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简史
秦朝灭亡后,西汉初期仍沿用秦制。因为允许私人铸造,货币体系混乱,导致豆荚钱只有一克重。民间也有半剪,就是有些投机者用剪刀把秦制的半剪,七剪到八剪半,然后可以把青铜剪一剪半,再用剪下来的铜铸半剪。此后造成了货币失衡,给当时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混乱,以至于后世出现了很多半砍。发现问题后,吕后积极倡导货币改革,并亲自参与硬币的设计。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政府铸币权的集中统一。西汉五铢硬币,每枚重五铢,形制规整,重量标准,铸造精良。王莽篡汉后,改国名为新朝。王莽颁布一系列法令改变币制,禁五铢,铸新币,先后规定了30多种货币。它们的形式模仿周制,品级复杂,使用不便,大量价值不足的货币泛滥,并执行苛刻的法律,导致经济大乱,很快就失败了。由于王莽禁汉,大量汉五铢被集中销毁。王莽下令,凡是使用或收取五铢的人,都要受到极刑或鞭笞的严厉惩罚,一度流行的五铢钱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东汉建武十六年,光武帝刘秀恢复了因王莽改制而中断的五铢钱制,对社会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隋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五铢币标准,严禁使用私币和其他旧币。五铢在开皇五年成为中国统一的法定货币。唐朝建立后,沿用了720年的五铢钱退出了钱币历史舞台,被铸造为开元鲍彤。从那以后,硬币变成了唐宋的名称和鲍文的货币体系。
西汉五铢
鉴于铸币失控造成的货币制度混乱、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六次货币改革,彻底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货币问题。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纳三铢,重如其文。这是把铜币的票面价值恢复到法定重量的措施。但由于等价使用三铢钱和四钱半文,导致盗铸盛行,于是建元五年春,“三铢钱废,半文钱用。”汉武帝开国大典第四年(公元前119年),重铸三铢币,造皮币、铂(银)币,还以盗币罪判处死刑。汉武帝开国大典第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第四次货币改革。这次改革不过是“废三铢,改铸五铢”。五铢的货币形式有一定的规定,钱文的“五铢”自此开始使用。五铢钱重量适中,符合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所以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铸造,历时739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最成功的长寿钱。西汉时,郡有五铢,赤(边)有五铢,三公有五铢,宣帝有五铢,小有五铢,金有五铢等等。五铢钱诞生前夕,因为半便士濒临崩溃,市场一片混乱。各级政府与商人争利,拼命铸钱,导致通货膨胀过度,钱币购买力迅速下降,价格飞涨。人们无法生存,纷纷放弃生产,流亡国外,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或者铤而走险,加入私人选角的行列,希望赚取暴利。梁武帝初年因为私铸而死的近万人,而死于私斗和畏罪自杀的更是无法统计,可见问题非常严重。汉武帝元寿五年,下令各郡、各邦铸造五铢,称为郡五铢、元寿五铢。是一把小篆光背的“五铢”,正面有轮子,背面无郭。