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古城的演变
由于军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榆林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维护和扩建。第一次是在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巡抚黄显展向北修筑城墙,从程楠到现在的神庙一带俗称北城。第二次,弘治五年(1492),总督熊秀展将南城廓修至凯歌楼(原名怀德门,郑德末年由总督石喻·墨妖改此名),俗称中城。第三次是在郑德十年(1515),把总经理张灯扩大到南关外城,推到渔阳河畔,俗称程楠。这在历史上被称为“渔阳三拓”。从嘉靖十九年(1540)到万历十年(1582),驻榆林的官员反复修筑城墙,不仅增加了高度,增加了厚度,还完成了整个城墙的青砖包裹。明朝万历三十年(1602),榆林城墙有两座东门,分别是威宁门和真武门。一个南门,即镇远门;西城门有四个,分别是广誉门、玄武门、龙德门、新乐门;北城没有城门;镇中央有北塔,再加上城楼、城墙四角、信息塔和东侧的关元塔。整个城墙上有14座城楼,周长5354级台阶。东、南门有瓦罐,设千斤门,与城墙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清代,玉林城墙修建多次。同治二年(1863),北城部分城墙被流沙掩埋。当时关中等地回民造反,道县经常下令放弃北城。北城墙建在光宇门东西两侧,长438尺。经过同治六年(1867)、光绪元年(1875)、光绪十年(1884)、光绪二十年(1894),玉林城墙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修缮加固。直到民国时期,城墙都保存完好。1938、1939年,中国著名作家老舍来找余,他曾这样描述:“城平阔,城墙厚,有北平之势”。然而,由于军事资本,大多数塔都倒塌了。解放前夕,宣威门(俗称大西门)仍保存完好。今天,城东南角的魁星楼遗址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