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奥运会的三个问题是什么?

关于奥运会的三个问题

1908某天,第六届天津田径运动会闭幕式举行。时任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代理总干事的饶伯森通过国际渠道拿到了伦敦奥运会的幻灯片,带到南开操场,向学生们展示了当时伦敦正在举办第四届奥运会的盛况(有人认为是南开校长张伯苓)。对于学生来说,“奥运会”是一个巨大的新事物,具有强烈的震撼感。很快,这些受到震撼和启发的学生向《天津青年》杂志投稿,并发出“奥运三问”:

中国,什么时候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获得奥运会金牌?

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会?

1931年9月18日之后,日本关东军占领中国东北。然后,一个傀儡政权——“满洲国”成立,迫切需要为傀儡满洲国找到一个看似合法的政治身份,而奥运会无疑是一个更好的平台。日本关东军多次威胁、引诱刘长春,并在特务机关控制的报纸上5次刊登假消息,谎称刘长春将代表所谓满洲国参加1932洛杉矶奥运会。

刘长春愤怒地喊道:“我的良心还在,我的血还在流。我怎能忘记我的祖国,为傀儡国做牛马?”他公开表示将以中国运动员的身份参赛。中国体育组织快报国际奥委会报名刘长春。“少帅”张学良慷慨捐助8000银元,支持刘长春的悲壮之旅。

1932年7月30日,仅由6人组成的中国队首次亮相奥运会开幕式,刘长春作为唯一参赛选手,手举国旗走在最前面。当时的美国媒体写道,刘长春是中国4亿人民的唯一代表。

开幕式第二天,刘长春站在100米短跑预赛的起跑线前。他穿着“上白下黑”的短礼服,象征着已经沦陷的“白山黑水”,以此来表达自己不忘国耻和家仇。可惜由于旅途劳累,刘长春放弃了400米跑;100米和200米预赛分别获得第五名和第六名,未能进入决赛。

然而,历史却永远定格了这一刻:历尽艰辛参赛的刘长春,以中国人民不甘示弱、不辱使命的决心,迈出了一个民族正式进入奥运会的第一步,传递了一个国家赶超世界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

天津青年提出的“奥运三问”中的第一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有一个答案。

1984,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奥运会第一天,26岁的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获得了洛杉矶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他曾经是一名赤脚医生和一名供销社的售货员。这是中国的首枚奥运金牌,也是“零的突破”。

天津学生提出“奥运三问”七十六年后,新中国回答了第二个问题,“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拿块金牌?”

1990年,邓小平在参观亚运会主会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时,突然向陪同参观的国家体委和北京市领导询问:“举办亚运会,举办奥运会,对振奋民族精神,振兴经济有利。你下定决心了吗?”

1991二月,中国开始第一次申办奥运会,但最终,北京以两票之差落败。

1999 165438+10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向中国奥委会提交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第二次申办奥运会的大幕正式拉开。2001 7月13日,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正式开幕,在这次会议上,中国终于实现了他的奥运梦。

至此,92年前天津青年的“奥运三问”终于有了完整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