钱直径约2.5厘米,重约3.5-4克。“五”字斜而直或弯;“诸”字的“诸”字头是方折的,“金”字头很小,像一个箭头。少量的钱上有一条横线。其材质改为紫铜,故有紫钱之称。但各地技术水平不同,铜矿成分不同,官员对命令的理解程度很难与其态度一致,所以投的钱差别很大。有的和旧汉一样,平背无轮,有的穿孔大,肉薄肉厚。总的来说,都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铸得越多越轻,越差,有重蹈半两三铢覆辙的现象。政府改五铢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财政,让私铸无利可图,自行放弃非法活动,彻底解决私铸问题。各个郡国的官员,因为旧习难改,依然联手中饱私囊。汉武帝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各郡、各国的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发行,防止了劣币的再次泛滥。
汉武帝收回铸币权后,汉武帝中央统一铸钱。此时铸造了三官五铢。这些钱制作精美,边缘整齐,重量准确,钱文漂亮,是货币的典范。“三官”指的是管仲、铜歧视和两者都丧失(技能),统称为政府铸钱的机构。为了推广等损法,中央政府新设了一个官员——水崖校尉,在长安上林苑办公。上林苑是政府资助的机构,是汉初由秦代旧园扩建而成的皇家园林。它有70座独立的宫殿,周围面积超过300英里,包括今天的Xi安、周至和户县。
上林三官五铢钱的特点
首先,钱文有严格的规则。“五铢”字细长美观,风格比较一致。“五”字缓缓弯曲,上下笔画与两横笔画的交界处略向内。“铢”字的“金”字头有三角形和箭头两种,四角的正方形较短。“朱”字前缀方,下垂笔基本为圆,头尾与“金”字齐平,笔画粗细一致。
二、钱齐整,直径25-25.5毫米,直径约0.97厘米,厚0.15-0.2厘米,宽0.1-0.14厘米,比郡郭略宽,深而平,连接钱肉的一面垂直。背上有内、外郭,部分内郭的边角微凸。
三、重量3.5-4克,少数超过4克。
四、铸造精细,背面比较平整,内外郭宽度均匀,规矩整齐。
五、有两种标志:上横和下半星。
六、三官五铢币材质颜色为红色,铜含量在70%以上,铅含量在20%左右,略低于县五铢,但比例合理,物理性能良好。上林三关五珠钱铸造工艺先进,多以铜模或极细泥模制作。三官币的形制特征和“诸”字的方折是从三铢币继承而来的,进而成为西汉五铢币的基本特征。上林三官五铢是西汉五铢货币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在洛阳邵沟、西郊发掘汉群,出土了大量汉代钱币。上林三关五柱出土于两座汉墓。
钱币业务由三官司统一办理,好处很多:一是使钱币规范化、正规化;第二,提高铸钱的技术水平;三是产能增加;第四,有效防止私铸;第五,易于控制发行。
三枚官币的初始重量都在五铢以上,制作之精美前所未有。而且铸造工艺采用铜模法,铸出的钱币重量一致,绝对达标。铸造的钱币边缘打磨得非常整齐,所以被称为“红钱”。新钱铸出来后,政府用它来兑换郡钱,一兑五劣币。到了丁原第四年(公元前117),大部分劣币已经收回,随后明令禁止县币永远流通。
五铢释放三十一年,汉武帝崩。这期间投了很多钱,钱的范式也变了。比如字的大小,书法的结构都有区别。至于穿前半月、后半星、上下横、星月、四决文,可能是熔炉的标志。
