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为何有“半山客”及其迁徙过程一两点看法
昨天有个揭阳的朋友留言说,她上了大学才知道潮汕有客家人。
这让我很惊讶。
但仔细想想,也是有道理的。如果我出生在一个只说客家话的县城,我大概不会知道潮汕人的存在。
(2)
但是我的出生地恰好在游客聚集的地方。以揭西县为例。在20个乡镇中,客家人占了13个,而Hoklo占了7个。双方长期以来都是贸易联姻,所以在保留各自优良传统的前提下,在文化习俗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所以,从小到大,无论邻居、同学、老师、长辈,都有很多潮汕人,这并不奇怪。他们因为长期在异国生活,对双语很熟悉,但我们永远学不会潮汕话。
事实上,除揭西外,潮安、饶平、潮阳、揭东、普宁、惠来等六县也有一定比例的客家村镇。所以在整个潮汕地区,说客家话的人已经超过百万了。
这部分客家人,经过多年的“潮”,不同于梅州所谓的正宗客家人,常被称为“半山客家人”。
(3)
“潮”一点都不稀奇。
以这个地区为例。旧时一直隶属潮州府揭阳县管辖。南迁的客家人就生活在这个以潮汕人为主的地区。经过几个世纪的风土人情的熏陶、交流、渗透,自然而然地逐渐接受了这里的文化,并能够融入其中。
这可以解释我小时候的一些困惑:比如为什么我们说的客家话和其他非潮汕地区的如此不同;为什么我们的一些饮食习惯与民俗和潮汕人如此相似...
(4)
客家话的意思是“在家里做客”。
但回到历史源头,无论广府人、潮汕人还是客家人,其实大家都是“客”。因为在旧社会,岭南是百越人的地盘,他们是纯粹的原住民。
直到秦冰进军岭南,与百越合并,人们才从中原南迁,陆续迁入南方诸省。
经过几千年的融合演变,这些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和文化形态的汉族逐渐在岭南形成。
(5)
其中,客家人和潮汕人南迁的来源和路径差异较大。大多数客家人走在山里,从江西南部到福建西部,然后到广东东部。潮汕人大多走沿海,从闽南到潮州。
换句话说,两个民族的祖先是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方式,从中原不同地区到达各自的大本营的。
宋代的户口本以先来者为主,称为“主簿”,如广府、潮州话的先民;后来,这位“客人”被称为“客家人”。所以“客家人”也叫“客家”,从此正式命名。
因为“客家人”都是后来者,那些肥沃的平原地区已经被主体民族抢占了,“客家人”无法涉足,只好避开山区。所以有“每山必有客,无客不能居山”之说。
(6)
有多慢?这里有两个例子。
一是崖山崩塌、南宋灭亡后,文天祥士卒回到偏僻野山的客家地区(今江门、梅州等地)隐居。另外,嘉应五属(今梅州)因起兵失败,勤政,被元军消灭。"人口急剧减少,土地稀少。"因此,与这一地区相邻的闽赣边民(早期来自中原的客家人)前来填补劳动力缺口。
二是元末明初兵荒马乱,福建、江西的客家人再次大量迁入梅县。
“他们在梅县扎根后,因为土地多山贫瘠,人又穷,无法定居,就想向外发展。之后逐渐西移,至兴宁、五华、紫金、龙川、河源、博罗,至增城。一条是梅县、大埔、丰顺到揭西;另一支迁徙到粤北,经和平、忠信、翁源,到达曲江。与从江西大渔岭进入南雄、始兴、韶关的客家人汇合后,向南转向英德、清远、从化,到达广州华县。还有一个从江西经湖南迁徙到广西的客家人,进入了全县、陆川、贵县、桂平、武宣、平南、博白等地,有的还远到了秦连、方城等地寻求庇护。”
——柯明君《客家历史上的六次大迁徙》
(7)
我看过揭西陈氏族谱,印象中陈晓曦和易门陈氏的一支都是元末才揭西的。
如果看揭西人口相对集中的几个客家姓氏的族谱,也可以发现,他们的祖先到揭西开基的时间也在元代中后期到明朝中前期之间。
比如五经中的傅增家,在元代中期;公元1441年,李居惠宅;河婆下潭张在1500;蔡在1477;刘1488;黄也是在15的40年代。
他们的迁徙路线大多是从中原到福建,从江西到广东梅州,再辗转到河坡、五经府等地,至今也不过500年左右。
(8)
因为来的慢,因为避开山区,客家人在边缘徘徊了很久。
长期以来,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客家人、潮汕人、广府人相互鄙视,发生了很多冲突和斗争。这也是客家人喜欢在房屋周围建造防御性土楼的原因。
直到清中叶,经过几次旷日持久的惨重伤亡,客家人才逐渐从边缘转向中心,岭南地区广府人、潮汕人、客家人的局面逐渐形成。
同时,这也创造了另一次大规模移民的开端。后来,客家人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近代史上汹涌澎湃、浩浩荡荡的革命浪潮。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等到明天。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