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哈密的历史,民族,传说和风俗。
2003年底总人口为403617人(含农十三师)。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31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1%,非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7%。邮政编码:839000代码:652201区号:0902拼音:哈密石
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北天山东部的卡力克山,南部为低山丘陵和戈壁,中西部为哈密盆地。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民间有“早穿裘皮大衣,中午穿纱,晚上围着炉子吃西瓜”的说法。年平均气温9.8℃,年平均降水量35毫米。
经济发展
早在2000多年前,哈密就是汉代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要塞,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大门”。哈密交通通讯网络完善便捷,312国道、兰新铁路、亚欧通讯光缆穿越哈密。东北、华北、西北“三北”最快的公路穿越哈密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项目。这条公路的建成将使乌鲁木齐到北京的距离缩短约1400公里。312国道哈密至吐鲁番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哈密至罗布泊公路建设项目、哈密机场复航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哈密至南疆铁路干线的建设也被提上日程。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在哈密形成多道路、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对哈密乃至整个新疆的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市区铺设道路54条,总长约71km,面积1,377399平方米。主干道23条,次干道31条,形成了以主次干道为主,支路为辅,内外相连,首尾相接,纵横交错的平面交通路网。全市现有公交车186辆(其中城市观光公交车4辆),公交线路14条,全市高中档出租车近1000辆。
2004年邮电业务总量2.43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1.9亿元,增长1.9%;邮政业务总量2400万元,增长20%。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4.99万户;135438+00000手机用户;年末计算机上网人数为14200人。
哈密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矿产76种,占新疆已探明矿产总数的60%以上。储量较大的有煤、钾盐、铁、铜、镍、金、芒硝、石材等。目前已开采32种。已探明工业矿床135处,其中大型矿床28处,中型矿床35处,小型矿床72处。三道岭煤田探明储量654.38+0.5亿吨,建成西北最大露天煤矿,形成年产原煤200万吨的矿山企业;吐哈盆地油气资源总量预测约20亿吨;大南湖煤田分化煤腐植酸含量3.5亿吨,浅部分化煤高达2000万吨。全市有色金属矿产有8种,产地124,其中以铜镍矿最为丰富。目前已发现11矿床,其中大型矿床3处,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5处。镍金属储量88.9万吨,控制达到1584万吨,居新疆第一,全国第二。铜金属储量551万吨,占新疆铜矿总探明储量的17.3%,预测资源总储量868万吨,仅次于阿勒泰,居新疆第二位。
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514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性生产总值5.99亿元,增长6.5%;二产6543.8+0.666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达到22.49亿元,增长13.7%。财政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7.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1.30元,比上年增加302元,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528亿元。2004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为812万元;工业总产值6543.8+0.55亿元,增长30%;全市接待区内外游客59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达到1.1亿元。旅游业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产业。
自然地理哈密市的气候非常适合瓜类作物的生长,哈密是哈密瓜的主产区。全市耕地21.77万亩,全市耕地654380+0.4万亩,可开发利用的荒地560万亩。林业用地面积640万亩,森林覆盖率2.48%。有300万亩野生林地;天然草地2583万亩,全市现有天然草地面积22.4万亩。哈密市的水源主要由地表水(主要依靠天山降雨和降雪)和地下水(融化的天山冰川)组成。
日照哈密市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3303-3549小时,年平均日照时数3358小时,有足够的太阳能利用。城市东部的邢星峡是中国日照时数最高的地区之一,平均每年3575小时,被称为“日光峡”。全市无霜期为182天。哈密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民间有“早上穿皮大衣,下午穿毛线,晚上围着炉子吃西瓜”的说法。山区以外的市辖区,年最高日较差为26.7℃,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3.9℃,年极端最低气温为-32℃。风能哈密市风力大,风力强。春夏多风,风大。部分年份平均风力可达8级,最大风力可超过12。8级以上平均风年22.2天。东部秦城、红柳河年平均风速3.7-4.5米/秒,西部柳树泉河七角井4.8-5.0米/秒,而十三房平均风速为9.3米/秒,素有“百里风区”之称。发展风力发电有得天独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