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为什么喜欢画梅朱兰居?

欣赏中国的绘画,就要了解和研究中国画中著名的“四君子”。

“四君子”指中国画中的梅、兰、竹、菊。中国古代绘画中有相当多的作品,尤其是花鸟画,经常被文人用来表达自己崇高而不落俗套的情趣:正直、谦虚、思想感情纯洁。因此,他们被称为“绅士”。

先说五月。我们知道,梅花耐寒,开花很早,早春可以盛开。与松、竹并称“老寒三友”。人们画梅花主要是为了表现它不怕冷,霜后以雪为荣的独特个性。那么,梅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画的呢?

从绘画史来看,南北朝时期就有人画梅花,到了北宋时期,画梅花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最著名的和尚是钟仁,他创作了墨梅,画梅花没有色彩,只用墨色浓淡来表现。据说他有一次在窗户纸上看到月光反射的梅花影子,受到启发,于是创作了用浓墨和水墨画晕染的墨梅。此后,另一位画家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绘画方法。创造双钩法画梅花,让梅花纯净优雅,充满野趣。元明以来,画梅花的多了起来。元代最伟大的梅花画大师王冕应该是第一个。他自称是梅花的主人。他的水墨梅花画改变了宋人疏冷的习惯,变成了繁密的花朵,给人一种温润苍劲的感觉。王冕的代表作是他的传世之作之一,生动地传达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托了文人的孤傲情怀。

明清两代画家不计其数,如刘、石涛、金农、王等。从风格上看,他们大体上继承了宋元两大画风。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画好梅花。梅花画家也要有画梅花的性格。有人称之为“梅子精神”,一种高尚的情操,一种清正廉洁的品格。俗话说“画梅花须有梅花精神,人如梅花清。”

再看兰花。人们在画兰花的时候,通常会在兰花上寄托一种细腻高贵的情操。

如楚国诗人屈原用“秋兰清,绿叶紫茎,人人美”的诗句咏兰。但兰花入画晚于梅花,大概始于唐代。到了宋代,画兰花的人更多了。据说苏轼曾经画过兰花,花里夹杂着刺,意思是君子可以包容小人。南宋初,人们常画兰花,以表达一种宋亡后不随天下兴亡的气节。当时,赵和都被称为墨兰大师。

元代郑锁南画兰花,最有名,寓意最明确。据说他会坐南,以示对第一王朝的怀念和身为元朝第二大臣的耻辱;他画的兰花从来不画根,就像飘在空中一样。出于人的原因,他回答说:“我的土地被人民拿走了,我还能土地吗?”所以欣赏绘画,也要了解历史背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是清代最著名的画家。郑板桥是一个注重向大自然学习的人。他画了一盆兰花。不过他特别喜欢画山里的野兰花。为此,他自己种了几十盆兰花,并经常在第三个春天后移植到野山石的阴凉处,让它们在第二年长大,看着它们直立的状态,闻着它们浓郁而纯净的香味,从而获得山里野兰花的美丽精华。

竹画,大致相当于兰花,也始于唐代。唐玄宗,画家王维,吴道子都喜欢画竹子。据说在五代时,李夫人还创造了墨家的竹法。据说她晚上经常坐在床上,看到窗纸上映出的竹影,是窗纸临摹的。宋代苏轼发展了画竹的方法,放弃了以往画家的双钩设色法,用墨汁画枝叶,深墨为叶面,淡墨为叶背。元明清时期,著名的竹画家辈出。只要是山水或者花鸟画家,都不画竹子,开始强调竹子的整体气势。然而,在众多画家中,郑板桥的竹画也是一绝。

至于画竹,郑板桥曾写下自己的经历:“秋江亭清,晨见竹,烟光影露,皆浮于疏枝密叶之间。我满脑子都是画。其实胸中之竹,非眼中之竹。所以磨墨铺纸,落笔是变相的,手中的竹不是胸中的竹。简而言之,意为先写,规为也;如果你有兴趣置身于法律之外,这台机器也是可用的。独自画云!”因此,我们可以从竹子的各种自然景物中获得灵感,激发情感,经过“目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用笔墨挥洒成“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郑板桥的作品多次流传下来,广为流传。从清朝开始,它们就被世界各地的行家们所感叹,成为“众人争宝”的珍品。

菊花进入画面的时间稍晚,大概从五代开始。与梅相比,表现菊花的作品相对较少。据绘画史记载,五代时徐希、黄泉画过菊花,宋代很少有人画菊花。元代苏明远、柯也有菊花作品。明清时期画菊花的人不多。目前首都博物馆藏有明代吴派最著名画家陈淳的一幅《菊花石》,是一幅不可多得的菊花作品。

梅兰、朱菊的引入丰富了美术题材,拓展了审美领域。它们既富有形式美,又能使人联想到人的性格,既便于文人发挥对笔墨的兴趣,又便于文人借物达意。所以描写“四君子”的风从来没有停止过。

所以大家都喜欢画这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