西汉昭帝时期(公元前86年-公元前74年),凡事谨慎保守,对外战争基本结束,国内生产受到鼓励,经济形势比武帝末年要好。赵迪五铢的大小与武帝三官五铢相同,但重量比三官五铢轻,一般比宣帝略重。从书法来看,钱文的“五”字变化很大,总体形状细长。“五”字两边的交会处变得弯曲,两股末端有明显的收敛,上下较长,与外郭相连;《朱》中的“朱”字,字头是方形的,在“金”字旁有一个三角形,明显比“朱”字低。面外较高较窄,但略低于郡县五铢和三官五铢,有穿横或穿半星的迹象。铜色深红,铸造工艺比三官币略粗糙。赵之后,在位二十四年(公元前73-49),是西汉王朝的黄金时代。同时国际贸易也很发达,也是西汉的最高峰。所以每年都投钱,快速发行,快速回笼国库。到宣帝年底,国库有80多亿元。宣帝五铢是汉武帝宣帝时期铸造的。钱的铜、形、字、铸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钱文的笔触挺拔,给人一种清秀超脱的感觉。汉字“武”横笔弯曲,竖横划超过笔尾。“诸”字头多为等腰三角形,低于“诸”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钱的外围部分是由外向内倾斜的。有两种钱:直径25毫米和26毫米。最常见的是1.5厘米厚,1厘米宽,3.5克重,面团厚度约为1.5-2厘米。这种钱是汉代五铢中最宽的。其形制整齐,肉面光滑,钱内外略高于钱肉,厚薄一致。宣帝铸币以工整老实著称,在西汉占有很高的地位。
小五铢最早铸造于丁原四年(公元前113),俗称“鸡眼钱”、“鹅眼钱”,因体积小而得名。西汉出土的钱币中,有汉代文献记载的小五铢钱币,来自西汉墓葬或遗址。其中,汉武帝宣帝凌渡一号墓出土的就是一个有确切年代的例子。
小五铢铭文“五铢”铸得精巧,表面有周国,无好郭,背面有好肉,周国恭清字。钱的直径在1.15-1.2厘米之间,重约0.62-0.65克..钱文的书法风格也不同于梁武帝、赵迪和宣帝。“五”字有的直,有的微弯,有的很弯。在造型上,有的穿横画似三官钱式,也似最常见的五铢无郭面式。这说明小五铢不是一次性铸造的,也是汉武帝以后西汉各个时期铸造的,和普通的五铢一样。从出土的情况来看,尤其是从汉武帝宣帝的墓葬坑来看,小五铢以一串的形式散落在十个大陶俑之间,说明这是钱换钱,不是钱用。
割轮五铢钱,又叫“磨五铢”、“割五铢”。汉武帝初铸五铢时“以周国为质”,防止汉奸从钱的背面磨铜,使之熔化。但西汉后期出现了另一种磨边用的五铢剪轮,这是一种通过磨普通五铢来减轻重量的钱币。其实这种五铢是最合适的。
西汉末年,当他成为皇帝,为皇帝哀悼的时候,社会矛盾尖锐,饥荒随之而来,货币制度也混乱不堪,五铢斩断就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
剪五铢是货币制度混乱时代的产物,在邵沟、洛阳以及洛阳发掘的西汉墓葬中都有出土。
1980陕西咸阳市土院下发现一枚金五铢。这钱直径2.6厘米,厚0.2毫米,重9克。前后盖郭,前后略宽于背,方脸横画。“五铢”的楷书工整,“五”的交线呈弧形,上下横线较长,“朱”的“朱”字前缀为方形对折,“金”字前缀为三角形,制作精美,色泽金黄,是稀世珍品。
西汉五铢硬币从汉武帝开国大典五年铸造到隋朝五铢,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东汉五铢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定都洛阳,这是严武元年。
东汉刚刚建立,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动荡。半两钱,西汉五铢,王莽的火圈,大全的五十两混在民间流通。直到严武十六年(公元40年)才重新铸造了五铢货币。此后,东汉皇帝铸造了五铢。但从光武帝到明帝、张地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五铢钱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古代钱币专家将东汉初年铸造的五铢钱称为“颜地五巴”。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和经济形势在不断变化。东汉末年,尤其是东汉末年,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统治阶级为了挽救经济危机,在灵帝钟平三年(公元186年)将“四文”改为五铢。