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战士
东汉末年,朝廷吏治腐败,宦官和外戚争权夺利,百姓承担着难以想象的徭役和赋税。再加上当时连年自然灾害,百姓本已艰难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但此时朝廷非但没有采取措施安抚百姓,反而不断的自相残杀,这让本来就无望的百姓更加绝望。一时间,无数农民在中国的土地上揭竿而起。
公元184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从此,东汉政权迎来了灭亡,中原也迎来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战役和混乱。董卓利用朝廷内乱控制汉朝,企图控制天下。中央所辖各地开始为讨伐董卓而募兵。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有人浑水摸鱼,借机壮大自己的势力。于是,中国各路英雄、各路势力混战一场。
在连年征战中,逐渐形成了曹魏、东吴和蜀汉并存的局面。但有一种说法是,如果孙策没有死,就不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孙策是谁,能有什么能力排除三者,一个占优?
孙策是个男人。
孙策,打败鲁的将军孙坚的长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英雄人物。人们称赞他高超的武艺和非凡的勇气。袁术曾说:“有孙郎这样的儿子,死了又何必恨呢?”曹操也说自己“难与争鸣”。
作为孙坚的儿子,孙策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号召力和引导力。《三国志》和《吴书》记载他“士大夫合并时,江淮之间的人都渴望他们”。《江表传》也说,他少年时“以友谊和名誉闻名”
不可否认,这其中有一部分要归功于他的父亲孙坚。但是,他才十几岁,还乳臭未干。如果他没有一些真本事,只靠早逝父亲的名声,怎么会有那么多名士愿意投靠他,不如他呢?
另外,众所周知的《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并肩作战的周瑜是孙策最好的朋友。两人年龄相仿,年轻时就认识了。“结分得好,义同金。”在孙策之后的政治军事生涯中,周瑜帮了他很多。
于是,就有那么多人投奔孙策的名下,佩服他的勇气。他的武功呢?
勇冠天下,力争天下平衡。
孙策十七岁时,父亲孙坚在与刘表的战斗中被黄祖杀死,离开了人世。孙策作为失去父亲的长子,自然要挑起家里的大梁,为父亲报仇。
孙策当时就知道自己弱。他想在乱世生存,为父亲报仇。他不能着急,必须先培养自己的力量。于是,他带领一家人来到屈,去找他的叔叔吴京,吴京是丹阳太守。在这个过程中,“有数百人被因果报应所招募”。之后,他去了父亲生前的盟友袁术,在这里施展才华,增强实力。
袁术早就听说了孙策的名声,称赞他能征兵路上,人才济济,他“以坚部还策”。在这方面,孙策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当时的太傅马日磾也很看好孙策,被朝廷特聘为淮夷校尉。而孙策不负众望。他帮助袁术成功打下庐江郡,击败太守刘康,确保袁术有足够的粮草进攻徐州。
之后袁术攻打陆游,也是孙策挺身而出“助阵,平定江东”。更难能可贵的是,孙策虽然是一个行军打仗的勇士,但也是一个为民请命的将军。他的军队经过的地方都被“军令清洗”。这只是有秩序的,它没有杀害,焚烧或抢劫人民。因此,人民愿意依附他。
孙策的势力稳步扩大,袁术却不是智者。他多次答应孙策攻下各郡后让他做太守,但这次却违背了对别人的承诺,无视孙策的功劳,却一声不吭地把自己的亲信推上了顶峰,完全不顾孙策的面子。就这样,孙策对袁术渐渐失望,自立的念头加深。
刘友战败逃跑后,在孙策追击的途中,各地首领听说孙策的威名,或弃城而逃或投降。渐渐地,孙策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后来打败了以颜白虎为首的数万盗匪,俘虏了惠姬,更是声名大噪。许多有识之士前来投靠他。这时候,孙策的阵营又扩大了。此时,他才二十岁左右。
就在这时,孙策听说“袁术暴君”公然称帝,于是毅然与之决裂,专心发展自己的势力。不久,袁术死了,他的下属庐江太守刘询收获了他的权力和领土。孙策假装和刘勋套近乎,趁机打败了他,接管了袁术的大部分兵力,基本占领了江东地区,为东吴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英年早逝,托孤张昭
当时北方的曹操正在和袁绍交战。两个人都知道孙策的实力。为了自己的安全,他们不敢公开和他对抗,而是想和他交朋友。照这个势头,如果孙策没死,天下未必三分。然而,这个天赋异禀,名声在外,勇者胜天下,天赋稍异的年轻人,却在26岁就早早离开了这个世界。
《三国志》记载“独骑,卒遇客,客伤”。孙策一个人去打猎,被几个为徐公报仇的人伏击了。所幸他反应迅速,没有当场死亡,但也受了重伤。不久后,他身受重伤,不治身亡。
临死前,他还在想着东吴的传承。他知道此时东吴刚刚建立,正是内忧外患的时候。他的寿命不长,弟弟孙权年轻,不足以全力支持东吴。于是他把重任托付给了自己信任的谋士张昭,甚至说:“如果钟某不任职,你就自己担当。”。
一个将死于重伤的人,当时一定是极度痛苦的。孙策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照顾东吴,甚至把事情和情况看得很清楚。可见他不是一个只知道舞刀弄枪的武夫,而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更何况,从他对张昭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孙策并不是一个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人,而是一个贤良下士,善用人才,胸怀宽广。
如果这个人没有英年早逝,吴栋一定会比孙权当政时更强大。也许,世界上就不会有什么三三制的趋势了。然而遗憾的是,“好笑、旷达、善用人”的孙伯符却英年早逝,未能饱览东吴风光,实现自己的抱负。(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袁石)
参考资料:
小秦。刘备与孙策之比较[J]。三明学院学报,2016,33(5):76-80。
王睿管青。霸权的预兆——评孙策的历史地位[J].西江月,2013,(6):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