储存了许多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和精神内容极其深刻。有的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种哲学观念和思想流派;有的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借助古典诗词和文学作品,对景观进行点缀、萌发和渲染,使人们在居住和游览的过程中,把风景变成感情,产生艺术美,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该园收藏了保存完好的中国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此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第一座屋园结合的宅园,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居住和离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风景园林史

苏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宋代以来的一千多年间,保存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私家园林。所有这些古典园林,在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和风格上,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景观对比、景观遗迹的尺度变换、层次协调、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等各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并将亭、台、楼、榭、泉、石、花、树结合在一起,在城市中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整体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花园。私家园林最早见于东晋(4世纪)的邳江花园,当时称为“吴中第一”。此后,园林蓬勃发展,名园越来越多。据苏州官方记录统计,苏州有周代园林6座,汉代4座,南北朝14座,唐代7座,宋代165,438+08座,元代48座,明代271座,清代130座。现存的苏州园林多为明清建筑,包括数百座古典园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在16 ~ 18世纪的鼎盛时期,苏州有200多座园林,现在保存完好的有几十座,使苏州被誉为“人间天堂”。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拙政园、留园、大师园、环秀山庄都诞生于苏州私家园林的鼎盛时期。它们因其意境深远、建造精美、艺术典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评价苏州古典园林的:没有哪个园林能比苏州这座历史名城的园林更能体现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在短距离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为实现这一设计理念的典范。这些建于11 ~ 19世纪的园林,以其精心的设计,体现了中国文化顺应自然、超越自然的深厚意境。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主人园、环秀山庄根据文化遗产选择标准C(ⅰ)(ⅱ)(ⅲ)(ⅳ)(ⅴ)于1997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沧浪亭、狮子林、艺术园、夫妻园、静修园也于2000年被扩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文名称:苏州古典园林

1.遗产登录流程

65438年至0997年,作为苏州古典园林代表的拙政园、留园、大师园、环秀山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情侣园、艺苑、静修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建工程,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遗产登录标准

登录是因为它符合以下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

㈠代表独特的艺术成就和天才的创造性杰作;

(二)在一定时期内或者在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能够对建筑艺术、纪念艺术、城镇规划或者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㈢它可以为消失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或至少特殊的见证;

(四)人类历史发展中建筑风格的杰出范例;

㈤可被视为传统人类居住或使用场所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特别是在不可逆转的变化影响下。

3.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典园林

沧浪亭

位于苏州南部的三元坊,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占地面积10800平方米。园中一泓碧水,波光倒影,胜景万千。沧浪亭始建于五代王之子钱的台球厅。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花4万元买下了这座废园,并加以修建,还在水边建了一座亭子。因为那种“汹涌波涛中的水是清澈的,你可以舔我的流苏;汹涌波涛里的水浑浊,能满足我的脚。书名为沧浪亭,名为沧浪翁,人称沧浪亭。欧阳修应邀写长诗《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无价,可惜只卖四万”。从此,“沧浪亭”声名大噪。苏执政后,沧浪亭几经废弃。南宋初(65438+2世纪初),曾是著名抗金名将韩世忠的住所。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巡抚罗松重修园林,将滨水亭移至山顶,形成了今天沧浪亭的布局基础,并以文徵明隶书沧浪亭为匾。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再次重建,成为今天的样子。沧浪亭虽因历代变迁已非宋初模样,但其古木古木,古色古香,始终保持着旧时的风貌,部分反映了宋代园林的风貌。

踱步沧浪亭,进园门之前,会看到一池碧水环绕着花园,四周是嶙峋的岩石和蜿蜒的回廊。走廊的漏窗,将园内外的山川融为一体。公园以岩石为主,古树参天,山下凿有水池,蜿蜒的长廊连接山川。沧浪亭外有临清池、曲兰回廊、古树灰树、叠湖石。人们称之为“千古沧浪为崖,沧浪为亭,水之园也”。

沧浪亭主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建筑环绕。亭子和沿山起伏的长廊,也是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长廊上漏窗的渗透,沟通园内外的山与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子融为一体。花园四周石径环绕,古树葱郁,翠竹掩映,藤蔓垂挂,野花烂漫。它简单而自然,景色像真正的山野森林一样绿。