更有甚者,董卓柱在狄咸时,身无分文,使得原本混乱的货币体系更加失控。建武以后各朝代的五铢钱都比西汉细,直径2.5厘米,重3.4-3.4 g,厚约0.1厘米,一般为3 g,外缘较窄。“五铢”字宽、圆、柔,笔画粗、浅。“五”字中间是弯曲的,上下不能交叉。“五铢”字的字首“金”是三角形,比西汉的大,“金”字四点更长。字头“朱”为圆形,中间直,两头细;制作精美,文笔规范。铜为浅红色,有各种标记,如星、横画、竖画等。“星”有一星多星之分,或半圆点,或三角点。按其位置分,有星、星、星,也有横星、星。许多星星排成一排。一般来说,这些有标记的东汉五铢比无标记的要轻一些,薄一些,铸造工艺也比较粗糙,字浅一些,铜黄一些。很多可能是东汉中后期铸造的。
建武年间铸造的五铢,作为证明代代相传。自此,东汉五铢横折圆整,成为一个明显的特征。东汉除“建武五铢”外,还有传世的青铜模盒来判断。明帝之后,很难区分具体的年龄。幸运的是,通过对洛阳邵沟汉墓出土的五铢进行分期,可以得出佩戴或佩带带“平”字的五铢(称“平当五铢”)也应属于这一时期。但其时期较晚,下限可能已入三国。“东汉五铢”是遗留下来的五铢钱币之一。
“五铢四出”又叫“钱四出”。所谓“四出口”,就是钱帘从方孔的四个角向外引出一条直线,这可能是防止钱盗铜的一种预防性技术。东汉灵帝钟平三年(公元186年),“五铢四出”优于一般的“东汉五铢”,钱的分量更重。它的直径为2.5厘米,直径约为8毫米,轮廓厚度为0.15厘米,重量为3.6-4克。汉灵帝贪得无厌。“皇上原是侯家,寒门待之。每叹桓帝不能成家,聚而为私”(《后汉书·张让传》)。当一国之君还不够,全世界都是他的。还要卖官敛财填国库。在这样一个昏君的统治下,老百姓没有好日子过。被汉灵帝屠杀的广大贫民叫苦不迭。“五铢四出”铸出后,人们诅咒说“都城必破,皇帝上厅而散。”
东汉末年,董卓专制。董卓本是凉州豪强,汉灵帝时任州牧。黄巾起义中,他以招兵为契机,带兵进入洛阳。他先废幼帝,立狄咸,专断朝政;烧洛阳后拥天子,自称太师。董卓生性贪婪。为了掠夺百姓财富,他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灭了“金人”,秦始皇铸的十二个金人(铜人)中有九个小钱。这种钱直径只有1.2-1.5 cm重约0.5-1 g,而且既没有内廓也没有外廓。“五铢”这个词很模糊,很难识别。世人讽刺其为“身无分文”。董卓身无分文的钱,又轻又小,制造又差。以一个“金人”十二万斤的体重来算,董卓至少能得七八万亿块钱。这是东汉朝廷最后一次铸造钱币,流通区域狭窄,仅在长安、洛阳一带。他用这个在陕西户县建造了一座名为吴恙的城堡,距离长安100多英里。城中宝藏无数,光是食物就能吃30年。董卓流通这种小钱,必然会加剧通货膨胀,很快就会出现“万石”的局面。穷人怎么可能用一车钱去换一个石头山谷呢?当时民怨沸腾,饥民奋起,汉朝五铢制度被董卓彻底摧毁,东汉被他推到了死亡的边缘。于是曹操趁机取汉,很快时代进入三国时代。
东汉的五铢包边、五铢包边也叫“包边钱”,即磨掉轮廓和边缘。
钱。边磨五铢最早发现于洛阳邵沟汉墓出土的第一式晚期。东汉中后期常见,东汉后期较多。磨边的方法据说是“大多是用一根木制或金属制的方棍穿过钱的孔,一次大约一百多块,然后把两端固定,在磨上打磨出钱的轮廓。”通过加工,边币直径比普通五铢币小0.15-0.2厘米。钱的重量减少了约1克,也就是说经过这种处理后,5泰铢钱的重量减少了约三分之一。但总的来说不会影响到钱的正面,硬币的边缘也比较光滑。磨边的目的是取铜,作为铸造新币的原料。正因如此,五铢钱的重量和贬值幅度都大大降低了。剪五铢,或称剪钱,是剪钱或环钱的总称。方法是把一块钱切成两块,里面和外面。砍凿钱出现于西汉,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公元147-184年)增多,甚至达到泛滥的地步。修剪五铢钱是剪去外围或剪去轮廓的钱。钱文只有半个“五铢”字,所以又叫“五铢至文”。
