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端午节的传说

你对端午节的起源了解多少?估计大多数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其实有很多传说。下面就来一一盘点这些传说吧~

第一种说法:纪念屈原。

这种说法源于南朝吴郡《续齐之和》和南北朝梁宗谷《荆楚之时》的记载。相传,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死后被恶龙所困。世界对此感到悲伤,所以每当他到达这一天,他会把五色丝绸粽子扔到水里,以便赶走龙。

还有一个传说是,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立即划船施救,一路搜寻到洞庭湖,却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当时恰逢雨天,湖上的船都聚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在打捞圣人屈博士时,又冒雨出门,冲进了茫茫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在江河上划船,后来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好像都和纪念屈原有关。这里有唐代文秀写的《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据传是屈原。楚江空空如也,不能直洗,真是可笑。”

第二个说法: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和吴越春秋时期的惊心动魄的历史将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记忆中。根据民间传说,他死后成为了沈涛。在江浙一带广为流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一员。伍子胥家族在楚国很有名。祖师爷吴举是楚国有名的大臣,直言有功劳,其父吴奢是楚王所建之师。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其父吴奢、其弟吴尚及其家族65,438+000余人被楚平王所杀,逃往吴国避难。认识吴公子光后,帮他夺得皇位,是为了吴王阖闾。为了使吴国能够抵御外敌,他建议吴王阖闾“先筑城垛,设驻军,固阵地,治军队”,奉命亲自选择吴国都城的选址。他“尝相土之水”,“望天地之象”,最终选定了城址,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建成了伟大的合律之城。今天的苏州城。

伍子胥很有才能,深得吴王阖闾的信任。他忠心耿耿,帮助吴王西破强楚,北联金,南奉越人,吴国国力达到顶峰。吴王陆埮死后,他继续辅佐夫差登基,帮助吴国打败了越国。伍子胥分析说,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吴越只能有两者之一,所以他主张越国必须灭亡。然而,吴王夫差却以战功自傲,听信了伯的谗言,放岳一条生路。并给伍子胥死刑。五月初五,子胥的尸体被人拿走,用皮革裹着放入江中。伍子胥死后三年,吴被岳所灭,夫差掩面自杀。吴国人民更加怀念国家栋梁伍子胥。千百年来,江浙一带流传着伍子胥死后,忠魂不灭,成为沈涛的说法,端午节就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第三种说法: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供奉在曹娥寺。这似乎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一个具有一定美德的人,即使生前郁郁寡欢,死后也能作为神享受人们的永恒纪念。正是因为她的孝顺,曹娥感动了无数的后人。有些人认为端午节是纪念孝顺女儿曹娥的日子。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的父亲,他在河里淹死了好几天。那时,孝顺的女儿曹娥只有十四岁,日夜在河边哭泣。过了十七天,她于五月五日投河自尽,五天后抬出父亲的尸体。据说波涛汹涌的曹娥江,流经曹娥庙时,总是风平浪静。当地百姓认为,是因为河水自觉愧对孝顺的女儿曹娥江,直到现在,曹娥江不顾潮水湍急,咆哮咆哮。它一到曹娥庙门前,立刻变得鸦雀无声,仿佛辜负了孝顺的女儿,过了曹娥庙门口还敢再闹,真是奇迹。据说曹娥投河自尽的那天是五月五日。因此,许多人把端午节作为怀念他孝顺的女儿曹娥的日子..

第四种说法:纪念龙的节日。

这个说法出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历史教育》。闻一多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龙”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主要原因如下:第一,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吃粽子和赛跑,都与龙有关。粽子扔到水里经常被龙偷走,而赛龙舟。其次,该种族与古代吴越的关系尤为深厚。除此之外,吴越人还有不断纹身“形似龙”的习俗。第三,“彩丝扎臂”这种古老的民俗,在五月初五有用,应该是“如龙”纹身习俗的遗迹。

第五种说法:纪念邪恶日。

据说在先秦时期,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邪日。《吕氏春秋》中的《仲夏》规定,人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郑潇》也记载:“此日贮药以除毒气。”赵霁,宋徽宗出生于五月初五,从小被寄养在宫外。由此可见,五月初五在古代被视为恶日,这是普遍现象。可见,自先秦以来,这一天就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这样,在这一天插菊蒲、艾叶驱鬼,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避疫,也就顺理成章了。

端午节习俗

龙舟比赛

赛龙舟前,请邀龙,祭神。如广东端午要在端午节前从水下下水,在南海庙向南海神祭祀后装上龙头龙尾,再买一对纸公鸡放在龙舟上,相信可以保护船只。闽台赴妈祖庙朝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首,杀鸡,龙首滴血,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在湖南省汨罗县,赛龙舟前必须先去曲子庙拜龙头,给龙头戴上红布,然后赛船,不仅是为了祭拜龙神,也是为了纪念屈原。

以上是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和赛龙舟习俗的简单介绍。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传说?欢迎补充,评论区见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