著名的沧浪亭隐藏在山顶。它高高耸立在群山之中,屋檐高耸。亭子结构古朴,与整个园林的氛围相协调。亭子周围有五六棵几百岁的大树。亭子上的石额“沧浪亭”是俞樾所写。石柱上的石刻:清风明月无价;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一部分选自欧阳修的诗《沧浪亭》,第二部分来自苏舜钦的诗《过苏州行》中“青杨白鹭皆自得,近水青山皆多情”的句子。整个花园的漏窗是***108,花样繁多,图案各异,都是做工精致。依山而建的漏窗59扇,在苏州古典水屋园林中绝无仅有。

园中最大的主体建筑是假山东南的“明道厅”,宽三间。明道堂取“若听无邪,则道明”之名。它是明清两代学者讲学的地方。大殿四周假山古树环绕,殿宇宏伟庄严。墙上挂着的宋碑石刻拓片有三幅,分别是《天文图》、《宋玉图》、《宋平江图》(苏州市地图)。相传乾隆皇帝南巡时,在江浙一带颇有名气的苏州评弹艺人王曾在此讲学。在塘南,“华钥境界”、“发起石楼”、“坎山楼”等几个亭子,都是各有千秋。折向北,有三堂,名为“翠玲珑”,四周翠竹环绕,因有“日光穿竹,玲珑剔透”之意而得名。

竹子是沧浪亭自苏舜钦建馆以来的传统植物,也是沧浪亭的特色之一。现在种植了20多种竹子。“翠玲珑”亭连接几间大小不一的侧室,使亭内曲折青翠,芭蕉竹柏环绕,风初吹,杆摇空,滴绿沁人心脾。与“翠玲珑”相邻的是500座圣贤庙。寺内三面石壁上嵌有594尊与苏州历史有关的平面石刻人物像,为清代著名人物顾廷周所刻。500圣贤只是被围捕。每五幅画像上刻有一块石头,石头上刻有四句赞美的话,从中可以知道这些古代先贤的大致情况,他们与苏州历史有关,从春秋到清朝约2500年。名士多为吴人,也有外地名臣来苏为官。名人画像大多出自古籍,也有一部分出自名人后裔,具有文献价值。

园西南有一假山洞,名为“灌顶石屋”。山上有一座小楼,名叫“阚山楼”,登上这座小楼,可以看到苏州远近的风景。此外,还有杨志亭和渝北亭等建筑与之相对。著名建筑沧浪亭也有观鱼处。还有石雕34件,计700余人。

拙政园

位于苏州市娄门东北街178号,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古典景观园林。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地原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所,元代为大红寺。明四年(公元1509),明弘治、嘉靖御史王事业失意,退居苏州后买下。聘请著名画家、吴派代表人物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完成。他借用了西晋学者潘岳的一句话“盖房种树,自娱自乐……早晚一餐(饲料)菜(书>卖)...这也是我卑微的人的政府,”这句话以花园的名字。打个比喻,我把浇花种菜当成我的“政治”事。建园不久,王就死了,他的儿子徐在一夜的赌博中把整个花园都输给了他。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易其主,分为三部分,名称各异,或私家,或官办,或散为民居。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彻底整合,恢复了原名“拙政园”。拙政园占地62亩(其他三料分别为:565,438+0,950平米,约5万平米,5.2万平米),分为东、中、西、住宅四个部分。民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拙政园现存建筑多为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改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花园。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要景点,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整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阁依水而建,有的亭台楼阁直出水面,颇具江南水乡特色。池水面积占整个园区面积的3/5(另一个数据:1/3)。泳池郁郁葱葱,景色自然。形态各异、高低错落的建筑排列在水边,主次分明。整体格局仍保持着明式园林浓郁、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以荷香为特色的“原香堂”是华中拙政园主要景点的主体建筑。位于池的南岸,隔池面向东西山岛。池水清澈辽阔,到处都种着荷花。山岛上爬满了藤蔓,两个山谷之间有小桥。山岛上有两个亭子,西边是“向雪魏云亭”,东边是“待霜亭”,四季景色。元香堂西面的“于一轩”远非其西面的船形“香洲”(香洲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带有香草的傲慢气质),两者与北面的“莲风阁”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可以随情赏莲。玉轩西面有一个入水口,深入南宅。有三个水亭“小沧浪”,由北面的廊桥“小洪飞”隔开,形成一个安静的水院。

