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过得怎么样?陪别人老公,养别人孩子。

在民国史上,陆小曼是一代名人。

徐志摩说:她的眼睛也在说话,闪闪发光,这是她内心的秘密。

她和徐志摩的爱情故事,被红尘中无数男女奉为人间真爱。徐志摩因空难早逝后,陆小曼逐渐从公众视野中消失。

没有徐志摩,陆小曼的余生是怎么过的?她与翁吴锐有什么样的纠葛?

陆小曼,1903,上海人。6岁随父母去了日本,后来回到北京度过了少年时代。

陆小曼出身名门,祖上辈出。按照陆家自己的说法,宋代大文豪陆游和南宋名臣陆秀夫都属于陆家祖。

我的父亲陆鼎,曾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学,是日本著名人物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在日本留学期间,陆鼎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民国成立后,陆鼎长期在财政部工作,他还创办了中国储蓄银行。

陆小曼母亲的家族,常州吴氏,清代江西人。陆小曼的爷爷是常州的名人,陆小曼的妈妈吴曼华从小在家庭的熏陶下有着深厚的古文化底蕴,擅长画工。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陆小曼在16岁的时候,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外语也是。

此时的陆小曼已经成为一代名人。她的风采像天上的星星一样耀眼,无数人陶醉在她的笑容里。

郁达夫说:小满是二十年代震动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

胡适说:陆小曼是必看的风景。

偏偏这样的女人在父母的安排下早早嫁给了一个不爱的人。

父母为陆小曼选择的丈夫是王赓。

王赓不是一个普通人。他从清华毕业,然后去了美国留学。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他考入美国西点军校,与后来的美国军事明星、艾森豪威尔总统是同班同学。王赓从西点军校毕业时,在全校排名10。回到中国后,王赓在军队工作。

无论家庭背景还是前途,王赓都是陆家的女婿。

但世界上一谈到爱情,总要先看“爱不爱”。

不幸的是,陆小曼不爱王赓。陆小曼年轻俏皮,热衷于各种舞会接待;然而,王赓并不关心这些事情,他总是有点刻板和严肃,因为他是军人出身。在这一点上,这对夫妇显得格格不入。婚后,王赓当上了哈尔滨警察局局长,并把陆小曼带到哈尔滨上任。

哈尔滨虽然也是大城市,但也比不上光鲜亮丽的上海。陆小曼没待多久就跑回了上海。从此夫妻两人分居,感情越来越淡漠。

一个人住在上海的陆小曼过得很开心,周旋于各种社交场合。1924,她遇到了徐志摩。

在遇到陆小曼之前,徐志摩还沉浸在失去林的痛苦之中。

也许是缘分,徐志摩遇到了陆小曼。

陆小曼能歌善舞,容貌姣好,擅长画工。徐志摩一看到陆小曼,就被她深深迷住了。失恋的痛苦很快被对陆小曼的热情取代。

与王赓的刻板印象不同,徐志摩是一个天生的交流者,浪漫热情,才华横溢。徐志摩的浪漫气息也让陆小曼着迷。对于陆小曼来说,徐志摩是黑暗中的一盏灯,让她孤独的心看到了希望。

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两个人的爱,也是三个人的痛。最后,王赓选择了退出。

1926年,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是证婚人,梁启超的婚礼词史无前例,实在让徐和鲁为难。

徐志摩和陆小曼虽然很相爱,但是谈恋爱是一回事,结婚同居又是另一回事。

他们结婚后,住在上海。陆小曼的人生无非就是一场舞会,一场鸡尾酒会。她仍然热衷于各种交流。陆小曼爱讲排场,不干活。家里的开销必须靠徐志摩一个人维持。

当时徐志摩虽然在几所大学教书,但收入也很可观。但无论徐志摩能赚多少钱,都赶不上陆小曼花钱的速度。

更要命的是,陆小曼后来染上了鸦片,这让徐志摩的经济压力更大了。徐志摩多次劝说陆小曼戒掉鸦片,不再沉溺于灯红酒绿。

但陆小曼就像一个任性的孩子,劝也没用。徐志摩也是文化人,不愿意用残忍的手段对付陆小曼。

无奈之下,徐志摩只好北上支教,但陆小曼终究不想离开十里洋场的繁华,独自留在了上海。

徐志摩终究是爱陆小曼的。

他在北京的时候,一个月工资大概在600块钱,他给陆小曼寄了500块钱,让她满足在上海的开销。毕竟在陆小曼旅行的时候要有司机,家里要有厨子和佣人。这一切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徐志摩人在北京,心却一直在陆小曼身上。他不停地写信劝陆小曼改掉旧习惯,希望她来北京,拜访名师,提高绘画水平。

不是陆小曼不要徐志摩,而是她始终无法放弃内心的喧嚣。

朋友劝徐志摩和陆小曼离婚,甩掉这个“包袱”。胡适甚至认为陆小曼阻碍了徐志摩的事业发展,力劝徐志摩拿出结婚的勇气,果断离婚。

但是徐志摩不愿意。他心里仍然有一团火在为陆小曼燃烧。

在北京期间,徐志摩舍不得陆小曼,经常从北京跑到上海。为了省钱,徐志摩想方设法蹭那些免费的飞机。

而正是这架自由的飞机,最终夺走了诗人的生命。

1931年11月19,徐志摩从南京往北飞。结果飞机在大雾中撞山,徐志摩遇难,时年34岁。

徐志摩走的时候,陆小曼很伤心,扶着棺材哭。

随着徐志摩的离去,另一个人开始在陆小曼的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

这个人的名字叫翁吴锐,他是一位高贵的女王。父亲翁寿祺是晚清著名画家。翁吴锐从小受家庭影响,精通国画。后来师从名医丁凤山,学会了按摩的技艺。二十多岁开始在上海行医,赚了不少钱。他也是上海的名人。

