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三皇五帝退位制度真的是历史进步吗?有多少秘密?

说到中国古代的美政善治,“尧舜退位”无疑是最流行的典故和例子。

姚顺退位是中国几代人广为流传的事件,但同时也是人们争论了两千多年的事件。经过千年的诉讼,代表他人的新知和分歧不断涌现,但时至今日,仍然不能确定其真假,也没有得到一致认可,仍然是一片“迷雾海”(1)。但是,这件事对中国的影响很大,不仅仅是传统学术。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概念,也是理解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线索和理解中国政治哲学的重要“元支点”。专门研究、求证禅宗使事发生的人不计其数,难以枚举;然而,很少有人研究退位理论的演变(2)。就我的愚见,似乎没有把两者联系起来,上升到哲学层面的讨论。唯一的讨论要么不完整,要么没有切中要害。本文拟从“历史退位”和“历史退位”两个角度研究退位的历史真相和历史沿革,以窥中国政治哲学之一斑,略作探讨,以求教于师友。

一、历史的消亡:历史真实还是历史概念

尧舜退位是传统中国人所共知的大事,历代史书记载,书上不胜枚举。但自古以来就有争论,到了现代这种争论越来越激烈。本部分旨在通过对这些争议的考察,认定“尧舜让位”只是一个历史概念,并探究“尧舜让位”的真相。

所以古代文献中有很多关于退位的记载。主要有:《尚书·尧典》、《论语·尧岳》、《墨子·尚贤》、《孟子·万章》、《荀子·襄城》、《庄子·天地》、《让王》、《盗足》、《吕春秋·民营化》、《旅游论》等。《山海经》和《五帝史记》都有关于尧舜禅让的记载。近年又增加了一个出土文献,如郭店楚墓竹简中的唐虞之道(三)。

在这些材料中,对“姚顺退位”的态度差异极大,主要表现为:

1,传德说:

这主要是儒家和墨家所持的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墨子和孟子。孔孟重在传德,墨子重在传圣。

孔子在《论语·尧舜》中说:“尧舜:‘咨,尔舜!天数在你的弓里,你能守住它,天路就永远结束了!’舜也命令禹这样做。”这样直白的叙述,第一个传说了儒家尧舜的禅让。孟子之言,必称尧舜。他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了自己学说的内容,把尧舜禅让说成是儒家仁政的典范。这在《孟子·万章身上有所体现。新出土的《唐虞之道》进一步证明了儒家注重道义和亲疏来考虑尧舜的退位问题。思考;“尧舜之王,有利天下,不利天下。”“造福世界,造福人民,才是仁政。”“尧舜之行,爱亲敬贤。”(4)

而孔孟更偏重于接吻来解释“尧舜禅让”,墨子则纯粹从“尚贤”的角度来解释“尧舜禅让”。他说:“古人要顺阳,政要授,天下才会太平。”他还说:“古人耕山,洮河,钓雷泽。姚德之役,乃泽之孙,视之为天子,以天下之政,以天下之民。”(5)

先秦时期,儒家和墨家都称之为秀才,两家同时提拔,成效显著。“尧舜退位”传播美德的说法迅速流行开来。然而,当这种“传播美德”的理论盛行时,反驳也随之兴起。

2.篡夺理论

然而,在倡导见证尧舜禅让盛行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同时,对禅让的否定也随之兴起。那些在作品中描写过尧舜退位的人,最先反驳:荀子和韩非子就是典型代表。荀子痛斥尧舜的退位是“空谈”,是“浅薄的故事,卑微的故事”,认为“天子至尊,天下无敌,谁能让夫?”(6)韩非子把尧舜的退位称为“逼其杀王”、“反君臣之义”,认为称赞尧舜退位的人“不是蠢就是假”。(7)

毫无疑问,他们两个打了自己一巴掌。但如果只是说他们自相矛盾,观点多变,论据不坚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后世质疑之词依然不绝于耳。

金代出土的魏国史书《竹书年谱》载有“尧德衰昔,为舜所囚”“舜囚尧,又剿,不得见父”“舜囚尧及平阳,夺皇位”(8)等文字。这些人物,因为竹书纪年的特殊性,并没有被秦火烧过。因此,其认为尧舜退位的观点与传统观点即尧舜是被“强行夺取”而非“退位”的观点不符,受到学者的高度重视,成为后世学者怀疑尧舜退位的由来。(9)

唐代刘知几在其著作中,根据纪(竹书纪年的另一个称谓)和他所知道的历代所谓“退位”事实,经过考证和驳斥《顺典》中“五十年,方毅已死”并注有“四苍梧之野葬”的说法,推断出“尧舜禅”,换句话说,如果对整体有益,仍可重复。什么,舜弃尧而立,舜而立,得益于执机秤,做着和舜禹一样的事,却要顺着故事坐天。如果不行,就会被伊拉克指责。近几次都篡位了,但桓不彻底,反正是这样。如果开悟是有益的,那杀金还神秘吗?舜和禹是几代人,事业都很成功。唯益车,傅侯。还是曹妈和袁星一个人的灾难?”(10)这是他的“因后世奸夫,假借禅让,疑古人亦以禅让装饰其争。“(11)通过这种考证,第一次以考证的方式否定尧舜退位之风,这也获得了现代人的认同。(12)

