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这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果,必须倍加珍惜、坚持、不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信念,树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和自信,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和自信。时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系统组成,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 *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以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和支撑民族复兴的强大支柱,就在于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生产力发展要求、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科学制度。也是符合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科学体系,既借鉴了人类制度文明的成果,又对人类制度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国际比较和竞争中的巨大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和最高实现形式。我国* *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长期存在、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的基本原则。其显著特点是* * *产党执政,多党参政。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和在野党,而是和* * *产党紧密合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团结和保障各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相结合,使少数民族能够依法独立自主地管理自己的事务,保障中国各民族不分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避免了西方民主制度形式大于实质、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效率低下的弊端。与西方国家的多党选举、三权分立、两院制有本质区别。它不断扩大人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本质上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权利,为发展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奠定坚实基础、确立正确方向、开辟广阔空间。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适应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党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历史舞台。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决定了必须始终以公有制为主体。同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不搞单一公有制,也不搞全盘私有化,充分发挥了各种所有制的优势,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激发了社会活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相适应,中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制度都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如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正确解决了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有效破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相适应,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先富起来、后富起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创造和建设中始终强调和遵循的基本理念之一。与强调私有制和个人利益至上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同,我们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既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又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为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同时,为了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保障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通过扩大就业,建立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制度,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民主和集中相结合,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民主集中制,把高度人民民主和高度集中统一结合起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征,保证了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既保证了人民在广泛的内容上当家作主,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又为国家实现集中统一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其中,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党委要在同级人大、政府、CPPCC等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固有属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则。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设计,可以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克服西方民主高成本、低效率的弊端,提高决策效率;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有利于中央政令统一,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完善的制度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只有坚持高度的制度自觉和制度自信,才能增强推进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围绕破除不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性障碍深化改革,破除不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性障碍,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上迈出新步伐。 自主自觉构建充满活力、更加高效、更加开放、更加科学的体制机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制度支撑。 第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途径。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要法宝,是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人民的幸福线。坚定不移地坚持基本路线,就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始终沿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正确方向前进。第二,要把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统一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形态,是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引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前提。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节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将在战胜一个又一个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挑战中不断前进。第二,要把解放思想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实践上的重大发展、每一次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每一次制度上的重大创造,都离不开解放思想。在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势下,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不断深化对* * *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取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审视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科学制定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方针政策,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第三,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秩序、有步骤领导的新的伟大革命。不是要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要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不是对原有系统的琐碎修补,而是对原有系统的根本性改变。其本质是制度创新,其根本目的是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各方面比较成熟定型的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充满生机活力。改革开放的过程既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那么,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无法回避和绕开,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在比较、认同、吸收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在国际比较和竞争中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势。第四,要把以人为本贯穿于制度建设的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人民,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把以人为本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全过程,才能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真正把发展的目的落实到满足人民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来。要坚持问计于民、问计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完善公示制度、听证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民主讨论制度等。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和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加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把改革发展的一切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充分保障人民依法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