五铢的钱径大小不同。经测定,钱币直径一般小于2厘米,重量约为1.5 g,五铢边缘已被切掉。修剪五铢钱被认为还有另外一种处理方法,就是用剪刀把钱的轮廓一张一张地剪掉。一般情况下,修边钱比磨钱去掉的轮廓多,而且大多要从硬币的正面文字中减去一些,造成硬币的文字不完整的现象。从钱币的边缘来看,切边钱不如磨边钱光滑整齐,而且钱的直径也相差很大。钱的直径多在2.05-2.2厘米之间,钱的重量多减轻五分之二以上。区分磨边钱和切边钱的主要依据是边缘加工的痕迹和钱的直径。五铢钱是内圈被切掉或凿掉的钱,只有钱的边缘呈环形,钱文的“五铢”二字只有一半。无论是包边、修边、绕圈的五铢,都不是法币。它们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经济混乱、货币不稳定和物价高企。佣兵砍五铢,一钱当二钱以谋私利。这是当时政治动荡、经济萧条、货币流通恶化的必然结果。
东汉后期发现了大量的五铢。其中,割轮五铢多,环五铢少。1953年,洛阳邵沟汉墓出土各类磨廓(剪轮)1858件,五铢环8件。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铜钱21017枚,其中剪刀594枚,戒指1枚。1973年,江苏丹徒出土东晋铜钱140多公斤,其中刀轮五铢约90公斤,戒指五铢仅20多枚。1975陕西扶风段贾小寨汉墓出土一枚西汉五铢环。钱文的“铢”和“五”各有一半,有的只有三分之一的字数,重1g。东汉出土五铢72枚,东汉出土五铢967枚。
从东汉五铢的文字来看,“五”字交叉点略圆,“铢”字黄金字头为三角形,“朱”字头为圆形,比西汉五铢钱略圆。以上是东汉时期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五铢钱。最早铸造于西汉武帝开国大典第五年(前118),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字,故名。钱文的“五铢”字分为方孔的左右两边,通常是右边的“五”和左边的“铢”。其标准重量为4g,直径为2.5cm,厚度为0.12cm。它继承了秦半梁币的形制,建立了内外有郭的圆方孔,发展成为大小轻重适中的铜钱。从汉元寿五年到西汉末年,货币制度保持不变。建武十六年(40),东汉光武帝铸五铢。这枚硬币直径2.5厘米,重3.4 ~ 3.5克,外围较窄。灵帝铸“五铢四出”时,即钱的背面有四条斜纹线,从孔的四角至外郭,其形制与东汉五铢钱相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汉铸150铢直;魏孝文太和十九年(495)开始铸“太和五包”,宣武帝永平三年(510)铸“永平五包”,孝庄永安二年(529)铸“永安五包”。540年,西魏文帝大同六年,铸“大同五铢”,形似“永安五铢”。在梁肖早期,他曾铸造过“五铢”;北齐文宣帝天宝四年(553年),“长平五铢”铸造。581年,隋朝统一后,又铸造了五铢,结束了货币制度一百多年的混乱局面。唐武德四年(621),铸“开元鲍彤钱”,废五铢钱。五铢硬币已经流通了7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铸造硬币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长的一次。
隋代五铢的特点
五铢隋朝的边界较宽,五字十字平直,十字附近有竖画。标准的隋五铢钱一般直径2.4厘米,重约2.8克,重量可达3.5克以上;小号隋五铢钱直径约2.3厘米,重约2克。隋朝的五铢多为铜质,呈规则状,轮廓宽大扁平。有的有斜头和方头的金三角,大小有两种。由于钱币材质中含铅量的增加,货币的颜色为白色,故称白钱。
五铢为帝,文帝开元年。钱的直径一般是2.4厘米,宽0.2厘米,直径0.8厘米。大部分的肉和衣服都有围,表面有围,表面没有内轮廓。右“五”的左侧有一竖笔画,平均每枚重约2.8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