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民歌有什么特点?
畲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6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闽东和浙南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历史悠久。“舍”字,意为“刀耕火种”,南宋后期作为国号使用。自元代以来,“畲族”作为畲族的专名,普遍出现在中国史书中。至迟在公元7世纪,畲族已定居于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
歌曲和习俗
歌俗主要有堵路情歌、游客“才气比肚子大”、“做表哥”、“做公婆”等。主要有农历四月在福安木洋苏堤山的牛石岗,六月初一在福安浏阳白云山,七月初七在福安蛇口、鹰坑白云山,八月十五中秋节在福安城关镇,九月初九在西南的麻洋木莲山、云歌山等地。
在山里干活的时候,一个人的时候,常常用歌声赶走孤独。当有人在远处听到,认出是年龄相仿的异性时,往往会联系起来,发展成爱的二重奏。山里经常有人唱歌,所以有人称她的家乡为歌的海洋,有人称她的歌为山歌。游客唱情歌为主。结了婚的人互不掣肘,可以装真实。如果双方都未婚,那就欢迎了,经常唱个终生伴侣。
游客互相唱歌,通常是为那些整晚都在主屋点心招待所的人。他们唱到天亮,要唱生肖送歌神的歌,以“老哥老到大光,送你出国歌神,唱一首让你一年四季平安健康”结尾。唱戏结束时,村里的主要唱戏人要收一些钱,作为给客人的“手工资”。当然,唱歌带来的是真情实感,所以不是“手工资”。
此外,畲族婚礼习俗中还有三个热闹的场面。第一,当婚礼队伍到达女方家门口时;第二,借锅杀鸡的时候;三、婚宴酒过三巡,红娘姐妹举杯敬酒时,新娘端着一个敬酒托盘,托盘上放着一对红烛灯、酒灯和银镯子,陪新娘的姐妹们按座位给宾客唱“敬酒歌”。敬酒从第一位嘉宾我叔叔唱敬酒歌开始,给我叔叔一双鞋子,我叔叔会把准备好的红包放在盘子里,一下子把酒喝了,然后一个个敬其他嘉宾。
畲族民歌的歌词非常注重押韵,具有诗意的节奏。一般有七言一句,两句一行,两行四句。畲族民歌的曲调多为我国传统的五声民族调式。旋律音调比较简单,由公、上、交、正、于五个音调组成。上、焦调式较为常见,部分地区也有六音、四音调式,鲜有清角、宫变、签变。
畲族民歌的五音形态虽然与我国传统汉族民歌相同,但由于音阶的排列不同,音乐色彩也完全不同,往往给人一种古朴、典雅、悠远、纯净的感觉。畲族民歌的基本节奏是一个音对应一个字,字在句尾会拉长,是典型的前紧后松的形式。节奏形式有“扁平叙事式”、“紧松式”、“弹性式”。
畲族民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有活动传承、家庭传承、师承和文本传承。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畲族都要举行盛大的歌会,竞相歌唱,互相学习。在祭祀婚姻和师礼的仪式中,整个仪式用民歌串起,礼仪和民歌代代相传。
畲族从小就跟着父母唱山歌,到了一定程度还要跟老师学歌。畲族用汉字记录历史歌曲,家家户户的民歌书扉页都是“皇之歌”。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畲族民歌新作品,延续了畲族民歌传承的历史。
继承意义
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斗争中创造的口头文学。它们是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民歌储存在畲族人民的头脑中,并代代相传。有些民歌是用畲族文字记录的手稿流传下来的。畲族民歌主要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整体性和多样性。此外,她的歌谣文化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畲族民歌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