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程度如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正在深入开展。然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健康的现象,如夸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混淆教师,过分赞扬心理测试,道德说教和纪律约束,等等。我们必须寻求有效的对策,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绩效。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相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纳入工作计划,开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纵观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审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模式和运作方式,不难发现,它们虽然在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其不良倾向也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过分夸大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当代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身心发展正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他们容易形成许多不健康的心态。尤其是初中,这是青春期到青年早期的过渡时期,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与依赖、自觉与幼稚的矛盾期;这是身心发展的“危险期”。随着他们身心的快速发展,思维方式的改变,社会经验的丰富,升学竞争压力的加大,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容易滋生各种心理问题,萌发心理疾病。因此,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夸大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媒体认为,34%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障碍;12.5%有心理缺陷;28.1%有心理异常[1],甚至有报道称,只有17%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2],有关中小学生心理疾病发病率呈直线上升或逐年上升的文字更是见诸报端。毋庸置疑,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可厚非,但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到了如此耸人听闻的程度,就令人怀疑了。目前,由于人们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不同、测试工具不同、统计抽样不当、评判者主观随意性等因素,得出了许多相互矛盾的统计结果,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和有效开展,甚至产生了负面影响,误导了人们对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评价。

2.杂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素养和优秀的人际交往策略。虽然目前一些地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教育活动,启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研究,但总体上看,由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基本为非专业人士,为了满足开课需要,师资队伍鱼龙混杂的现象较为严重,部分教师不了解心理学专业知识或心理咨询策略和技巧,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导致这种形式化倾向的原因有:一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而名义上的工作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形象的检查或点缀,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名存实亡;二是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机构设置、组织规划、实施方法、师资队伍素质等都没有规范的要求。同时,缺乏必要的检查评估体系,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失控甚至无效。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决不能随意安排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达不到要求的人担任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因此,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杜绝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良莠不齐的现象。

3.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道德教育趋于严肃。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和定位不当,认为学校德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必要开展任何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正确区分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在具体操作中简单地用德育教师或思想政治工作者代替心理健康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德育管理机构中,在工作中移植和运用德育方法或手段,使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机械和呆板,类似于思想政治教育,收效甚微。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虽然都是围绕着“育人”这一基本功能来进行的,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人生观,其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行。在操作上,强调道德灌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陶冶教育和道德评价的运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其目标是增强中小学生自我调节、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在操作上避免简单的机械灌输和理论启蒙,强调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的运用。当然,在学校工作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完全割裂或对立。德育不能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也不能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而被忽视。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相互渗透,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4.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现代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小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实现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就心理咨询而言,有谈心、角色扮演、信心训练、行为矫正、心理沟通、心理测量。然而,目前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学科化和知识化的倾向。他们片面追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中小学生强行灌输相关名词、定义和概念,强行记忆心理学知识和原理,甚至机械地设置知识体系、目标和任务,就像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学一样。这种通过传授学科知识来运作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必然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不利于维护和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变相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一些地方编印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要求学生购买,严重违反了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3]。这显然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不合理操作,必须解决。诚然,在一定条件下,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和相关教材的开发应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不能单方面按照其他学科的教育方法来操作。因为心理问题具有偶发性、多因素性、隐蔽性和慢显性,永远不是靠灌输知识或解释原理就能解决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不是简单地通过开设某一门课程就能实现的。只有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课外教育有机结合,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努力,领导、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并能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才能真正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否则,片面强调学科和知识,只会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5.对心理测试的过分赞扬