在徐志摩去世之前,翁吴锐和陆小曼的关系相当暧昧。

陆小曼身体虚弱,尤其是哮喘和胃病,让陆小曼特别痛苦。徐志摩四处求医,经人介绍认识了翁吴锐。翁吴锐治不了陆小曼的病,但能大大减轻陆小曼生病时的痛苦。陆小曼几次晕倒,经翁治疗后均痊愈。

除了治病,翁和陆小曼还对戏曲和绘画感兴趣,他们不是普通的戏迷。翁师从名师学习京剧、昆曲,绘画更是家传。

这一切,翁吴锐和陆小曼也很投缘。只要陆小曼不舒服,他希望翁吴锐回家治疗。这种按摩自然是肉体上的,渐渐的两个人的关系有了一丝暧昧。

有一次,陆小曼问翁吴锐,我病了。你不在身边我该怎么办?翁吴锐建议陆小曼吸鸦片来止痛。从那以后,他们经常在陆小曼家抽烟。

从65438年到0938年,翁和陆小曼开始同居,翁开始支持陆小曼。日常开销基本上由翁支付。

陆小曼对翁吴锐的感情很复杂。爱情,亲情,友情,好像还掺杂了一点。陆小曼自己也这么说。

也许是因为陆小曼心里知道自己并没有那么爱翁吴锐,但他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无法摆脱对翁吴锐的依赖。久而久之,就这样了。

吊着铁轨,陆小曼硬是不许翁吴锐离婚,“不让他抛弃妻子,我们就不正式结婚”。

翁吴锐就这样两头跑,既要照顾陆小曼,又要照顾他原来的孩子。

对于这样的关系,别人劝陆小曼早点做决定,不要这样拖下去。但陆小曼心里可不这么想。她觉得自己问心无愧,她说。

翁吴锐对陆小曼很好,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事事满意。

只要陆小曼开心,他什么都愿意做,哪怕卖掉家产,也要支持陆小曼。但是从1938,他们住在一起,直到翁死于1961,翁抚养了她23年。23年来,陆小曼从未同意过翁吴锐的提议。

时间长了,有些东西会慢慢改变。翁收养了一个叫关的女孩。起初,翁吴锐只把鲍晓作为养女和徒弟。

但过了很久,翁似乎在关看到了陆小曼年轻时的样子。他们都是那么的光芒四射,那么的明亮动人。

翁和关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后来关为翁生了一个孩子。

关生下孩子后,离开了陆家,不知去向。而陆小曼则收养了这个孩子。

时间一天天过去,陆小曼再也没有爱上任何人。她和翁吴锐的关系还是一样,只是同居而没有结婚。于是她陪着别人的老公,养着别人的孩子。

翁吴锐毕竟在前面,翁吴锐死于1961。临行前,他仍不忘陆小曼,嘱托朋友“好好照顾小曼,我九泉之下也感激不尽”。所以他不放心,想让女儿继续支持陆小曼。

翁·吴锐走后,陆小曼成了一个全新的人。她每天一个人出门,一个人回家。陆小曼一生都在聚光灯下。他什么时候这么凄凉孤独过?

但她只能在这种“深似海的荒凉与孤独”中默默度过余生。

徐志摩的死对陆小曼触动很大。她立志要成为徐志摩所希望的那种人,她会做一些认真的事。

她放弃了鸦片,重新拿起画笔,拜访名师练习绘画技巧。

1941年,陆小曼在上海开了自己的个展。

1947年,陆小曼整理出版了徐志摩遗作,也算是陆小曼对徐志摩的回应和说明。

从65438到0956,陆小曼成了上海文史馆的图书管理员,终于有了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这份工作踏实稳定,似乎洗尽铅华的陆小曼终于开始独立了。

1959年,陆小曼被全国美协评为“三八红旗手”。

1961年,翁吴锐去世。又一个重要的人离开了陆小曼的生活。陆小曼说,虽然我对翁吴锐没有爱情,但我有感情。

在一起这么多年,翁吴锐对陆小曼来说,与其说是情人,不如说是家人。陆小曼的心里永远只有一个爱人,那就是徐志摩。

陆小曼死于1965,一代名人离开没有灿烂的烟火,嘈杂的音乐,只有冷冷的叹息。

陆小曼希望和徐志摩葬在一起,但徐家否认了陆小曼这个儿媳妇。

不能和徐志摩合葬,陆小曼的骨灰无人认领,只能在殡仪馆躺很多年。星星变了,殡仪馆搬了,最后陆小曼的骨灰不见了。

直到1988,陆小曼的堂弟陆总及其侄女陆共同出资,在苏州东山华侨陵园修建了皇冠墓。

一代名人陆小曼终于下葬了。

自始至终,陆小曼深爱着徐志摩。她对徐志摩所有的感情,最后都凝聚在她写的挽联上。

她和翁吴锐,感情胜过爱情。两个人只是孤独世界里彼此的慰藉。虽然没有徐志摩那样浓烈的爱情,但友情还是有的。

在陆小曼的个人档案中,在家庭一栏,她填了翁吴锐。

世界上的爱是什么?有几个人能说清楚?

不是徐志摩,不是翁吴锐,不是陆小曼。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