从拙政园的建筑名称来看,大多与荷花有关。王之所以要大力宣传《荷花》,主要是为了表现他的崇高品格。中心景区——枇杷园还有显微建筑、玉兰堂、尖山楼等精致园林。

西部原为“补充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亭台楼阁依山傍水而建。因为经过了大幅度的改建,乾隆以后形成的巧妙而造作的艺术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仍然靠近中心景区,蜿蜒曲折的水廊和穿过凌波的溪流是苏州造园艺术的优秀作品,西边的主体建筑是靠近民居一侧的三十六元阳阁,是当时园主招待客人和听歌的地方。大厅布置得很好。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透过蓝色的玻璃窗从室内观看室外的景色,就像是一幅雪景。三十六元阳阁的水池呈曲尺形,特点是亭台分开,装饰华丽。走廊起伏,水波反射,别有情趣。西方另一大建筑“谁与你坐轩”,是一座迷亭。扇子两侧的实壁上有两个扇形的空窗,一个正对着“倒照相馆”,一个正对着“三十六元阳亭”,后窗正好映出山上的李亭,李亭的顶盖正好配一把完整的扇子。“陪谁坐”取自苏东坡的词“陪谁坐,明月清风我”。所以看到牌匾就想到苏东坡,马上觉得可以在水中赏月,被凉风吹凉。西边的其他建筑还有流亭、彝良亭、倒影馆、水廊等。

花园的东部最初被称为“田园住宅”,因为花园的东部属于明朝崇祯四年(公元1631)的侍郎王馨漪。约31亩,因桂园早已荒芜,全部新建,布局以平岗远山、松草坪、竹屋曲水为主。有了山池中的亭台楼阁,依然保持着宽敞热闹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学堂、芙蓉阁、天泉阁、卓云峰,均为迁建。

拙政园内的其他建筑还有城关楼、福翠阁、玲珑阁、十八曼陀罗花亭等。

拙政园布局疏密自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辽阔,景色质朴无邪,自然。它以池中的水为中心,水池周围建有亭台楼阁,由漏窗和回廊相连。园内的岩石、古树、翠竹、花草构成了一幅悠远幽静的画卷,代表了明代园林的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溪等不同景点,再现了山水诗、山水画的意境和园内自然环境的真实,诗意如画。苗苗池水以休闲、浩瀚、典雅、大气沉稳著称,沿湾头蜿蜒而下,一望无际的流水,蜿蜒曲折,深邃迷人;通过平桥步道为其脉络,长廊填补了空白,岛岩倒映其中,使看似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风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漂浮在水面上,加上木花的承载,在不同的境界里产生不同的艺术趣味,夏天的芭蕉廊,冬天的梅影雪月,春天的繁花似锦,秋天的芦苇塘,都是应时的,处处营造情怀,诗词含蓄曲折,回味无穷,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拙政园是一座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因其山岛、竹坞、松山、曲水的布局而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呆在公园里

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位于苏州昌(chāng)门外,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 ~ 1566),另有信息:留园建于明朝天顺四年(1460)。原为明代徐士泰的东园,清代为刘荣凤所有,改名涵碧楼,俗称“柳园”。清光绪二年,盛取之,名留园。留园占地约30亩(其他两料:2公顷,约3万平方米),留园建筑数量居苏州园林之首。厅堂、走廊、粉墙、窑洞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相结合,形成几十个大小不一的园林小品。它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者的高超技艺和智慧,以及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建筑将花园分成几个部分,每个建筑都配有各种门窗,可以沟通各个部分的景色,使人们在室内观赏室外景色时,可以一览无余各种由景观花草树木组成的画面,视野空间大大拓宽。

留园整个园林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里,你可以欣赏到四种不同的景色:山水、田园、山林、园林。中部以水景著称,是整个园林的精华。东方,曲园回廊建筑胜。在花园的东面,有十几个地方,如著名的细雨快鱼厅,林泉切割厅,还我书房的地方,观云台和观云楼。院内水池后矗立着三座石峰,中间是石冠云峰,两侧是瑞云峰和云岫峰。北方有田园风光,有新盆景园;西区是全园最高处,野趣盎然,假山为奇,土石相间,自然堆积。济南汉代的碧山楼和民宿楼是留园的主要景观建筑。