目前,在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其中一项常规工作就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应该说,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有助于加强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开展。然而,在中小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中,一些学校过分强调心理测试,甚至违背心理测试的道德标准,造成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心理测试人员未接受过专业培训,不熟悉测试内容,测量程序不科学,测试现场环境混乱,影响心理测量结果;第二,误用和滥用心理测验。用测验的方式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定性描述,甚至用通俗刊物上刊登的游戏测验或自制的调查问卷来测试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强迫学生参加测试;三是不遵循心理测量的保密原则,随意处置测量结果,暴露学生隐私,或将学生心理档案作为品德评价和人事档案材料的依据。因此,心理测试中的各种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并可能造成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有关部门对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处理不当引发法律纠纷的案例见诸媒体[4],应引起我们的深思。事实上,任何心理健康的测试工具都可能有其局限性,更何况中小学生的心理正处于快速发展变化之中。给发展中的学生“终身”考试是极其严重和错误的。因此,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谨慎使用心理测验,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验。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绝不能仅凭测量来判断,否则可能会陷入心理测验的误区。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不正之风的对策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不良倾向或错误操作模式,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和效果,不利于维护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鉴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大众化、现代化、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1.转变观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虽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新领域,但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或错误观念已经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在“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下,一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看得无关紧要,认为管好学生,把握好升学率就行了。至于学生的心理问题,那是心理医生的事,中小学无力也难以解决,或者干脆用思想政治工作代替。正是这种认识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开展或推进,以至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被送到医院,用药物和医疗器械治疗,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趋于医学化。因此,要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这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方法和技术的问题,而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只有转变思维,提高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发展。

2.加强管理评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机构。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专人负责或分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影响深远、涉及面广的工作,不仅需要领导的重视,更需要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来组织实施。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由校长负责领导,制定一整套教育计划,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或咨询室,完善规章制度,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运转。为防止工作流于形式,保证质量,应加强监督检查,做好评估工作,用科学的方法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恰当的评估,以促进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时限可以是定期的和不定期的,正常的和阶段性的;评价方式可以是学校自评、校际互评、上级评价和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评价。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合理的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科学、有序、高效、稳定地发展。

3.完善队伍,形成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教师是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力量,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形成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每个老师都应该是心理咨询师。他们应具备心理保健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能,熟悉青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辅导策略,掌握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以良好的心理特征影响学生。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各地发展极不平衡,远未达到预期效果,存在一些不良操作情况。除了思想认识等原因,重要的因素还是师资水平。许多学校因为缺乏教师而无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也是保证这项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需要。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教师队伍将由兼职向专职转变,这种专业化发展方向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胜任。发达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都有资格认可制度,有的已经把心理咨询作为教师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因此,一方面要做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的岗前培训,加强高校这一专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应尽快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持证上岗,逐步扭转目前教师鱼龙混杂的现象,从而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的局面。

4.全员参与,* * *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随着这项工作的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必将成为每一位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这一理念将渗透到现代教育质量观和学生观中,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成为学生潜能开发的重要内涵。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专业从业人员的事情,它不针对任何一个学生,它指向全体师生。要通过多种路径(如外出进修、校本培训、专家讲座、远程教育等)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知识和能力。),让专业的心理咨询和非专业的渠道齐头并进。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的优化、学科教育的渗透、课外活动的影响和学校隐性教育的作用,可以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另一方面,要使学校、社会、家庭“三教合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心理发展氛围,摒弃德育、课程、医疗的不良倾向,向良性方向拓展心理健康教育。

5.区域合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获取。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学校,从学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但这项工作并不只是闭门造车,自我禁锢。为了使起步较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和巨大的效益,我们还必须吸收其他学校的有效经验,以先进的研究成果为参照系,发展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此,一是加强区域教育合作,开展校际横向联系,优势互补,共享心理健康教育优势资源;二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的课程研究,依托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广泛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心理健康应用研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广泛使用,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利用、区域合作和研究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进程。有理由相信,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开展,所有学校都一定会从区域合作中受益匪浅,并使其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向前发展。

[1]林建华:《中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李建平,金志明:《认识功能,明确目的》,中国教育报,1991.20。

[3]教育部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吉焦[1999]13号。

[4]李玟:“智力测验”成“智障”学生状告区教委,《独生子女》,200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