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历史时期,教学研究者的职业工作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二,从研究取向来看,教研员要把“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扮演多重角色。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改变目前过分强调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和研究者必须了解学习方法的变化。
但是,我们知道,“教”是普遍公认的“老师的教”。所以“老师的教”的研究是我们教研员比较熟悉的,也是我们比较擅长的方式。在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背景下,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教学研究者,都存在强调“研究与教学”而忽视“研究与学习”的问题。然而,近20年来,经过几次新教育理念的洗礼,教育改革实践的冲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教师角色日益深入人心。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人生成长的引路人,甚至是学校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即使教师仍然是唯一的服务对象,也要做到“研究与教学”和“研究与学习”并重。此外,我们欣喜地发现,许多专家、学者和同行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他们从不同角度设计了我们的新形象,将我们定位为教师的专业引领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但在我们看来,所有这些形象设计首先必须依靠“研究”这个最坚实的基础,因为基础教育中所有学校的教学和课程最终都是为了服务学生。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学生学习发展和个性特征的差异,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形成适合个体的稳定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这种研究需要我们在现场,也必须依靠长期的专业理论学习。当我们孜孜不倦地要求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呼吁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时,我们必须记住,我们也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如果我们没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我们将很难承担教学和研究的重任。必须特别强调的是,我们最常犯的错误,无论是“教学研究”还是“学习研究”,都是“见物不见人”,这是一个前提性和根本性的错误,这也是教研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我们总是习惯于把教师和学生作为客观的研究对象,但我们最根本的任务是在充分尊重他们主体性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的自主成长和主动发展。
第三,从研究深度来看,教研员要实现从“活动教研”到“问题教研”、“课题教研”的转变。
教研员的日常工作可谓繁杂,包括下发文件、遴选精品课程或优秀论文、召开会议、组织培训、编写教材、命题测试等等。这些任务固然是基本的,也是必要的,但仅仅完成这些任务或满足这些任务,是很难完成新课改任务的。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科学、民主的过程,而不是按照专家设计的图纸进行建设的过程。如何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专家没有给出现成的答案,实践中也没有模式可循。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有赖于广大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并肩探索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研究者作为课程改革同一主体的成员,应该带着疑问、困惑和理性前行,将专业指导与基层实践有机融合。
因此,为了实现对学校的有效指导,教研员必须具备研究问题的能力。最近我们认真解读了教研员的《新课改的实践与反思》研究报告,请他们把实践中的问题归纳成可以研究的课题,再回到实践中去,提高问题教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是一项值得期待、充满挑战的任务。希望探索出一条“实践-问题-实践-新问题”的教研新路。教师和研究者有必要成为“问题教研”和“课题教研”的主导者和研究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敏锐的“专业眼”,才能捕捉到别人日常教学生活中有价值、有分量的话题,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还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策略。虽然在一些西方研究者看来,教育研究的重点不是方法或方法论,但如果离开了掌握方法的前提,我们的研究就可能陷入没有研究的泥潭,重蹈实证实践的覆辙。因此,我们认为“实践-问题-实践-新问题”既是研究对象,也是研究方法。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一个科学的课程改革方案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但这个方案要成为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课程,必须依靠教师经过一个公开、民主、科学的探索过程。因此,教研员要努力构建“参与互动”的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主体的参与意识,让教师在“对话”中碰撞智慧,在交流中学会沟通,在沟通中共同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让每天上课不成为单调的义务,那么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快乐道路。"
教研员是世界教育史上一个独特的群体。今天的追求不仅仅是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拥有追求卓越的品质,让我们的教育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