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道的历史考证

“大海道”这一名称来源于敦煌文献中唐代《西周图经》的残迹。《西周图经》记载:“海道。右出刘中县(今鲁克沁),东南至沙洲(今敦煌)一千三百六十里。经常流沙,人误入歧途,有咸有苦的泉和井,没有草。水行五谷,练沙砾,陷之。”

唐代《元和县志》卷四十记载,西州(今吐鲁番)高昌市“东南至沙洲一千四百里”;“大沙海在县城(唐代刘中,今鲁克沁)东南90里”。历史学家岑钟勉认为,今天鲁克沁东南约70里的“德格哈”(迪坎尔村)的“R”是字的最后音,“德格哈”实际上是唐代“海”(即大沙海的简称)的读音。

迪坎尔村是古代吐鲁番“海道”的最后一片绿洲,其以西约7-8公里处的古城堡——达阿萨是守卫这片绿洲的军事重镇,也是古代吐鲁番的东南门户。也正因为如此,迪坎儿成为了通往敦煌的“海道”的第一站,也因为它靠近东南的戈壁滩而与“海”字有关。具体来说,迪坎尔以东的库木塔格沙漠和东南部吐鲁番至敦煌之间的卡顺戈壁是“海道”经过的主要路段。

尕顺戈壁是准平原(低丘),风蚀侵蚀,碎石、砾石、流沙遍布其上。它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岩石戈壁(岩石沙漠)地区。这里降水很少,地表水和地下水非常匮乏,而且含盐量高,气候极其干燥,处处呈现沙漠景象,是世界上大陆性气候最强的地区之一。嘎顺戈壁一望无际,空旷无垠,像一片汪洋大海。唐代称“大沙海”,故名“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