公园以水池为中心,水池北面是假山亭,树木相映。赤溪西边假山上桂花的馨香,是俯瞰全园的最佳地点,还有一条长长的走廊连接着各个地方。

留园建筑景观中还有“小桃源(小蓬莱)”、崔瑗亭、曲溪楼、清风池亭等。

王世元

是苏州中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位于苏州窑门附近的戴城桥南宽家头巷(另一信息:位于苏州城东南的石泉街,距离苏州、周楠等酒店仅数十米)。该园原址为南宋年间(公元1174 ~ 1189)侍郎石所建。在清朝,光禄寺的土地在乾隆年间(约公元1770年)被宋少卿宗元买下建园。因该园毗邻王思巷,故称“网师园”。乾隆末年,花园归屈原村所有,亭子按原规模恢复修建,俗称屈原。如今“王师傅园”的规模和园林建筑都是屈原的遗物,保持着一个完整的旧贵族家庭的民居建筑群和中型古典园林。王师傅园林占地约8亩(其他二料:约5333平方米,约5400平方米),是我国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网师园布局精巧,结构紧凑,以建筑精美,空间尺度协调著称。花园分为三个不同领域的部分。东边是住宅,中间是花园。王师傅园林分石区,主园池区有黄石,其他庭院有湖石,不混。以水为重点,水池四周的亭子也是依山傍水,宽敞雅致,长廊四周景色环绕,诗意自然。古树花草也以古、奇、雅、色、香、貌著称,与建筑、山塘相得益彰,在主园中形成一个封闭的水院。池水清澈,东、南、北三个方向都有射鸭廊,缨中有水阁,月到风中有亭,松中有画阁,竹外有轩。它侧重于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以及早晨、下午、傍晚和傍晚的景色变化。所以,逛公园,要坐,要留,要观望。绕池一周,可数鱼在前,亭中待月迎风。花影移至墙边,峰峦充当窗,宛如自然画卷,我觉得它的花园并不小。除了欣赏园林夜景,还可以欣赏评弹、昆曲等节目。

西面是内园(风园),占地约1亩。北面小轩有三间房,名为“点春竹”(音:yí,亭子旁的小房子,常用作书房的名称)。在过去,这里以种植牡丹而闻名。“典春茂”以前是书房,简单干净的明代建筑。湖石略设在玄关北面,以梅、竹、蕉为竹石小景。用红林镶边的长方形窗户构成的框架场景,到处都是绿竹,青翠挺拔,傲人的腊梅、红竹、绿中怪峰环绕的假山,就像优雅的国画速写,人在里面,像在室外,充满诗情画意。轩西侧的套房,原是著名画家张大千及其弟的画室“大风堂”。张氏兄弟曾经在花园里养过一只老虎。今此殿南天井西墙嵌砾石,镌刻“虎子墓”,为台北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题写,并派人立碑。院内假山采用环绕式假山布局,东墙假山四周是凹凸不平的松柏枫树弧形花坛。南面蜿蜒曲折的花台,峰峦叠石穿插其间,白墙掩映,情趣盎然,与“点春子”相映成趣。华泰西南是天然泉“涵碧泉”。洞深而寒,与主园水脉相通。这泉水如龙吐,让无水的“点春子”不偏离网景园以水为中心的主题,北半亭“冷泉亭”以“涵碧泉”命名。亭内有一块巨大的灵璧石,形似展翅飞翔的雄鹰。它又黑又滑,像一块金玉。是灵璧石中的瑰宝。亭子里“坐石品茶,栏杆看花”,令人赏心悦目。

1980年,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因模仿寺庙建造古典庭院“玄冥”而蜚声海外。

环秀山庄

位于苏州景德镇路,整个园区占地约2000平方米。始建于唐末,原为唐代金谷园、宋代景德镇寺和明代宰相申时行的府邸。清代,蒋济曾在此居住,并建有“自修楼”收藏经书。楼后建有假山,取名“环秀山庄”。在地下挖一口井,井里有一股清泉喷涌成池,名为“飞雪泉”。以上构成了环秀山庄山、池、泉、石的雏形。其园林风格是“真真假假,虚实相生”,贴近自然,富于变化。整体布局以假山为主,水池为辅,山水相依。前面是厅堂庭院,后面是池水假山。环秀山庄以其奇幻的假山堆砌而闻名,被誉为“苏州三绝”之一,也有“一步征”之称。

