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的历史影响。

安史之乱的后果极其严重,其影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混乱。这场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阙被焚,十里无一人,百曹弃,无椽。中区不到一千户,景邑中的景景(应改为榛子)为豺狼府之数。它既缺乏军事储备,也缺乏人力。东至郑、汴、徐坊,北至秦、淮境内,为人类人口隔绝之地,千里洼地”,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说:“寂寞天宝后,我园百余家,世间事多。”这说明战后,广大民众无家可归。

第二,藩镇割据。安史之乱破坏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中央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朝由盛而衰。从那以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对当地的控制力减弱了,安诗雨被解除了。

唐朝末年,党在北方建立割据政权。史思明之子史朝义败离邺城时,唐派铁勒将军普谷怀恩追击。蒲鹄与唐朝有矛盾。为了形成小集团,他有意保存安史老部下的实力,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使安史老将军田被(今冀南、豫北)、张中之(后改名李)和李怀贤俘虏。这就是所谓的“河北三镇”。三镇逐渐整合了当地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力量。后来的其他地区,如子清(今山东淄川、益都)、宣武的李玲瑶(今河南开封、商丘)、淮西的李希烈等都独立了,拒绝接受朝廷的管理。这些镇有的自己编官,不输王府,有的不向朝廷进贡。他们甚至狂妄地自称为国王和皇帝,与唐朝顶撞,直至其灭亡。这种现象并没有结束。

第三,剥削加剧。由于战争,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加税,这使得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迫更加深重。因此,农民与地方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在调兵遣将中迫使农民造反,形成了唐中期农民起义的高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数量大大减少。潼关与虎牢关之间几百里之内,只有“千余户”,邓州方城县从天保的一万多户骤降到不足二百户。政府把负担强加给了仍然登记在户籍上的农民。唐宪宗元蒙时期,由于政令不通,只能向东南八省(浙西、浙东、宣化、淮南、江西、湖北、福建、湖南)收税。方镇统治下的民众也遭受了"重刑重税",如田在微博镇的"重税",李在汴州的"物质损失"等。唐政府和各省的苛捐杂税终于激起了农民不断的武装叛乱。宗彝统治期间,全国各地都发生了叛乱,其中包括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发生的袁超叛乱,同年在浙西发生的清朝叛乱,以及同一时期在苏州和常州发生的张度叛乱,在周树发生的杨照叛乱,以及在永泰发生的叛乱(公元765年)。这些叛乱虽然很快被镇压,但却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实力。

第四,边疆不稳。安史之乱后,唐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控制。安史之乱一起,唐朝在陇右、河西、朔方地区向内地部署重兵,导致边防空虚。西部吐蕃人趁机进入,陇右、河西走廊疲惫不堪。唐朝仍然控制着西域的安西北庭。几十年后,大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了西域的安西北庭。从此唐朝朝不保夕,更是朝不保夕。

第五,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促使北方人民在中国历史上南迁,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巨大破坏,大量北方人南渡。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的迁移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第六,西域独立。753年前后,是唐朝治理西域的鼎盛时期,但此后随着国内政局的剧变,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幅度下降,从巅峰到低谷。755年(天宝十四年),唐朝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由蛮族将领安禄山、史思明率领的东北边疆起义军南下,攻占了北京东部和西部。唐玄宗逃离长安,南下四川盆地。玄宗之子肃宗在灵武继位后,调集勤王西北边防军反击叛乱,镇守西域的安西、北庭之下的边兵也大量调往内地。

756年(至元载末),三支西域唐军调回内地,其中李、段领兵五千,安西进兵司马李领兵七千,马磷领兵三千。三军* * *一万五千人回到凤翔参加收复长安的战争,后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战斗力极强的镇西北亭营。

除了西域边兵,唐朝还在西域招募各国地方军,帮助平叛。有明确记载于阗王维赤生率领国内兵马五千人。此外还有大食等国随可汗出兵。最迟在757年正月(德二年)之前,他们已经向河西地区进军。758年秋(元年),吐火罗叶虎武与西方九国首领来朝,要求“济国求贼”,苏派赴朔方大营办事。西域边兵大量内调,对平定安史之乱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却大大削弱了唐朝在西域的势力。

此时西域的外部威胁主要是大食和吐蕃,西域防御能力的下降为他们提供了入侵的机会。但大食势力并没有借机东移,而是派兵帮助唐平造反,这说明大食从一开始就无意(或者说没有能力)进入青脊以东地区。对于吐蕃,此时的唐朝不仅从安西、北庭撤回边防军,还从陇右、河西抽调兵力防备吐蕃。入侵陇右、河西比进攻西城要方便、有利得多,于是吐蕃大举进攻河西。在这种形势下,西域得以保全,孤军奋战近半个世纪。

到763年(广德元年),吐蕃军已攻占兰州、阔、和合、都督、、闽、秦、成、魏,并占领河西、陇右大部[29]。此后,西域守军切断了与内地的联系,但仍为唐正朔服务,坚守西域。有广德四年(相当于766年)的年号。实际上,广德只维持了两年(763-764),765年,改为元永泰(765-766)。吐鲁番出土的高要墓志铭仍然使用广德年号,说明我们是在765年前失联的,不知道长安是否改为永泰。而四镇此时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实力。765年(永泰元年)前后,河西的唐军抵挡不住吐蕃的进攻,派出使节到四镇请求河西一万援军,这至少说明西域局势比河西稳定多了。

768年(大理三年)左右,西域守军恢复了与朝廷的联系。朝野人士被他们“忘我报国”的精神所感动,唐代宗写了一封表扬信,向唐军通报了内地的情况,表扬了守军。

其实就原来的朝代而言,对西域的管理无非是内外因。对内,控制西域既能宣传国威,又能保证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对外来说,控制西域可以牵制和削弱北方的游牧势力,进一步保证河西和陇右的安全,防止南北方游牧势力合流。吐蕃攻陷关陇后,深入唐朝心腹地区,西域失去了原有的战略意义。西域的存亡对于唐朝的整个边防来说,实际意义不大。因此,西域虽有“精忠报国”之意,但朝廷也不得不采取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因为事情不如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