3.虚构理论

到了现代,这股怀疑之风愈演愈烈。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代怀疑论者,在崔恕《考据录》和康有为《孔子变法考据》的影响下,全盘否定尧舜禅让的存在,认为这只是墨家为宣传他们的尚贤学说而创造的一个传说,并以传圣贤为主要教义来实践这一继承制度。而其他学派,如儒家、法家等,则相继将这一传说引用到自己的理论中,并试图与自己的理论和主张相结合,从而使尧舜之死的传说成为几乎所有学派都广为流传和宣传的盛事。(13)这个说法影响很大,一时间广为流传。

4、新的“真实”

这里说新“实说”,是因为他们之所以认为“尧舜退位”是真实的,与古代学者的说法不同。所以取名以示区别。

在“疑古派”观点盛行的当时,仍然有很多人相信尧舜退位是真的。近代西学东渐,西方理论的不断输入与本土材料的结合相互碰撞,打开了学者的视野。让他们尝试吸收西方理论来解释“尧舜退位”的传说,以获得对古代历史的正确认识。

郭沫若运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理论和解释框架,用唯物史观加以考察,认为尧舜的退位体现了部落联盟的民主选举制度。(14)徐中书也说好。(15),而王汉昌从对偶婚之子的母亲住处进一步解释。(16)由于他们更注重社会进化的痕迹,从社会进化的角度来解释尧舜的退位,所以被称为退位理论中的社会学解释学派。(17)另一方面,孟在《诸事不顺》中利用“舜逼尧,禹逼舜”的理论,认为尧之子曾与舜争位,舜之子曾与禹争位,但诸侯不归其子,挟持舜与禹,故传为退位。(18)今天杨安平等人持类似观点。(19)他们主要侧重于从政治学和政治进化论的角度来解释姚顺的退位,所以被称为《退位是真的》中的政治学解释派。(20)

此外,还有吕思勉、钱穆等学者,主要是从史籍出发,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史料出发,通过比较,做出了较为谨慎的解释,也比较了尧舜灭亡确有其事的倾向和思考。(21)

直到今天,尧舜退位的问题还是一个问题。虽然有学者结合应用考古学中聚落考古的相关成果,基于当时大量扇形聚落群的存在,推测当时存在“平等联盟”,这是尧舜让故事发生的社会基础。龙山文化二期,冷却期,洪水肆虐,南方民族南迁,中原民族南迁,为联盟进一步联合奠定了基础,据说是尧舜退位的历史背景。(22)

有学者认为,尧舜退位从史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古代的一个特殊地位,其真相是,古代国家众多,有几个小国组成的松散联盟,这是共主与自己国家国王的区别,而退位就是“在不影响自己国家原有国王的情况下,把共主的名字让给别人。”(23)共有人只是名义上的,没有什么实权。

可以举出类似的“真理”和“现实”的解释,但这些解释都还属于推测和假设的阶段,仍然没有新的确切证据来证实,所以很难说服他们的结论。

面对如此复杂的“有”与“无”的争论,我们几乎不知道该如何理解。各方证据很多,各方论据不足!我们应该相信哪一方?我不认为这是表明立场或表明立场的问题。我们第一步要解决我们遇到的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尧舜到底有没有退位。换句话说,“姚顺灭亡”的真相是什么?换句话说,这个流传千年的传说是历史真相还是历史概念?还是要从头来判断。

关于历史真相和历史学家,英国学者爱德华·哈雷特·卡尔(edward hallett carr)说:“既然历史事实不能也不可能以纯粹的形式存在,那么当它们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它们就从来不是纯粹的。它们总是由记录历史事实的人的头脑反映出来。”“历史学家不属于过去,而属于现在。”“历史是一个历史学家和他的事实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是现在和过去之间无休止的问答式对话。”(24)这样就可以考察前人对尧舜禅让的论述。我们不禁要问:姚顺退位是历史现实吗?

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是对史料的考查和运用。在古代史研究中更是如此,因为古代已经远去,我们只能通过史料一窥史实。如果没有史料或者史料不真实,我们就无法和古代史一起前进。“尧舜之死”的研究也面临着史料问题。那么,“姚顺退位”的史料呢?他们内心可信吗?

王淑敏先生对这一困难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当时没有文字记录可供分析,也无法从考古发现中找到痕迹。我们只能根据古代传说和古代历史的发展得出合理的结论。”(25)但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逻辑疏漏:既然我们没有姚顺灭亡的“文字记载”,也没有考古的痕迹可寻,只能依靠古代的传说,那怎么能“发展出古代历史的真实”呢?这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如何才能“期望得出合理的结论”?这是王先生的自我矛盾,也是古今解释尧舜灭亡的学者的自我矛盾!

因为古今学者用来论证尧舜退位“真实”的材料大多是我上面提到的那些,材料就更少了。但这些材料大多是春秋末期、战国时期的人写的,也有后来时代的人写的。与他们要描述的历史事件——尧舜禅让,相距千年,他们之间的矛盾无处不在:“与墨子或孟子同一个口,却又说尧舜禅让是真的,或者说尧舜从未真正退位。”而韩非则在同类作品中说退位者主动减负,或者说退位者被迫退位。”(26)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史料如何可信?怎么才能把尧舜的灭亡当成真的呢?陈寅恪先生的考证原则是“一个有力的反证,足以击破无数谣言。”(27)如果这是真的,那我们怎么能相信有这么多反证的“尧舜灭亡”的记载会是历史真实呢?结合卡尔的言论,由于“历史学家不属于过去,而属于现在”,他们只在他们的“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或更晚的时期描述它,所以这些描述符所描述的历史事实——如果是真的,就不再是历史事实的原型,而只能是“记录历史事实的人的头脑所反映的”。