狮子森林

位于苏州城东北的楼门内花园路,始建于元代,是元代园林的代表。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高塔若隐若现,曲径通幽,总有一种迷茫的感觉。走廊墙壁上嵌有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四位宋代名家的书法牌匾,以及南宋文天祥的梅花诗题字。狮子林原是菩提寺的后花园。公元65438年,和尚天乳禅师来苏州讲学,受到弟子们的好评。次年(元朝末代皇帝从舜帝到郑铮),弟子们买地买屋,为天乳禅师建禅林。天乳禅师从浙江西天目山的狮子山学到了他的方法,为了纪念他的师父,他把它命名为“狮子林”。也因佛教书籍中有“狮吼”一词而得名,许多假山形似狮子。

公园建成后,许多诗人、画家来此参禅,他们的诗画被收入《狮子林纪声集》。禅师去世后,弟子散去,寺院花园渐渐荒芜。明朝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明姓和尚因长安之事,被委以一碗,狮子林升恩寺、佛殿重修,重现繁华景象。康熙年间,殿与园分开,后被黄之父、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定名为“社院”。1703、11年2月,清朝乾隆皇帝六次视察狮子林,先后颁赠“镜智圆照”、“画禅寺”和现存“真趣”等牌匾。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为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大宅,重组院落,取名“武松院”。到了清朝光绪中期,黄氏家族已经衰落,园子也倒了,但假山还在。

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0000平方米。它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拥有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有假山王国的美誉。假山内外上下曲折,穿过山谷,进入迷宫,触手可及。只有顺着山路走,才能出洞。仰望群山,远眺四周的山坡和山谷,如同进入了崇山峻岭,令人恍惚。因为以前是寺庙后面的花园,狮子林假山是佛的象征,跟普通假山没法比。山腰有空灵曲折,宛如迷宫般的洞穴,象征着佛祖的无边魔力。

狮子林里有很多漂亮的有湖有石的假山,建筑错落有致。园内最高峰是狮子峰,还有“含光”、“吐月”等其他名峰。园中多竹,方丈以毛竹搭禅窝,建有“卷丹”、“鱼剑池”、“小飞虹(桥)”。主要建筑有李雪堂、烟雨堂、卧云石、尖山楼、知柏轩、瀑布亭、真趣亭、文美阁。

《狮子林》主题鲜明,景深丰富,个性鲜明。假洞窟别出心裁,高超独特,有一种草木皆兵的独特魅力。公园里的长廊贯穿四周,走廊的墙上嵌着书条和石雕,都是名家书法的杰作。

公元1917年,上海颜料大王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家贝聿铭的叔祖)从首席民政官李中裕手中买下狮子林,并花80万银元对其进行整修,增加了一些景点,命名为“狮子林”。狮子林一时加冕苏州城。贝润生准备开放,但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而未能开放。公元1945年贝润生去世后,狮子林由孙北焕章管理。解放后,贝氏后人将此园捐献给国家,苏州园林管理处接手整修,于公元1954年对外开放。

艺术花园

位于苏州长门,建于明代。原为药园,清初改名为敬亭山房。药园是一个住宅花园,面积3330多平米(另一个信息:3000平米左右)。在苏州的园林中,它以其开阔的景观和自然的质朴而闻名。山林中有野趣,更多的保持了明末清初的旧貌。

欧源

位于苏州东部,护城河以东。整个花园在房子中间,有东、西两个花园,所以叫耦合花园(“耦合”的音和“偶”的音一样)。两人耕田也叫耦合,意思是夫妻隐居归田。瓯源,面积不大,占据万程一隅,三面临河,一面临街,水乡特色浓厚。在建筑意境上,也体现了园主归田隐居的思想,是很好的结构。

退思园

位于吴江同里镇,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中世纪最晚的豪宅花园。园的主要原因是被贬到了老家,所以他给园取名为“再思”,意思是退而思之。整个公园占地6600平方米,西边是居民楼,东边是花园。东花园占地约2500平方米,分为庭院和内花园两部分。园内建筑朴实无华,清新淡雅,其山、亭、阁、廓皆贴近水面,是一座独特的附水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