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的历史典故

龙门石窟大约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开始发掘,后来经过东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400多年间连续大规模修建。密集分布在沂水东西两山的山崖上,南北长1km,佛像97000余尊。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精湛的一组摩崖造像。因为属于当时的皇家寺庙奉先寺,所以俗称奉先寺。这个洞穴建于唐高宗早期。武则天皇后三年(公元672年)赞助两万元粉,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完成,每幅长30余米。洞内佛像鲜明地体现了唐代佛像的艺术特征,面部丰满,耳朵下垂,造型完美、祥和、温馨、善良,极为感人。主佛莲花北侧碑文称“大卢舍那造像龛”。这里有九尊佛像,中间的主佛是鲁舍那佛,也就是释迦牟尼的佛。佛经上说,卢舍那是普照天下的意思。这尊佛像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佛像脸型丰满圆润,头顶波浪发纹,月牙形眉毛,一双美目,微微凝视下方。挺直的鼻子,小小的嘴巴,平和的笑容。耳朵长且略下垂,下巴圆且略向前突出。和谐、安详、舒适,身着齐肩袈裟,衣线简洁不做作,衣线同心圆将头部形象衬托得异常明亮圣洁。整个佛像,像一个睿智善良的中年妇女,让人又敬又畏。有人评价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放的胸怀和优雅的外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